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蘋果被罰11億歐元

蘋果被罰11億歐元

天氣越來越熱,不僅人受不了,手機也受不了。

這不,最近關於小米手機“被迫降頻”的消息上了熱搜。

不少小米 11 用戶都收到了降溫通知,更新後的固件增加了對於部分場景的溫度限制。

根據某些已經升級的用戶反應,該固件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會強制限制手機屏幕的刷新率在 60 hz。這種強制限制處理器算力來達到降溫的方式,讓很多用戶表示憤怒:買的明明是驍龍 888手機,降頻降的跟 765G似的還有什麽意思呢?

多名用戶也反饋,在進行《王者榮耀》時, 遊戲 的幀率最低甚至能降到 30 幀以下。

可能是用戶反饋的相關內容比較多,在這周小米 MIUI 負責人在壹場在線手機功耗專場活動上,通過幾位相關負責人對幾個用戶比較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比如關於是否能取消溫控,小米設計師表示這是因為國家的強制標準決定的,國家的3C標準規定了 45 度以上必須要嚴格控溫,這是因為皮膚長期接觸超過45度以上的設備,很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也就是說,溫控是不可能取消的。

不過負責人也表示,後續會進行更為細致的溫控處理:系統層面上,會增加性能模式/均衡模式, 遊戲 裏也會增加默認模式/性能模式。當然還是受限於手機的性能原因,中低端平臺不可避免的要被縮減功能以及動畫,高端平臺則會優先保證動畫的流暢度。

教授壹直認為,硬件提升帶來的功耗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靠優化來解決。但性能和功耗之間的取舍也是手機廠商需要不斷與時俱進優化的地方。

畢竟手機降頻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比如 iPhone,壹直以降頻問題引起爭議。就在去年年底,蘋果在歐盟多個國家就面臨著集體訴訟,被索賠1.80 億歐元(約13億人民幣)。不僅如此,此前其實蘋果在美國也遭遇過多起與降頻相關的訴訟。

去年11月,蘋果就與美國三十多個州達成了和解協議,預計向消費者支付1.13億美元的賠償金。

相信不少 iPhone 用戶在夏天都見過這個畫面:

這就是 iPhone 機身溫度過高時強制降頻、限制功耗造成的。

教授在出門的時候,這個困擾就非常嚴重了。大家都知道,iPhone的續航不怎麽樣,出門經常要帶個充電寶才行。又覺得帶充電寶又要帶線太煩,就經常借路邊的***享充電寶。

但***享充電寶的安全性肯定不是百分百靠譜的,有時候供電也不穩定,如果在戶外邊走邊充、再聊兩句微信,就會發現手機因為發熱,亮度“唰”的壹下子就降了下去,怎麽也拉不上去。

所以最近教授換了壹款新形態的充電寶:不用線,“啪嗒”壹下吸在手機上就行——是不是很神奇?

就是綠聯新推出的磁吸充電寶。與蘋果MagSafe 充電器同款的磁吸式設計,最重要的是采用了蘋果同廠 ATL 電芯,還有 9 重安全保護,內置溫度感應探頭,智能過溫保護,不用擔心像廉價充電寶壹樣,把手機充到發熱降頻。

雖說現在的手機性能越來越強,但是體積更大、溫度更高、續航還差……還真說不好我們消費者的體驗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教授不喜歡犧牲性能來保證功耗,感覺白花錢換高性能手機了。妳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