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蘇芮發音
杜蘇芮讀音是dù sū ruì。
杜,漢語常用字,讀作dù,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壹種木本植物,即杜梨,棠梨,為名詞。後引申為“利用土木築堤防洪”等義,作動詞用。《說文解字》認為“甘棠也”,字形采用“木”作邊旁,“土”是聲旁。後有堵塞、封閉等意,即土塞木,或以木塞土。亦作姓氏。
蘇,漢語常用字,讀作sū或者sù,最早見於金文,其本義原指用樹枝或稻草穿鰓提魚,使魚可以落水復活,後延伸至復活,恢復知覺與活力,又引申為須狀下垂的飾物。
芮,拼音ruì,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最早見於秦代篆文,本義為草初生柔細的樣子,引申指柔軟,又引申指小的樣子,讀ruì。
杜字相關組詞
1、杜鵑啼血dù juān tí xuè
傳說杜鵑鳥啼叫時,嘴裏會流出血來,這是形容杜鵑啼聲的悲切。
2、杜絕後患dù jué hòu huàn
防止、根絕未來的禍害。
3、杜絕言路dù jué yán lù
杜絕是指斷絕,阻塞;言路是指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壹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4、杜漸防微dù jiàn fáng wēi
意思是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制止,不讓它發展。
5、杜門絕跡dù mén jué jì
隱居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