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賀州市富川縣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富川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處湘、桂、粵三省交界的都龐、萌諸兩嶺余脈之間,東連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南部鐘山縣,西與恭城縣接壤,北與湖南省江永縣相連。全縣轄13個鄉鎮,145個村(街、居)委會,總面積1572.36平方公裏,總人口29萬,其中縣城人口3萬。縣政府所在地位於美麗的碧溪湖畔,清澈的富江河從縣城中心流過,縣城距賀州市60公裏,桂林市180公裏,南寧市550公裏,廣州市380公裏。縣內12個鄉鎮,全部通柏油路。目前在建的桂梧高速公路賀州段距富川縣城僅35公裏;連接湖南桂北的永賀高速公路富川段即將開工建設;在建的廣賀高速建成通車後,富川到廣州僅需3個小時。同時,西南出海通道洛湛鐵路經過富川並建有客貨運站,2008年可全線通車;貴陽至廣州高速鐵路途經賀州,建成後,富川經賀州到廣州不足兩個半小時,將進入“粵港澳兩小時經濟圈”。以上項目竣工後,富川將結束沒有鐵路,沒有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的歷史,其通往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將更為便捷。
富川位於東經115度5分——111度28分,北緯24度37分——25.9度9分,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年均氣溫為19℃,年極端最高溫度38.5℃,極端最低溫度-3℃,全年≥10℃的活動積溫為6072℃,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為1700毫米,年相對濕度75%。境內土地寬廣肥沃,全縣已開發利用的土地面積為163.87萬畝,尚未利用的宜墾耕地24.98萬畝。農作物以水稻、烤煙、玉米、花生、黃豆為主,是自治區商品糧基地和廣西最大的春烤煙生產基地。烤煙生產占廣西三分之壹以上。經濟林有馬尾松、濕地松、油桐、毛竹、油茶等;果木林有棗、柑橙、柿、桃、李等,是自治區油茶基地和廣西最大的蜜棗加工生產集散地。富川水草豐茂,草場寬廣,也是自治區發展水牛的重要生產基地。水產養殖業更是歷史悠久,前景廣闊,境內5.8萬畝水面的龜石水庫,近年來,引進銀魚放養獲得成功,銀魚養殖將成為我縣壹項新的支柱產業。地下礦產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錫、鎢、鐵、錳、石材等,可謂資源富縣之稱譽。種植的水果、糧食,養殖的畜禽、淡水魚遠銷歐、美、亞。其中最著名的是富川水牛、蜜棗、臍橙、銀魚、桂花魚被列為廣西基地縣,臍橙獲全國同類產品金獎。
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古老的瑤鄉煥發了青春,在黨的領導下,富川各族人民不懈努力,瑤山富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出了壯麗的新篇。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國民經濟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由1995年的89153萬元增加到2000年的114686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80年翻2.8番。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實現行政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通廣播電視的目標。縣城沿江商住小區、園藝場商住小區開發初具規模,商住樓鱗次櫛比。全縣13個鄉鎮和縣城開通程控電話、無線尋呼和移動通訊,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1.2萬門。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建設經自治區有關部門驗收達標,110千伏送變電工程全面啟動。農業產業化勢頭良好,整個農村經濟生機勃勃。
富川山水秀麗,風情濃郁。有聞名遐邇的富川八景旅遊名勝;被譽為“小桂林”的秀水風光;鳳溪民族風情晚會;山水之腴的川巖;古樸雄偉、布局嚴謹的古明城;飽經滄桑、古色古香的回瀾風雨橋和靈溪廟;碧波蕩漾、風光旖旎的碧溪湖等。她的風景各異,令人流連忘返,是中外遊客心往神馳的旅遊勝地。
自然資源
富川縣位於東經 115°5′—111°28′,北緯24°37′—25.9°9′,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年均氣溫為19℃,年極端最高溫度38.5℃,極端最低溫度—3℃,全年≥10℃的活動積溫為6072℃;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為1700毫米,年相對濕度75%;土地肥沃,富川以沙壤土和紅壤土為主,P、K含量豐富,有機質含量高。屬都龐嶺山脈、海拔1000——1870米的西嶺山,自北到南,貫穿整個富川的西部;東南部是萌渚嶺山脈余脈;中部是平地,海拔250米。
全縣擁有耕地28萬畝,其中水田18萬畝,旱地10萬畝。縣境內礦產、水電、森林等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錫、金、鉛、銻、錳、磷、稀土、鐵、花崗巖等30多種,其中藏量豐富的有鐵、錫、銅 、錳、花崗巖等十多種。富川的土地資源十分豐富;宜種經濟林荒山200平方公裏;宜種水果和其他農作物荒坡地30萬畝;宜養淡水魚水面19萬畝。縣內主要河流有富江河、白沙河流經廣西賀州、廣東封開匯入珠江;秀水河流到湖南省。富川縣是珠江與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地之壹。
經濟建設
富川工業起步於60年代,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形成了卷煙、卷煙材料、建材、化工、電力、煤炭、機械、制藥、紡織、冶煉、印刷、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目前有年產15萬大箱的卷煙工業,有與卷煙相配套的獲國家中型壹檔企業的卷煙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有年產16萬噸的水泥工業,有年產5000噸的蜜棗加工工業。多年來,企業本著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在市場競爭中劈波斬浪,奮力前進。開發創造了“三月三”香煙,“元寶”蜜棗等壹批優質名牌產品,部份產品遠銷港澳東南亞及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工業
富川工業起步於60年代,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形成了卷煙、卷煙材料、建材、化工、電力、煤炭、機械、制藥、紡織、冶煉、印刷、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目前有年產15萬大箱的卷煙工業,有與卷煙相配套的獲國家中型壹檔企業的卷煙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有年產16萬噸的水泥工業,有年產5000噸的蜜棗加工工業。多年來,企業本著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在市場競爭中劈波斬浪,奮力前進。開發創造了“三月三”香煙,“元寶”蜜棗等壹批優質名牌產品,部份產品遠銷港澳東南亞及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農業
富川位於廣西桂東北,是桂湘粵邊界極少汙染的寶地,是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的“桃花源”區。全縣總面積1572平方公裏,其中林地97萬畝,牧地80萬畝,待開發地30萬畝,水面7萬畝,耕地27.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8.46萬畝。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圍繞農民增收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按照“糧食調穩,結構調優,布局調活,效益調高”的思路走產業布局區域化、主導產業規模化的路子。目前全縣已形成糧食,烤煙、反季節蔬菜、臺灣小南瓜、東升南瓜、冬菜、花生、油菜、茶子、芋頭等十大生產基地。富川產的優質米、水果、烤煙、蔬菜、植物油等農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以及港、澳、臺、東南亞等地,其中富川烤煙曾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富川的夏陽白、東升小南瓜、芋頭等特優農產品馳名港澳臺,年產值超億元。全縣人口28.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89%。1999年農業種植業總產值4.306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38元,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上,重點開發的種植業產品有反季節蔬菜、蘑菇、烤煙、銀杏、植物油、優質米等名優產品,以生態農業“萬元田”高新技術開發為重中之重。
富川具有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農業綜合開發前景非常廣闊,目前所形成的各種特色產業市場發展前景看好,是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壹塊寶地,縣委、縣政府確立“以知識為本,走高科技興縣”的戰略,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到富川投資開發,富川縣將給予特別的優惠待遇政策以保證投資者得到豐厚的回報。
水電
富川瑤族自治縣電網是發、供分離的水電網,縣境內水力資源蘊藏量5萬多KW,已開發2.4萬KW,1999年發電量7000萬KW/h。通過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建設,已形成35KV網架,35KV千伏變電站6座,主變容量1.95萬KVA,用戶35KV直配變壓器容量0.630萬KVA,1999年全縣用電量6100萬KW/h。2000年在建的110KV變電站,壹期工程主變容量2萬KVA,35KV變電站2座,設計主變容量0.52KVA,計劃年底投產。規劃近期開發小型水力發電站8座,裝機0.6萬KW。到2005年,富川將建成水電農村電氣化縣。
林業
富川境內群山環繞,山地寬廣,全縣林業用地面積69663公頃,占總面積的44.6%。森林蓄積量達154萬立方米。
富川原生植被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常見的樹種資源有20多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貴林木有銀杏、樟、楠、水杉、黃檀、紅椿等。
近10年來,富川縣黨委、政府狠抓了植樹造林工作,每年造林5萬多畝,於1991年完成了造林滅荒任務,並於1994年成為綠化達標縣。目前通過全縣人民的***同努力,富川已成為山青水綠,四季如春,生態環境優越的人間勝地。
富川在抓好林業及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時,還發展了壹批森工產業,其中松香、竹制品、木地板等產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為富川綜合開發利用森林資源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旅遊資源
富川建制於漢武帝元鼎六年,歷史悠久,古跡甚多,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景觀秀麗奇特,歷史文化豐富多彩,民俗風情綺麗多姿。有山高水長的白雲飛瀑,佳山麗水的秀峰景色和波光鱗鱗的碧溪湖光;有古風十足的瑞光塔、風雨橋和民俗濃郁的鳳溪古民居,令人流連忘返,美不勝收。
富川聚集著漢、瑤等民族,他們的居室、服飾、婚娶、禮教、文化娛樂等各方面的習俗迥異,有著各自的鮮明特點。
當您到富川領略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的同時,還將沐浴在悠久的歷史文化氣息之中,同時又與當地熱情好客的漢、瑤族民眾溶為壹體,去接受那瑤妹拋來的繡球,品嘗那香噴噴的瑤山油茶,並與瑤族姑娘壹道跳舞、遊戲,令您享盡當新郎、背新娘、搶紅蛋、對山歌的樂趣。
富川還有壹個很大的風俗,就是在每年的正月農歷初十,有“炸龍”的風俗。它與中國傳統的舞龍有很大的區別!它驚險刺激,與西班牙的鬥牛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炸龍從農歷初十持續到元宵節,在這期間,還可以在縣城的老城區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燈。
2021年1月19日,國家民委命名富川縣為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2020年12月2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富川縣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
2020年10月,富川縣入選第壹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
2020年8月18日,富川縣入列為2020年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
2019年11月,富川縣上榜廣西2019年度自治區級生態縣(市、區)名單。
2018年2月22日,富川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6年12月7日,富川縣被農業部命名為“第壹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15年3月10日,富川縣獲得第三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11年12月20日,富川縣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