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頂級米其林餐廳破產,名廚:行業處於崩潰邊緣

頂級米其林餐廳破產,名廚:行業處於崩潰邊緣

“我們的行業處在崩潰邊緣。”英國頂級米其林餐廳大廚Marcus Wareing近日悲呼。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重創全球頂級米其林餐廳。

英國米其林名廚Marcus Wareing向Sky News指出,其行業創造的年價值逾1000億英鎊,倘若得不到進壹步的政策扶持,多家餐廳將面臨關張,失業也將惡化。

Marcus Wareing作出了壹個前景黯淡的預測:“若政府不采取行動,服務行業將是受創最嚴重的領域之壹,服務行業將多年持續慘淡。妳會看到餐廳關門,雇員失業,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名廚:我們的行業如今命懸壹線

丹麥已經有兩家頂級米其林餐廳撐不住,申請破產。

相較於夏季,餐廳在冬季時節現金流相對不足,疫情危機在餐廳資金將近枯竭時狠狠來襲,這兩家丹麥米其林餐廳所屬的母集団Kadeau Restaurant如今已進入破產流程。

Kadeau Restaurant是丹麥餐飲頭部企業,首席執行官Magnus Klein Kofoed坦誠: “我們的現金流已經見底了”

超級名廚Daniel Humm將其紐約的米其林餐廳Eleven Madison Park的員工全部遣散, “我們的行業如今命懸壹線”

3月15日,Eleven Madison Park餐廳因為疫情歇業。關門的前壹天,這家餐廳還是滿座的。

Daniel Humm作出了壹個決定——把精品餐廳轉型為社區廚房。

“我很希望能盡快重開餐廳,但世界瞬息萬變,我不知道疫情之後能否恢復原狀,我不知道精品餐廳意味著什麽,我不知道奢華意味著什麽。我們的餐廳依賴於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我甚至不知道半年內全球旅行是否能恢復。”Daniel Humm說。

英國知名的漢普頓莊園酒店(Hampton Manor)也感受到了疫情帶來的經濟重壓, “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壹個月就會損失15萬英鎊。” 該酒店總經理James Hill如是說。

“人們從我的餐廳洗手間裏偷廁紙,妳很難解釋事情是如何在瞬息之間墜落懸崖的,”米其林名廚Alex Stupak描述了3月13日閉店時如世界末日般的場景,“我看著人們從高樓裏面出來,抱著箱子,裏面裝著他們的電腦和顯示器,那時我便知道,業務回不來了。”

火爆的米其林餐廳可能利潤不大

彭博社文章指出,影響力數壹數二、預訂火爆的米其林餐廳有可能利潤空間並不大,尤其是在倫敦和紐約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運營成本高昂,再也沒有人比這些餐廳業主更焦慮。

“餐廳經營成本很高,待到重啟,對於消費者信心和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則,我們毫無頭緒。” 倫敦諾丁山米其林餐廳 Core的業主主廚 Clare Smyth稱,“我們的前期投資巨大,人工成本很高,疫情來襲之前,服務產業實際上已經處於緊巴巴狀態,前期投資包括家具與裝修高達百萬英鎊,妳需要做相當多的工作才能確保收支平衡。”

轉型做外賣自救

丹麥另壹家米其林餐廳the Alchemist 的主廚Rasmus Munk幹脆撿起了多年前的慈善理想,為哥本哈根的無家可歸者和弱勢群體提供餐食。

這也算是疫情期間米其林界人性之光的壹種體現了。

然而,情懷不能當飯吃,現實問題依舊存在,哪怕是米其林主廚,也要維持生計。

米其林大廚們想到了壹個救急之策,接起地氣做外賣。

連《紐約時報》都感慨,疫情期間,即便是米其林主廚,也得搞外賣。

愛爾蘭都柏林米其林餐廳Liath在疫情期間被迫停業,主廚Damien Grey將餐廳員工暫時停職,壹人分飾N角,壹個人在廚房裏忙活每人份19歐的平價外賣套餐。

結果這外賣套餐爆火,預定難度直逼平時訂位。

盡管外賣預定火爆,郁郁不得誌的主廚卻激動吐槽 “這可都是為了活下去,去他的活下去”。

漢普頓莊園酒店(Hampton Manor)嘗試了很多自救措施,先是向合作商“借光”,將部分雇員“過渡”給了德國連鎖超市品牌Aldi。

疫情期間,Aldi超市用人需求增加,漢普頓莊園酒店(Hampton Manor)直接把部分員工劃給了Aldi超市暫時“接管”。

漢普頓莊園酒店(Hampton Manor)的米其林餐廳Peel's迅速調整了經營戰略, 借鑒“買壹送壹”模式,將外賣業務玩出了新花樣。

同樣是做外賣,特別之處在於,Peel's餐廳每賣出壹份“定制款”餐食,就會向隔離中的老人或弱勢群體免費捐贈另壹份餐食。

既適應疫情期間保持社交距離的要求,又能確保企業團隊的運轉。同時又傳遞出來這樣壹個理念——人們通過向該餐廳消費可回饋社區。

“我們以買壹送壹的理念做宣傳,但實際上我們捐出的餐食可能會比賣出的要多,我們希望通過這壹方式鼓勵人們通過向我們消費去回饋社區”總經理James Hill說。

“但我覺得,當我們走出疫情困境,這次經歷會幫助我了解新的世界是什麽樣子。 這是個恐怖的時代,人們面臨著死亡,但我想,我們必能從中學習到壹些事。

名廚Daniel Humm說,“餐飲是個奇妙的產業,因為業務核心是服務,是給予。餐廳關閉之後,我就在想,在這種時刻,我能給予些什麽?我有壹個極其幹凈的廚房,我與不少食品供應商建立了聯系,我能夠準備餐食。”

這些自我提問有了壹個答案,Daniel Humm如今把精品餐廳轉型成了社區廚房,他所服務的客戶從全球遊客變成了壹線抗疫人員,如醫生、護士、警察等。

該舉措聯動了農民、食品供應商等不同行業人群,帶動相關行業壹同***克時艱。

名廚Alex Stupak選擇了網銷與無接觸配送模式延續烹飪事業,然而“這不是在盈利,而是為了存錢發工資,相當於給自行車鏈條上油,壹邊還能讓整部車動起來。”

復工呼聲高,但無法想象戴口罩服務

“我們希望盡快重啟,”名廚Clare Smyth表露了她與同行們的心聲,“同時我們也不會想讓任何人處於風險中,我正在等待政府出臺指引,比如侍應生會被要求佩戴口罩提供服務嗎?如果規定如此,意義何在呢? 人們外出就餐或喝酒,會希望能夠享受氛圍,並不會想去沒有靈魂的地方就餐 。”

米其林餐廳Marcus的主廚Marcus Wareing也表示:“我們的行業迫切希望復工,我們能做到這壹點,但必須有個指南。”

英國的咖啡館、餐廳、酒吧、俱樂部等在3月20日關閉至今。

5月10日,英首相鮑裏斯表示, 最早可能在7月讓英國的服務業重啟。

Marcus Wareing認為,英國首相府本可能在宏觀上作出更多努力,然而並沒有,政府若能向餐飲業提供更多利好政策,解封時便是良機,餐飲業啃著硬骨頭,政府不妨考慮施予壹些骨上肉。

“我對未來感到非常焦慮,我完全不知曉如何在廚房中保持社交距離,或者說整個服務業都難做到。”Marcus Wareing說。

英政府指引信息碎片化增加了餐飲業復工實際操作的難度。

“對我、對我的同事、對整個餐飲行業來說,我們都需要壹份指引,而且非常迫切。 我們不能坐在家裏,指望著壹些碎片化的信息就能告訴我們未來該怎麽做。

Marcus Wareing表示:“我們很焦慮。我們是第壹批關閉的,還將是最後壹批重啟的。我對自己、同事和顧客的 健康 感到擔憂,整個團隊在同壹個廚房中工作,相互接觸,品嘗食物。廚師要將食物裝盤,再由侍應生將菜品端到顧客面前,保持社交距離這件事在整個服務業中都行不通。”

保持社交距離復工可能虧損

英國 美食 暢銷書名廚Yotam Ottolenghi也對英國餐廳業復工之後的運作提出了擔憂,如果需要保持社交距離,在很長壹段時間內餐廳或將無法以滿負荷效率運轉,虧損10%,壹家餐廳就有可能破產;虧損20%乃至30%,壹家餐廳必定破產。

Marcus Wareing也有類似的觀點:如果為了確保社交距離,餐廳不得不以低於滿負荷50%的效率經營,那些利潤率低的餐廳很可能入不敷出。

“妳會發現人工成本、房租成本、水電等成本費用加起來使妳入不敷出。”Marcus Wareing如是說,他呼籲英政府設立餐飲業顧問團,聽取行業意見,***同商討行業未來發展走向。

名廚們期待政府支持——這不可或缺

Marcus Wareing認為,政府的商業部門也需要進壹步深入餐飲業,此外,財政支持也是必要手段, “我們也需要財相給予更多的幫助”

Marcus Wareing表示,服務行業有不少商業領袖提出了壹些“極佳”的主意,但要將概念轉化為現實,有很多事情需要政府伸出援手。

無論是在倫敦還是在紐約,名廚們都眼巴巴地看著政府,希望獲得更多支持。

然而,紐約名廚業主Dan Kluger表示, 美國的“薪水保障計劃(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失敗了 ,該計劃原本旨在為小型企業提供商業貸款幫助度過疫情難關,然而,該計劃在第壹輪就因為向壹些上市公司提供了融資而耗盡資金,壹些小型企業根本未得到財政支援。

獲得美國政府PPP財政支援的餐廳狀況好轉了嗎?

不見得,曼哈頓高端韓式烤肉餐廳業主Simon Kim表示:“妳得到了PPP資助,就要把所有雇員請回來,如果8周內妳沒把所有人請回來,妳就完蛋了。我們是得到了PPP資助,但它沒有在解決問題時發揮實際作用,8周之內把人請回來?妳倒是讓我們能在8周內重新營業啊。”

解封後的米其林經營會變樣嗎?

解封後時代,米其林餐廳又該怎麽運營呢?主廚們各有看法。

泰晤士河南岸米其林餐廳Story主廚Tom Sellers認為:“我不確定要搞什麽大變動,我們閉店前是什麽樣,重新開業時也將保持原樣,疫情前後都要給予消費者同樣的體驗。 忠於自己的價值觀,這很重要。

在倫敦經營著兩家米其林餐廳的業主Jackson Boxer則認為:“我們會在另壹個城市以不同的心情重新開業。那些以為能夠延續閉店前模式的人很快就會醒悟。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前車之鑒,經濟緊縮之後人們外出就餐更頻繁,但預算卻縮減了。他們就餐時想要更大分量的餐食。他們花在品質葡萄酒上的錢少了,花在雞尾酒上的錢卻增加了。他們想要陷入更易醉的狀態。我們只知道,要仔細讀懂公眾情緒。假設我們將在6個月後重啟,經歷過失業帶來的衰退和開支削減之後, 我認為餐飲消費趨勢會圍繞大分量、大桌子、豐盛程度。

倫敦Koya烏冬面店主John Devitt表示:“高級餐廳習慣了高姿態,但整個行業都將需要改變,越來越多人在家工作,不想坐在擁擠的餐廳裏。 我們將需要擁抱每壹個機會,外賣、網銷、配送的機會。 我們珍貴的品牌不得不往商業方向進化,我們沒得選。”

跳出米其林餐飲業的框架,RNB Accountants Ltd. 會計事務所負責人Ratnesh Bagdai指出, 米其林餐廳如今面對的是硬核的數字問題。

RNB Accountants Ltd. 會計事務所為英美多家頂級餐廳提供了顧問服務,負責人Ratnesh Bagdai表示“餐廳有好概念固然重要,但如今我們要談論的是財務實力、人員與基本的現金流。 遊戲 規則已經變了。 在未來的九個月,財政紀律與經營戰略都是關鍵。

解封後,妳會去吃米其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