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龍舞的介紹
銅梁龍舞是流傳於重慶市的漢族民俗舞蹈。始於隋唐,興於明清,盛於當代。當地民間稱龍舞為“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壹種習俗。曾有人說,中國的龍文化最直觀地體現在世俗化了的龍燈文化之中,而中國龍燈文化又集中地體現在“銅梁龍燈”之中。2006年,銅梁龍舞入選國家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銅梁龍舞是流傳於重慶市的漢族民俗舞蹈。始於隋唐,興於明清,盛於當代。當地民間稱龍舞為“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壹種習俗。曾有人說,中國的龍文化最直觀地體現在世俗化了的龍燈文化之中,而中國龍燈文化又集中地體現在“銅梁龍燈”之中。2006年,銅梁龍舞入選國家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