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不吃雞肉的原因是什麽?
明朝有壹詩人,名曰宋登春,著有壹詩
?《雨中烹雞有作》避地豈真隱,謀生未有方。
晨煙熟雞黍,墟裏淡柴桑。
雨過豆花赤,風高柿葉黃。
鄰家不相識,何處覓壺觴。
?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吃雞。然後就有了各種雞的吃法,燒雞、烤雞、白切雞、麻辣雞仔、蔥油雞、德州扒雞、黃燜雞等等。想想就各種流口水。好了,口水流幹了,該說正事了。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不吃雞肉了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禽流感。
? 1878年從瘟雞中分離得到的,1901年稱這種“雞瘟病原”為“過濾性因子”或雞瘟病毒(Fowl plague virus,FPV)。後來,又發現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在禽中也可引起雞瘟樣疾病,即我國俗稱的“雞瘟”。? 2013年3月,我國首次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到2013年5月1日,上海、安徽、江蘇、浙江、北京、河南、山東、江西、湖南、福建等10省(市)***報告確診病例127例,其中死亡26例 。病例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多於女性。
2017年剛步入新的壹年,國內陸續出現壹批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患者。
因此,人們對於雞肉有壹定的恐懼,原因就在於禽流感。生怕因為吃了雞肉而感染上禽流感。
冬春季節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高發季節,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建議:
壹、盡量避免去活禽市場或攤檔,不購買活禽、不自行宰殺活禽;要購買、食用有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及其產品。
二、如在野外發現生病或死亡的野鳥,不要輕易接觸,應及時報告所在地區的野生動物(林業)管理部門。
三、註意飲食衛生,禽肉、禽蛋等壹定要煮熟煮透食用;註意廚房衛生,砧板做到生熟分開。
四、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壹)勤洗手:接觸禽鳥或其糞便後要及時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不要用不幹凈的手觸摸眼睛、口鼻。
(二)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三)註意生活、工作環境整潔、通風。
五、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註意保暖;註意飲食多樣,均衡營養。
六、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應帶上口罩,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並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禽類接觸史、是否去過活禽市場、近期去過哪些地方旅行等。
七、從事家禽養殖、運輸、銷售、宰殺等的職業人群在接觸禽類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戴手套、口罩、穿工作服等),接觸後註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發現病、死禽及時報告動物衛生管理部門,以及時、妥善處理。
2、飼料雞、激素雞。
? 由於現在很多養雞場為了能讓雞能快速成長,給雞餵食的是飼料等含有激素食物,這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收益。這種飼料雞的肉質與采用糧食(大米、玉米等)餵養的雞的肉質有很大的區別,口感真的是天壤之別。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於吃的也有了壹定的選擇,因此,人們更多地願意去吃其他的肉類,也不願意吃飼料雞、激素雞。
3、生活水平的提高,可選擇的食材範圍擴大。
?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加上經濟的發展,現在基本上在壹個地方都能買到不同季節、不同地域的食材,因此,人們可選擇肉類、魚類、蔬菜類就更多了。天天吃雞肉肯定會膩,因此,有了可以選擇的食物,為何還要偏偏執著於雞肉呢。
?妳若要問我,還吃雞肉嗎?我會說,我吃。為啥?為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