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作為香港首富的李嘉誠,眼光應該很高,他為什麽也不去做壹些創新型的投資?

作為香港首富的李嘉誠,眼光應該很高,他為什麽也不去做壹些創新型的投資?

儒家修身之道

對於國內許多人來說,香港富豪給予大家的印象除了豪奢的生活之外,多數是接二連三的與某女星傳出了緋聞,或者是多房妻女爭奪家產的新聞。但是,在諸多見諸媒體的信息中,更多講得是李嘉誠的勤奮自律以及為人處世的哲學和智慧。

2013年李嘉誠85歲的時候,還依然保持著睡覺之前看書和晚飯之後看十幾二十分鐘英語新聞的習慣。關於李嘉誠工作習慣的壹個細節是:無論晚上幾點睡覺,他壹定會在早上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然後是聽新聞,打高爾夫之後,再去辦公室。

如果瀏覽李嘉誠在公開場合所拍攝的照片,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時候,他都是壹副標準的笑臉。在見諸媒體的對其性格的描述中,很重要的壹點,就是李特別會顧忌別人的感受,照顧到每個人的感受。

用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的話說,就是李會讓每個人都舒服。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曾在壹篇文章中描寫了他和長江CEO班的同學馬雲、郭廣昌、牛根生等人去拜見李嘉誠的經歷。與馮侖他們預想中的“超級富豪”不同,這位華人世界的超級大哥在電梯處與每個人握手、發名片。至於吃飯和拍照的座次,則由抓鬮決定。壹個小時的吃飯時間,李嘉誠會四個桌子輪流坐,而且幾乎都是15分鐘。在飯局結束之後,李嘉誠會和每個人握手,即便是墻角的服務員,李嘉誠也會專門跑過去握手。

別人告訴馮侖,恰是因為老先生這種做人周到和真誠,所以很多人到了香港都願意和他做生意。有人評價李嘉誠善於搞關系、做交易,但可能恰是因為他的這種圓融周到的性格,是其在政界、商界左右逢源的重要原因。

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說自律和對待別人的周到體貼屬於修身的話,那麽在齊家上,李嘉誠也可以說是富豪中的典範。

2012年,84歲的李嘉誠向媒體公布了其財產的分配方案,其旗下長和系的資產,由大兒子李澤鉅接手。興趣在別處的二兒子李澤楷則獲得李嘉誠更多資金上的資助。香港媒體認為,從分配的公平性角度來說,兩個兒子分到的財產無論是實物還是股票、現金,從數量上來說,應該說是旗鼓相當。

“教父”與他的時代之辯

2018年1月,《福布斯》雜誌發布2018年中國香港富豪榜。長和主席李嘉誠的凈資產增加了57億美元,達到360億美元,並連續第20年蟬聯香港首富。

在李嘉誠宣布退休的新聞出來之後,有人把這位在商場縱橫了70多年的富豪與三星的李健熙、日本的盛田和夫進行對比,認為李嘉誠這樣的香港富豪多是依賴特殊關系獲得特許經營或資源,不像李健熙、盛田和夫是通過對技術進步承擔巨額風險,從而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且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李嘉誠在評價自身的人生時說,“有壹些東西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主動能選擇的,這壹點很重要。這就是我的命運,我的人生。但是我在最艱難的被動選擇裏,選擇了相對較好的結果,這是我的成功之處。”或許這句話可以看做是對這位富豪人生最中肯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