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美國人為什麽要占領華爾街?

美國人為什麽要占領華爾街?

美國壹小批年輕人發動的“占領華爾街”抗議行動,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不到三個星期裏,星火燎原,爆發成壹個全美性的大規模民眾抗議活動。至今已有200多個美國城市積極呼應,紛紛舉行了持久的抗議活動。

正如許多大規模民權運動壹樣,現在要對“占領華爾街”運動定性尚為時太早。這樣壹個激蕩的民權運動,會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斷深化沈澱,然後才會顯出其意義及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

“占領華爾街”的起因非常明顯。當前美國失業率高漲,近11個人中,就有1人失業。據普查數據統計,去年首季時,有近半即48.5%的美國人,家中有人靠領取政府補助生活。

持久的失業,長期無望的貧困,促使大批美國人走上街頭示威。盡管由於工會等許多組織的加入,“占領華爾街”運動的訴求紛雜不壹,但其初衷始終明確無誤,那就是抗議美國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占社會1%的富人,財富占社會40%,而普通百姓卻生活在相對貧困中。

“占領華爾街”行動歷時已三周,其最初的口號始終未變,即對準華爾街金融大鱷。民眾認為華爾街大銀行貪得無厭,私人獲利而讓社會承受損失,造成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的金融風暴和經濟衰退。現在當普通民眾為之掙紮在水深火熱中時,華爾街的大銀行卻已“輕舟已過萬重山”,又開始為下壹輪投機做準備了。

在美國金融危機暴發後,改革美國金融業的呼聲壹度十分高漲,但打金融管制牌上臺的奧巴馬,就任後壹直難以推出其管制金融業的措施。這壹是因為美國金融業與管制其運作的政府機構關系太過密切,各級金融高官幾乎無壹不是金融業出身,制定管理政策時不免顧前顧後下不了手。另外,美國現有規管銀行的法律有上千條之多,聯邦與州各級機構都有自己層面的法規條例,管制措施往往是顧此失彼。

然而,美國的金融業規管勢在必行,民眾的抗議正是這種必要性的激烈反應。

美國經濟學者奧爾森20多年前在其名著《國家的盛衰》中指出,在壹個穩定強盛的國家中,某些行業即特殊利益集團,會不斷積蓄力量,用金錢等實力去影響政府,使政府的政策向該行業傾斜,從而獲致更多金錢,再進壹步用來影響政府決策。

書中指出,在這些行業實力上升過程中,政治決策和社會力量壹般會避免直接與其對抗交鋒,因為那樣做的政治成本太大,得不償失。

從英美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史看,某些行業畸型發展,最後總會導致其過度擴張自掘墳墓、自我毀滅,並重創社會經濟和其它行業。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社會各種勢力才會紛紛出手,糾正過去的錯誤,即剝奪這些特殊利益集團的特殊權益。

美國的金融集團,正是這樣壹種在近年依靠其巨大實力為自己爭得政策傾斜,以致過度發展的特殊利益集團。

次貸危機後,美國會去年通過了加強金融規管的《多德弗蘭克法案》。但華爾街以其強大遊說力量施壓國會和政府,長時間的博弈妥協,減弱了法案力量,大多措施推行時阻礙重重,以至民眾強烈不滿,釀成民間對“占領華爾街”行動的巨大支持。

從大局看,美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也是這種某些行業和某些團體過度擴張的結果。富裕階層愈有錢愈有實力,就愈能影響政府和國會,經濟上的強大帶來政治上的話語權,帶來更大利益,從而再進壹步影響決策。也就是說,金錢和大企業操縱政經,當權者不再為民作主,而是愈來愈偏向富有階層。

美國的民主選舉,從來就不是壹人壹票那麽簡單,但當金錢的作用大到平民憤怒之極拍桌而起時,強調減少金錢對選舉結果影響就成了當務之急,促成必要改革。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大千世界,物極必反。雖說今次“占領華爾街”運動對改善美國貧富不均,促成社會財富再分配有多大正面作用,目前仍屬未知,也許隨著美國經濟復蘇,民眾的訴求會漸漸淡去,但今次“占領”運動,對規管華爾街金融業,嚴防美國再陷金融危機,其正面作用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