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石雕之鄉在哪裏
中國最早的石雕獅子在嘉祥------“武氏墓群石刻”。這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閻氏石獅--推陳出新,威風凜凜,威猛霸氣,鎮魔驅煞,祁佑生財。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威嚴自尊與宏偉大氣。它象征著壹種富貴吉祥和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是每壹個有創業進取精神的企業所首選的鎮家之寶。經過閻心雨等無數能工巧匠的辛勤創造,石獅工藝造型體現出當代藝人的卓越才能。
自古嘉祥“家家聞錘響,戶戶操釬忙”。在加工傳統工藝中發展起來的專業石雕廠.“不伐己功 不矜其能 切磋琢磨 精益求精”。近年作品石破天驚。燦若繁星----河南開封宋都禦街30噸巨型保朝大象,散發出傳統藝術的韻味;屹立在安徽的焦裕祿、雷鋒雕像,映現出人民的時代追求。立於日本足利市泗水町的大型孔子行教像,是世界孔子像之最;美國舊金山博物館收藏的“袖珍麒麟”,曾榮獲中國首屆工藝品獎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金獎;安放在韓國仁川市別立山下的大佛,高36米,由763塊石頭組成,氣勢宏大。韓國的“釋迦牟尼大佛”、日本大阪的“孔子雕像”、濟南泉城廣場的雕塑長廊、泗水泉林“中國第壹馱碑”等優秀作品。近年政府加大宣傳力度,每年九月舉辦中國嘉祥國際石雕藝術節, “江流隨運轉,風正壹帆懸。”發展起來的中央美院嘉祥石雕廠(電話0537-3214208郵箱:5376814208.com)是當今中國最大的石雕企業,占地328畝,工匠1028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劉成林和閻心雨工藝大師。
本廠人員專業素質高,不僅有著深厚的造型藝術功底和創意設計能力,還有豐富的藝術涵養和執著的藝術追求。現與中央美院合作辦廠,為中央美院的教學實踐基地。與座落在北京朝陽區育慧裏3號的中央美院雕塑藝術創作研究所常年合作。更新設計理念,提升文化內涵,打造藝術精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盛揚、錢紹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曾成鋼、廈門大學教授李維祀等,都把自己心愛的作品交給我們再創作。
中央美院嘉祥石雕廠的劉成林工藝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文革期間,大名鼎鼎的劉氏雕刻主席像聞名遐邇,劉老先生曾多次受到郭沫若和江青的接見。“主席雕像紅遍天,劉氏雕刻有其半”。近年劉氏雕刻的主席像新作品,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例如:黃石日出東方廣場的主席站像,高9.15米148噸;河南郟縣毛澤東知青紀念館主席坐像;同濟大學招手像;湖南毛家宗祠站像;商丘為人民服務站像;北戴河毛主席站像;另外雕刻的毛主席回故園,被公認為近年主席雕像的最佳作品。)
由劉成林精心再創作雕刻(石雕孔子標準像產權已經我們買斷)。他再創作的石雕孔子雕像尊重歷史、依據約定俗成的印象,準確體現其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及中國傳統文化形象代表的身份,形神俱佳。在神態上,以唐代吳道子的孔子像為樣本;在形象上,服飾、姿勢以孔子行教圖為依據,年齡掌握在60歲至70歲之間,面部表情“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他還對對孔子研究專家、孔子像收藏專家駱承烈教授指導設計的孔子雕像進行了再創作雕刻。原創第壹尊雕刻作品現在聳立在日本大阪。另外我們雕刻的大型孔子行教像現立於日本泗水町,是世界孔子像之最。圖中顯示的是我們為清華大學精心雕刻的孔子行教像,現在安放在清華園荷塘畔。
中央美院嘉祥石雕廠電話:86-0537-6814208;6682408閻心雨工藝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像祁佑我們祖國國富民強的國家財政部門獅和國家稅務總局門前的石獅;奧運村霞玉石獅(按每壹屆奧運會對應設計雕刻壹種造型。);廣交會會館門前的石獅;香港億萬富翁曾憲梓博士門前的曾氏公館門獅;2007年在沈陽召開的“世界園藝博覽會”4個大門口的石獅子;中國電信門獅。還有太和殿大修後的仿銅獅等都是由他精心雕刻的。
中國最早的石雕獅子在我們嘉祥------“武氏墓群石刻”。這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閻氏石獅--推陳出新,威風凜凜,威猛霸氣,鎮魔驅煞,祁佑生財。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威嚴自尊與宏偉大氣。它象征著壹種富貴吉祥和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是每壹個有創業進取精神的企業所首選的鎮家之寶。經過閻心雨等無數能工巧匠的辛勤創造,石獅工藝造型體現出當代藝人的卓越才能。“有壹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勤勞善良智慧的嘉祥人用巧手賦天青石以靈性,使美麗的傳說在嘉祥變成活生生的現實。自古嘉祥“家家聞錘響,戶戶操釬忙”。在加工傳統工藝中發展起來的專業石雕廠.“不伐己功 不矜其能 切磋琢磨 精益求精”。
福建省惠安- “中國石雕之鄉”
惠安,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中部,與臺灣隔海相望,是福建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壹,隸屬泉州市,人口93
惠安石雕萬,面積668平方公裏,名列全國經濟百強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雕刻)之鄉”、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石雕之都”。惠安雕藝源遠流長,源於黃河流域的雕刻藝術融中原文化、閩越文化、海洋文化於壹體,汲晉唐遺風、宋元神韻、明清風範之精華,形成精雕細刻、纖巧靈動的南派藝術風格,與建築藝術交相輝映,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壹朵奇葩。惠安石雕分為圓雕、浮雕、沈雕、影雕等幾大類。沈雕主要用於建築墻面的裝飾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額、宅居楹聯等,以線的造型為主要特色,要求線條勁挺有力,柔順暢達。代表作有南京雨花臺紀念館《日月同輝》的大型石雕。浮雕指圖像浮突於石料表面,用於大型紀念性建築物、高檔府第、民宅的石質裝飾,代表作有民國初年南京中山陵的華表、光華亭的金魚池等。
浙江省青田 - “中國石雕之鄉”
青田石雕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幹縣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證。自十九世紀
青田石雕以來,青田石雕多次在國際博覽會上得金獎、銀獎,贏得極高的聲譽,新中國成立後,又多次被黨和國家入選作國禮贈送外國元首。1992年國家郵電部專門發行了四枚石雕特種郵票,1995年、1996年青田分別被國務院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石雕藝術之鄉"和"中國石雕之鄉"。近年來,青田石雕更因其施藝精湛、精雕細鏤、巧奪天工,而被喻為中華民族藝苑奇葩,日益成為名人雅士的收藏時尚,在海內外深受歡迎。
青田是著名的石雕之鄉,浙江重點僑鄉,也是名人之鄉,文化之都。青田生態環境優越,名勝古跡眾多,自然景色美不勝收。我們熱忱歡迎大家前來旅遊觀光,***賞青田石雕文化。
河北省曲陽 - “中國雕刻之鄉”
河北省曲陽縣4公裏長的雕刻路上,兩邊或蹲或臥的石獅、鬃毛飄逸的石馬、神態安逸的長頸鹿等數百萬件和類動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進了“野生動物園”;漫步在雕刻展銷廣場上,近10萬件石雕、玉雕、風景石、石材等雕刻產品琳瑯滿目,又仿佛置身於“玉林石海”中。
曲陽石雕
9月28日至10月8日,第二屆中國(曲陽)國際雕刻展銷會在曲陽縣舉行。記者連日來在這裏采訪了解到,曲陽縣流傳著這樣壹首民謠:“上到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小錘叮當響,庭院出廠房,要說打雕刻,人人有壹手。”
曲陽縣雕刻行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姚民哲介紹說,在西漢時期曲陽石雕已初具規模;唐代,曲陽成為北方漢白玉雕像發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陽石雕達到鼎盛。從雲岡石窟、樂山大佛、敦煌石窟、五臺山佛像、阿房宮、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到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築,處處都留下了曲陽人的雕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