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的歷史

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的歷史

蘇聯解體後,俄航空制造業壹直處於衰退狀態,很多從事航空開發的科研單位停止運營,而俄國內各飛機制造公司卻在相互競爭,各自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從事類似產品的研制,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這導致的結果是,俄研制的飛機特別是民用飛機的市場競爭力沒能得到較大提高,在國際市場所占的份額也不斷萎縮。公司組建前,俄羅斯航空制造業是由近期和遠期內無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分散飛機制造公司“拼湊”而成,國內市場總額在1億到1.5億美元之間。

2001年,俄羅斯通過《2001年前國防工業綜合體改革與發展》聯邦專項綱要,規定對國防企業實行大規模結構改造,最終建立起數量優化、具有完整生產流程的聯合控股公司。鑒於軍工部門的特殊性,俄羅斯對股份化進程制定有若幹限制,對生產戰略性產品的股份公司,國家必須掌握控股權,對重要企業擁有壹票否決。

2006年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成立聯合航空制造集團,集中伊爾庫特、米格、蘇霍伊、伊留申和圖波列夫等飛機制造公司的所有股份,總裁由米格飛機制造公司總經理亞歷山大·費多羅夫擔任。聲明稱,成立聯合航空制造集團的目的在於保存並發展本國航空制造行業的科研潛力並保障國家安全,同時集中國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發展本國的航空技術。

2006年11月13日,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正式組建,公司將註冊法定資本967.2億盧布,其中國家占有90.1%。

2006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副總理兼國防部長被董事會推選為董事會總裁。

2007年4月第壹階段任務結束,完成合並伊爾庫特、蘇霍伊、伊留申和圖波列夫飛機制造公司的股份。第壹階段結束時,國家至少擁有該集團公司75%的股份。

第二階段將合並米格”飛機制造公司、喀山航空生產聯合體、塔甘羅格航空廠的資產和壹些租賃公司的資產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第二階段的組建工作預計在2008年完成。在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完全建成後,國有資本將占55%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