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1、要時刻回想自己的童年,自己不要擺高姿態,不管是妳們還是像我們這樣剛出校門的人群,都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我們自己要回想壹下,我們當初犯過的錯誤,在孩子身上發生,那我們只能去教導他,因為我們是有親身經歷的,將起來會比較有說服力。?
不用去請什麽教授專家咨詢,因為他們的理論也都是通過對部分兒童和家長的溝通得來的,只不過使用系統的語言表述出來了。可是我們說那種生澀的語言,孩子能夠聽明白嗎?
2、就是要讓孩子把心裏的言語表達出來,話壹說開,心裏面的堵塞或者想不明白的地方就疏通了。
3、對家長而言,總是以工作忙負擔重為理由,拒絕進入孩子的世界,或者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滿身銅臭教育孩子,那麽小孩子肯定會“近朱者赤,進磨者黑“了。
同時還會嬌氣孩子,打不得罵不得。絕對錯誤,正確的說服方法再加上嚴厲適當的處罰措施,是對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保證。
擴展資料:
兒童教育是指對兒童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它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環節。青春期到來以前的未成年人被稱為兒童或少年,他們在思想、性格、智力、體魄等方面的可塑兒童教育性很強。兒童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基礎。
教育方法是指在壹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形成的實現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徑。包括教師直接指向教育內容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及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觀規律和原則的反映和具體體現,正確地運用各種教育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啟發式教育方法觀出現在奴隸社會,在中國集中體現在孔子的教育方法中,在西方以蘇格拉底為主要代表。在中國,啟發壹詞源於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壹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後來朱熹將孔子的“憤悱”原理解釋為“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學生想弄明白某個道理或有些興趣,但是卻弄不明白;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是指學生想說,但卻說不出來、說不清的情況。
啟發式教育方法觀的主要方式是:
(1)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家長要鼓勵孩子發問,並認真回答他們的問題。壹旦他們的好奇心受到妳的重視和鼓勵,就會更大膽更高興地去探索並提出問題。當孩子說出某個與眾不同的想法時,父母要及時給予贊許:“這想法真不錯,連父母也想不出來!”切記不要嘲笑孩子,否則,他們以後不會再開口發問了。
(2)鼓勵孩子大膽思考
孩子開始思考問題時是大膽的、無拘無束的,當然也會出現錯誤,許多家長都習慣於糾正孩子的錯誤;這是應該的,但也要註意,如果糾正過多,管教過嚴,就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鼓勵孩子大膽思考,如果是新奇的,即使錯了也要鼓勵。
(3)加強對孩子求異思維
很多問題是沒有固定答案的,這種訓練原則能夠啟動孩子的思維,幫助孩子鍛煉思維能力。孩子在自由玩耍時,可給他折紙、積木、拼圖等需要動腦筋且能夠自由裝卸拆合的玩具,以啟動孩子的思維。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