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介紹壹下二戰的各種工兵裝備
軍鍬的誕生
在前膛槍時代,由於當時的戰術限制,作戰雙方必須成列行進,到壹定距離內以立姿對射,對工事的依賴性很小,因而軍鍬的發展很緩慢。19世紀中後期,連發後膛步槍和速射火炮出現後,戰場火力明顯增強,步兵必須隨時構築戰壕等野戰掩體來保護自己,這時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軍鍬,當然它並非只限於工兵使用,而是廣泛用於以步兵為主的各個兵種的土工作業。考慮到方便攜帶,軍鍬通常都設計得比較短小,同時為了壹物多用,往往設計有壹些附加功能。壹戰前後,軍鍬這種裝備的發展已趨成熟,出現了壹些沿用至今的經典設計
提起軍鍬,就不能不說德國軍鍬。德國軍鍬在我國頗負盛名,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兩部小說。壹部是近來非常熱門的網絡玄怪小說《鬼吹燈》,文中多次提到了主人公所用的“德國工兵鍬”,說它是掘墳盜墓兼防身格鬥的利器。掘土是鍬的“本行”,在狹窄的盜洞和墓穴內,短小的工兵鍬使用起來會比其他工具更加得心應手。德國工兵鍬的格鬥用途在另壹部小說——《西線無戰事》中重點描寫過。該書以大量篇幅描寫了壹戰中殘酷的塹壕戰,在泥濘中對峙的雙方,為爭奪前沿陣地的控制權,不斷進行慘烈的肉搏,德軍的工兵鍬正是在這種短兵相接的廝殺中確立了威名。小說中借老兵之口闡述了工兵鍬的作用:“……不要用妳的刺刀,那樣會卡在敵人的肋骨裏,當妳拔出來時妳也已經死了,妳應該用妳的鍬對著他的脖根那麽來壹下,他的腦袋就搬家了……”。
壹戰時,德國軍鍬采用方頭鍬體,前端兩側有很小的弧形過渡,鍬體本身是鍛造的(後期為沖壓成型),比較厚重,鍬體的弧度較小,前端和兩側開有刃口,目的是為了減小插入土中時的阻力。為防止這些刃口誤傷使用者,德國軍鍬設計有專門的皮制“∏”形鍬套,攜帶時將鍬體插在鍬套中,用皮帶束緊,然後通過鍬套背面的兩個皮帶環,將整個軍鍬懸掛在使用者的腰帶後方。鍬柄末端加工成球形,方便握持,並可防止用力操作時柄底擦傷掌心。鍬柄另壹端插入與鍬體鉚接在壹起的接套中,並以兩個鉚釘固定,鍬柄在接套內的長度約占全長的壹半,因此連接非常牢固。結實、鋒利以及長短適中,這些特點使得德國軍鍬成為壹種很有效的近身格鬥武器,使用者握住鍬柄,運用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就能掄動其進行砍殺,其殺傷效果類似於長柄砍刀。特別是在塹壕戰最常見的戰鬥場合,即戰壕和工事內,裝上刺刀的步槍因狹窄空間的限制,動作幅度有限,難以與單手就能夠靈活揮動的軍鍬相抗衡。小說中把“德國工兵鍬”描繪成了壹種肉搏利器,其實它本身仍然只是壹種工具。的確,這種不占編的武器在肉搏中有不俗表現,以致德國、蘇聯等許多國家都將使用軍鍬格鬥的技巧寫進了教材,並且在部隊中進行相關訓練。
二戰初期,德軍使用的軍鍬與壹戰時的基本相同,僅在局部有所改進,如鍬體與接套的連接方式除鉚接外,也有使用焊接的。後來因為標準長度的軍鍬攜帶時有時會妨礙行動,又出現了折疊鍬,其鍬體和鍬柄改為可折疊的兩截,攜帶時首尾相對疊放,使用時打開,連接處通過壹個可旋緊的圓形套環進行固定。這種設計方便攜行,但鍬柄強度比固定型的有所減弱。另外,鍬體的形狀也有所改變,前端由方形變為帶有壹個鈍角形的尖端,尖頭鍬更適合挖掘含有砂石的土層,插入時更加省力,只是鏟土的效率不及原來的方頭鍬。另外值得壹提的是,德軍使用的軍鍬中還有壹種大型的圓頭鍬,長度接近短鍬的兩倍,鍬柄末端也加工成球形,而且同樣帶有鍬套。
二戰網 由於二戰戰場作戰方式的改變,貼身肉搏的情況大為減少,因此二戰期間的德國軍鍬只以擔當土工工具的角色為主。
美國內戰期間圓(方)頭鍬和伐木斧成為北方軍工兵部隊的基本裝備。當時軍鍬已有固定的采購渠道,但和今天大多數國家的軍鍬壹樣,是由民間企業生產的,只是有比民品更嚴格的質量標準
德軍壹戰時使用的短柄工兵鍬
二戰時期德軍使用的軍鍬,型制與壹戰時的區別不大
德國軍鍬鍬體前端和兩側均開有刃口,加上鍛造鍬體厚重平直,比較適於劈砍。為防止刃口傷人,平時攜行時鍬體需要插入皮制鍬套中
二戰時期的德式軍鍬。下邊壹把是軍用品,上邊壹把則是供警察等準軍事單位使用的,鍬套均為後仿制的
二戰時期德軍步兵使用的部分裝具。註意刺刀是插在鍬套中的二戰時德軍士官和機槍手使用的裝具。其中軍鍬是後期的兩折式
二戰期間,配備MP40沖鋒槍和兩折式軍鍬的德國傘兵
中國軍鍬的滄桑之路
清末新軍采用日式、德式軍鍬
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即使是沒有什麽技術含量的軍鍬,也得主要依靠國外輸入,因此鐵鍬至今在有些地方仍稱為“洋鍬”。國內最早引進的軍鍬是清末作為火炮的隨附品壹同進口的,包括日本、德國、奧地利等眾多國家的產品。而士兵配發軍鍬,已經是清末新軍成立後的事情了,主要是日式和德式,特別是日式軍鍬更為常見。
戰爭期間,我軍軍鍬為日、蘇、美式混雜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模仿以法國為主的西方模式逐步建立起近代陸軍。明治六年(公元1873年)正式組建工兵,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年)包括軍鍬在內的各種輔助工具已全面裝備,而且門類相當齊全,軍鍬(日文稱為“円匙”)和十字鎬、鶴嘴鋤等壹同歸入“土工器材”,以與鋸等“木工器材”相區別。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期間,日軍工兵采用挖掘坑道進至俄軍堅固工事下,埋設炸藥後進行爆破的戰術,取得了很大成功,因此在大正(1912~1926年)、昭和(1926~1989年)時期,軍鍬繼續得到重視和發展。
二戰期間,日軍使用的軍鍬***有4種。其中大軍鍬3種,其鍬體完全壹樣,前端為帶尖的圓頭狀,長度和弧度均較大,尖部及其兩側有刃,鍬體較長,接套頂端為平面,鍬柄前後直徑壹樣,標準型從鍬尖到鍬柄末端全長1.2m,便攜型(“攜帶円匙”)的鍬柄有所縮短,全長減短至1m,而縮短型(“短柄円匙”)全長只有0.6m。供士兵隨身攜帶的除縮短型外,還有壹種小軍鍬(“小円匙”),其鍬體與大軍鍬形狀差別較大,長度較短,前端較尖,接近於三角形,兩側刃口從鍬尖壹直開到鍬體肩部,為增加強度,接套在鍬面的壹側有所加長,同時為防止打滑脫手,鍬柄末端加工成了和德國軍鍬壹樣的圓頭狀。小軍鍬的全長略長於縮短型軍鍬,為0.76m。為方便攜帶,小軍鍬鍬體後端加工有兩個(也有只加工壹個的)小孔,鍬柄約2/3處也有橫孔,以便穿入繩索,將鍬背在身上或掛在裝具上。日式軍鍬壹般不配鍬套,這樣也降低了列裝成本。日軍中軍鍬不僅配發給工兵大隊,也裝備到壹線野戰部隊,像壹個4人的96式輕機槍小組,按要求就必須攜帶軍鍬、十字鎬各兩把,以備必需時臨時構築工事之用。 起初日軍規定每把軍鍬的使用年限是3年,但在戰爭末期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很多鍬使用到尖端磨平也得不到替換,因此在本土防禦準備中,征用了大量民用鍬,加上軍鍬的生產往往承包給民間廠商,因此即便是制式軍鍬,其外形、材質也不完全壹樣,所以到後期,實際使用的種類很多。雖然日軍壹貫重視白刃作戰,但都是以刺刀和戰刀進行的,軍鍬在日軍中並不作為壹種近距離格鬥器械來使用,也沒有相關的訓練。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繳獲了大量日式軍鍬,有的壹直使用到解放以後。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使用的軍鍬還有蘇式鍬和美式鍬。蘇式鍬的外形與德國軍鍬有些相似,采用帶鈍尖的方頭鍬體,較為厚重、扁平,尖部及鍬體兩側全部開有較寬的刃口,鍬柄很短,而接套部分較長,接套中部和鍬柄末端都有防滑突起。蘇式軍鍬也配有鍬套,不過材料是帆布,攜行時將軍鍬通過鍬套穿在腰帶上,壹般放置於使用者身體右後側。
美式鍬相對輕便壹些,以繳獲較多的M1910型為例,其鍬柄只占全鍬長的不到三分之二,鍬體為鋼板沖壓成型,再與接套鉚接或焊接在壹起,鍬體和日式鍬壹樣為圓頭,而且較寬,弧度也較大。美式鍬的特點是鍬柄末端帶有壹截橫手柄,與鍬把形成“T”字形結構,其通過外包的鋼皮與鍬柄鉚接在壹起。這壹設計的優點是雙手握持時比較自然,便於鏟取泥土。但其鍬體強度不及德式鍬、蘇式鍬,並不適用於肉搏。
1914年日德爭奪青島的戰役期間日軍使用的軍鍬抗美援朝戰場上繳獲的美制M1910型工兵鍬
建國後的制式軍鍬
我軍使用的軍鍬,除日式、美式、蘇式軍鍬,也有國內仿制的蘇式鍬,是在原蘇式鍬基礎上參考了日、美式鍬鍬體的特點,經沖壓而成的圓頭鍬體帶有弧度。1960年代以後,國內軍用鍬生產由分散制造逐步轉為定點生產,改變了之前無統壹要求、各廠家產品各行其是的情況,基本上采用沖壓工藝制造,並有了統壹驗收標準。這壹時期的代表產品是205型工兵鍬。該鍬采用帶尖的圓頭鍬體,只在壹側開刃或兩側均不開刃,鍬體和接套為壹體式,為鋼板沖壓後卷制而成,用兩個橫向鉚釘固定在鍬柄上。鍬柄為流線形設計,兩頭粗、中間細,以方便握持。其特點是成本低,加工簡便,堅固耐用,因而逐漸成為國內產量最大和使用最廣泛的制式軍鍬。起初裝備的仿蘇式鍬也采用帆布制鍬套,但鍬套在腰帶上的固定位置比蘇式鍬套稍高。由於部隊反映這種攜行方式壹是跑動時晃動大,二是不方便坐下,因此205型工兵鍬後來吸取了日式鍬的設計,取消了鍬套,在鍬體上制兩個穿繩孔,以便穿上細繩攜帶。不過,實際中采用更多的則是將鍬柄向下直接插在背包中的攜帶方式。
建國初期我軍使用的仿蘇式鍬。該鍬鍬柄及接套均直接仿自蘇式鍬,但鍬體則是參考了日、美式鍬
國內常見的205型軍鍬,註意鍬體兩側穿繩索用的小孔
205型軍鍬接套和鍬柄上的銘文
1960年代末期,人民解放軍攜帶的是帶有帆布鍬套的仿蘇式鍬,攜行位置是腰間正後方或偏於壹側,而且懸掛位置較蘇式鍬高
我軍土工作業教程中以近迫作業法使用工兵鍬挖掘單人掩體的過程
軍鍬的創意改進與發展
傳統意義上的軍鍬壹般結構簡單、功能單壹,但設計者壹直在不斷試圖拓展它的用途。
二戰網 歷史上,關於軍鍬的任何創意都比不上蘇聯於1930年代設計的工兵鍬式迫擊炮,這壹大膽的設計正是利用了鍬柄的空間。這種被命名為1939年式的37mm迫擊炮的炮管就采用軍鍬的鍬柄,而底盤則是加厚的方頭鍬體,平時組裝在壹起,以普通軍鍬的方式來攜帶,並可以履行軍鍬的壹切職能,需要時旋下鍬柄(炮管),並取下堵頭,將鍬體放置於地面,再將鍬柄與接套連接的壹側插入鍬體中間的預設孔中,在鍬柄中間加裝可折疊的單腿支架(支架平時放於鍬柄中),壹把不起眼的工兵鍬就迅速變成了壹門超輕型迫擊炮。這種迫擊炮使用專門設計的37mm六尾翼迫擊炮彈,可以殺傷遠至300m內的敵有生目標,專用炮彈平時則放在腰系的15發彈帶中攜帶。這種設計思路固然先進,但實踐中也有許多不足,如作為工兵鍬而言,即使不連同15發炮彈,對於需要攜帶步槍、彈藥和宿營用具的普通步兵來說,也顯得過於沈重;而作為迫擊炮,37mm口徑的裝藥量有限,因而殺傷半徑過小,同時沒有專用瞄具,精度明顯不足。因此,這種放在今天看也不免有些新奇的武器,最終並未普遍裝備。不過近年來這壹設計又重新復活,俄羅斯也設計出壹款可以兼作單發榴彈發射器使用的軍鍬。其後半截鍬柄是活動式的,旋下後即可裝上壹發VOG-2540mm殺傷榴彈,接套內裝有擊發機構,外側有簡易的瞄準器,利用鍬體作為支撐,可以將榴彈發射出去。不過這壹設計仍然有前述的各種缺點,特別是精度和操作的方便性不如槍掛榴彈發射器,故也沒有定型裝備部隊。
軍鍬的壹大變革方向是縮小體積和質量,即微型化和輕型化,這也是目前軍鍬發展的主流方向。二戰時期德國就裝備了鍬體和鍬柄可以折疊的兩折鍬,而戰後在此基礎上研制的現代軍鍬基本上都是折疊式的。除了兩折外,還有三折鍬,進壹步縮短了攜行時的長度。同時,材料也開始多樣化,除鍬體仍用鋼板制造外,鍬柄和連接部分廣泛使用鋁合金和工程塑料,在減輕質量的同時,進壹步提高了強度、耐磨性和抗腐蝕性能。二戰網
軍鍬發展的另壹個方向是多功能化,即在鍬體或鍬柄上增加壹些其他功能,例如在鍬體側面開設鋸齒,必要時可以用來鋸斷樹枝;有的將壹側加工出鈍刃口並淬硬,使其能夠利用鍬體的重量剁斷鐵絲,用以在鐵絲網或叢林中開辟通道;有的在鍬體上增加可以開啟瓶蓋或罐頭的缺口等等。鍬柄中可做的文章更多:可以將其設計為空心管狀,在裏面放置探雷針等物品;鍬柄尾蓋可以設計成指北針;鍬柄也可以做成可拆卸式的,再與其他部件組合成斧、手鋸等。有些折疊軍鍬的鍬體可以與鍬柄垂直固定,在轉折處還有活動鎬頭,這樣在掘土時就能當作鋤頭或十字鎬使用。
我軍在1980年代以後也相繼開發了兩折、三折軍鍬,但在總體水平上仍落後於美、德等西方國家的產品。而目前民用市場上也出現了大量的折疊式多功能鍬,它們在結構上基本都是模仿國外軍鍬的式樣,具有鍬、鎬、鋸、刀等功能,但材料和工藝上要次於軍用品。
伊拉克戰爭的實踐再次證明,現代化條件下的高科技戰爭也必須依靠地面部隊來實現最終目的,而地面部隊無論是開進、攻擊、防禦還是宿營,軍鍬都是戰士不可或缺的單兵裝備,壹直伴隨著戰爭的始終。
縱然高科技新材料迅速發展,單兵裝備研究突飛猛進,但軍鍬這壹古樸的裝備仍然在軍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蘇聯在二戰前設計的M193937mm工兵鍬迫擊炮。上圖為組裝成迫擊炮時的狀態,下圖為整體作為軍鍬時的狀態
37mm軍鍬迫擊炮裝配完畢時的狀態(左上)以及在掩體、開闊地上使用該炮射擊的姿勢(右上及右下)
兩款國產民用多功能折疊鍬。上邊鍬的鍬體壹側有鋸齒,但限於材料和工藝,許多類似的設計其實並無實際功用。下邊的鍬可作為鍬、斧、刀、鋸等使用
國內生產的三折式軍鍬,折疊後長度進壹步縮減到只有壹個鍬體的長度。此類軍鍬鍬柄末端壹般設計成三角形,以方便使用時控制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