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考古學:誰是第壹個在青藏高原永久定居的人?

考古學:誰是第壹個在青藏高原永久定居的人?

長期以來,青藏高原壹直被認為是人們在全球遷徙過程中最後居住的地方之壹。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考古學家發表的壹篇新論文強調,我們已滅絕的表親丹尼索瓦人大約在 16 萬年前到達了“世界屋脊”——比之前對我們物種的估計早了 12 萬年——甚至為我們的物種做出了貢獻。適應高海拔。

這篇文章於本月在線發表在《生態與進化趨勢》雜誌上,表明對考古學和遺傳學證據的交叉觀察為重建該地區人口的 歷史 提供了重要線索。

丹尼索瓦人是曾經分散在整個亞洲的古老人類。在該地區與早期現代人類進行了幾次雜交後,他們的雜交之壹有利於藏人在高海拔地區的生存和定居。

這些結論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生 Peiqi Zhang 的發現之壹,他參與了西藏 15,000 英尺(4,600 米)以上考古遺址的發掘,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丹尼索瓦和其他人類 DNA 的博士後研究員張新軍,問壹個問題:我們對這個地區是如何以及何時有人居住的了解多少?張新軍於 2017 年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得遺傳人類學博士學位。兩位研究人員沒有血緣關系。

兩位學者結合迄今為止的考古和遺傳發現,對青藏高原人類遷徙和定居的證據進行了回顧。“在我們的文章之前,缺乏將兩個領域結合在壹起的綜合評論,特別是並重,”張培奇說。

四個職業時期

考古調查表明有四個主要的占領時期,從大約 160,000 年前的丹尼索瓦人開始,然後是大約 40,000 年前、16,000 年前和 8,000 年前開始的三個人類時期。

“根據考古證據,我們知道這些占領時期之間存在差距,”張培奇說。“但青藏高原的考古工作非常有限。冰河時代晚期以來仍有人類繼續占領的可能性,但我們還沒有找到足夠的數據來證實。”

丹尼索瓦人於 2010 年首次被發現,其依據是從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洞穴中發現的壹名女孩手指骨中提取的 DNA。她的 DNA 攜帶的單倍型與內皮 Pas1 (EPAS1) 基因高度相似,眾所周知,EPAS1 在活體人群中可以改善血液中的氧氣運輸。大多數現代藏人攜帶高頻率的 EPAS1 基因。

2019 年,來自青藏高原洞穴的壹塊顎骨被初步鑒定為丹尼索瓦人,但無法確定下頜骨是否攜帶相同基因。“我們不知道丹尼索瓦人此時是否適應青藏高原的缺氧環境,”張培奇說。

人們對高原上丹尼索瓦人的生物學和行為知之甚少。

張新軍說,基因研究表明,亞洲人和大洋洲人(澳大利亞、新西蘭、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人)繼承了不同數量的丹尼索瓦人 DNA。

她說:“這可能意味著,在我們今天看到的當地人口進壹步細分之前,雜交發生在亞洲某地的祖先亞洲人身上。”

它發生了不止壹次。“從基因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所有東亞人,包括藏人,都與兩個不同的丹尼索瓦人群體雜交,其中壹個是東亞人獨有的(另壹個是與其他南亞人***享的),”張新軍說。

“由於所有東亞人都表現出相同的模式,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雜交事件(東亞人獨有的)發生在低地而不是高原的某個地方。”

張和張提出了兩種人類對青藏高原的占領模型,作為可供未來發現檢驗的學者框架:

在大約 9,000 年前的冰河時代結束之前,在全年定居之前的間歇性訪問 30,000 到 40,000 年前開始的連續占領在任壹模型中,Denovisans 可能在大約 46,000 至 48,000 年前將 EPAS1 單倍型傳遞給現代人類。

“主要問題是它們是否全年都待在那裏,這意味著它們在生物學上已經適應了缺氧,”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副教授、該論文的指導作者尼古拉斯·茲溫斯說。“還是他們不小心到了那裏,然後又撤回了低地,或者就這樣消失了?”

丹尼索瓦人何時滅絕尚不清楚,但壹些研究表明它可能早在 20,000 年前就滅絕了。“雖然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否適應了高海拔,但將它們的壹些基因傳遞給我們將在數千年後改變 遊戲 規則,讓我們的物種適應缺氧,”Zwyns 說。“對我來說,這是壹個奇妙的故事。”

其他合著者是位於北京的中國科學院的 Xiaoling Zhang 和 Xing Gao,以及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的 Emilia Huerta-Sanch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