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尷尬的汽車新零售,從火熱到落寞的四年

尷尬的汽車新零售,從火熱到落寞的四年

[?億歐導讀?]?誰也不知道方向在哪裏,誰也不敢大步邁進。

作者丨丁唯壹

編輯丨張宇喆

四年前的雲棲大會上,馬雲曾說,“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壹說,只有新零售。”可以說,馬雲在澆滅了電商舊火的同時,又點燃了壹把新火。

“新零售”就是這把新火。此話壹出,各行各業蜂擁而至,其中就包括汽車產業。

除了壹直存在的零售平臺,商務部在2017年開始實行《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打破了12年來汽車品牌授權單壹的機制,放開了汽車銷售的準入門檻之後,各大勢力紛紛試水汽車新零售。

2017年幾乎成為了汽車新零售的元年。當年上半年,行業內就出現了國美汽車和蘇寧汽車超市等大企業,汽車之家車商城、易車淘車、牛牛汽車、賣好車等各類互聯網購車平臺也集中湧現。當年,易鑫集團更是在港交所獲559倍認購上市,成為汽車新零售第壹股,名聲大噪。

易鑫集團logo/易鑫集團官方

彼時的百舸爭流之態有多火熱,現在壹地雞毛的情形就有多落寞。

截止1月6日,易鑫集團市值為108.99億港元,而其上市首日市值達到了639億港元。同期,優信的市值為7.05億美元,僅為IPO時的1/4。蘇寧汽車超市當年信誓旦旦地宣布要在2018年布局20家汽車超市,而當年實際布局的店面僅有6家。此外,瓜子、團車網這樣的頭部平臺也都陷入了盈利難的困境中,悄然解散的中小企業也不在少數。

發展至今,各家都在積極嘗試各自的招數,但目前卻仍然沒有壹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可供大家效仿。汽車新零售,現在還停留在壹個“趟水過河”的狀態,誰也不知道方向在哪裏,誰也不敢大步邁進。

如今,汽車市場正值寒冬,當傳統銷售渠道遭遇天花板時,屬於汽車新零售的機會來了?

傳統銷售渠道遇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2018年汽車經銷商生存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經銷商數量已經從2008年的1.4萬家增長到2.9萬家。

同樣在2018年,市場進入負增長時代,也給經銷商帶來巨大壓力:相較於前壹年,經銷商新車毛利率從5.5%驟降到0.4%,虧損經銷商占比從11.4%增加到39.3%。

到了2019年,經銷商的經營狀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更加惡劣。據《2019年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44%的汽車經銷商呈現虧損狀態,而盈利經銷商占比僅為29%,總量不足9000家。

2018年,廣匯汽車出讓23.865%的股份給恒大集團,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業績下滑導致“缺錢”。2019年第三季度,廣匯汽車營業收入為414.67億元,同比下降1.8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6億元,同比下降29.4%。2019年9月,另壹頭部經銷商龐大集團遭退市風險警示,其資金鏈緊張也早就不是什麽秘密。

頭部經銷商的日子尚且如此,“中小散戶”的困境更加明顯。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在2019年的11個月均位於警戒線之上。在汽車流通協會最近壹次的月度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兼產業協調部主任郎學紅表示,“雖然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有所下降,但這並不是車市回暖的信號。”

“雖然需求指數仍在回落,但只要需求量不上升,就不會出現回暖,”郎學紅認為,“從價格上看,廠家和經銷商還是在讓利,目前依舊處於供大於求的階段,並沒有回暖的跡象,明年的壓力依舊巨大。”

但在經銷商業績下行的過程中,汽車新零售似乎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

下沈市場,試水汽車新零售

2018年,飛速增長了28年的中國車市迎來了首次負增長,當年汽車銷量為2808.1萬輛,同比下降2.8%。這個趨勢壹直延續到了2019年,截至2019年11月,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連續17個月出現同比下滑。

“車市寒冬越嚴峻,主機廠就越意識到下沈渠道的重要性。”車行168首席執行官楊祖山對億歐汽車表示。因此,當傳統的4S渠道遭遇銷量天花板,深入到田間地頭的二網經銷商就成了渠道下沈中重要的壹環。

二網經銷商,實際上是最早存在於下沈市場的“黃牛體系”。據美通社報道,粗略統計,截至2019年,中國二網經銷商超過了10萬家。它們廣泛分布在鄉鎮和農村,並且還將繼續存在。

在下沈市場中,裝修華麗的4S店進不來,熟人生意大行其道,似乎所有的商業聖經都失去色彩。下沈市場的二網店以小規模店面為主,甚至存在大量夫妻店。受限於店鋪面積和自身體量小,二網店大多資金周轉度低,沒有大量囤貨的能力。他們的經營方式主要是等待客戶上門尋找匹配車源。然而,消費者的需求是分散的,這就導致用戶對二網經銷商的貨源多樣性要求非常高。

而在汽車市場的二元格局中,4S店由主機廠商直接供貨,但主機廠從不和二網經銷商對接。這就導致二網經銷商在競爭中存在天然劣勢,貨源成了他們的核心訴求之壹。

主機廠這邊有觸達下沈市場的訴求,而二網經銷商又需要貨源渠道,但二者卻無法直接合作。由於這樣斷點的存在,汽車新零售平臺應運而生。

人人都想破局汽車新零售,各家也都在嘗試各自的招數。

車行168,以解決二網經銷商貨源的痛點為主,借助大搜車集團的客源、及金融保險資源逐漸向全服務鏈條打通。神州優車則是選擇聯手寶沃汽車推出新零售平臺,提出“千城萬店”計劃,以實現低成本運營,將經銷商變為服務商,網點下沈接近用戶。車勢公司除了為新車二網提供其數字零售工具“車易銷”以外,還通過新零售平臺“買車車”,實現對經銷商進行“新金融、新渠道、新供應鏈”三方面的賦能,打造汽車流通網絡。

路還很長

新舊模式的交替從來不可能壹馬平川,更何況汽車新零售面對的是已經成形多年的4S店模式。

目前汽車新零售平臺還看不到成功的案例,大部分平臺只是起了引流的作用,並沒有真正打通整個新零售。壹位主流主機廠的從業者告訴億歐汽車:“未來汽車新零售模式的突破應該是在整車廠端形成的。”

整車廠端新零售的最佳案例就是特斯拉。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采取了直營店的模式,而非傳統的4S代理模式。特斯拉客戶可以在網上下單、並在線下交付,維修服務則可以在外包的經銷商處。這種模式也吸引了中國造車新勢力的效仿,比如蔚來、小鵬汽車均建立了自己的直營店。

特斯拉門店/特斯拉官方

當市場在跌入寒冬的時候,誰都不想再固守成規。傳統車企也在汽車新零售上尋找出口,但礙於自身的束縛,在思維、組織架構和資源分配上都很難推出十分激進的新零售模式。當前,車企的更多精力都在新四化的轉型上,在新零售方面的註意力並不高。

傳統的4S店模式依舊穩固,他們將長期存在,並把握著壹二線城市的主要市場,汽車新零售對這壹市場難以撼動。汽車作為耐用商品,有售後服務的需求。汽車新零售平臺無法真正完成商業閉環,最重要的原因之壹就在於無法解決服務問題。

在低線市場,汽車新零售的局面更加尷尬。渠道下沈的過程中,需要面對客源分散、抗風險能力差、熟人生意大行其道等問題,互聯網創業者是否能輕易擠掉原有渠道的份額,還是需要畫壹個問號。

而在車市持續下行的大環境下,汽車新零售想要獲得突破則更加困難。目前為止,能夠實現正向現金流的汽車新零售平臺幾乎沒有。

2019年中秋節前夕,車好多集團CEO楊浩湧在內部信中表示,“瓜子二手車和毛豆新車兩大業務的虧損均大幅收窄”,但也證明了,即使是頭部企業,距離盈利仍有距離。

作為赴美上市第壹股的團車網也被指責太過“燒錢”。2019年第三季度,歸屬於團車網股東的凈虧損為4680萬元。即便以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核算,該公司凈虧損也達到了3760萬元,同比擴大了350%。

這些企業與市值大比例蒸發的易鑫和優信都是行業內的頭部玩家,但他們的市場表現卻讓人不得不搖頭。

互聯網公司的癥結就是,它們並不具備在汽車新零售上完成閉環的實力。未來,汽車新零售平臺想要提升競爭力,必須在新渠道、新金融和新供應鏈上給予客戶全新的體驗。但這壹切的前提就是,先活下去。

如今的汽車新零售平臺仍停留在初級階段,真正的生死戰還未真正開始。

編輯:張宇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