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06年中國發生的重大金融事件
06年中港臺十大財經新聞
劉旭明
2006年,我們與大智慧失之交臂抑或是欣喜相逢?
早在年初,有人在憧憬人民幣匯率改革美好前景的時候說過這樣壹句話,06年期待著大智慧。到了年底,除人民幣之外,中港臺發生了許許多多人們意想不到的重大財經事件,留下了難忘的壹頁。尤其是中國大陸這壹年的改革浪潮,不僅再次影響了世界經濟的平衡、也使得世界資本和金融市場的各種力量重新洗牌。
壹、人民幣匯改牽動全球神經
05年底,以美國為代表的力量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在此背後,是中美雙方之間巨大的貿易不平衡,中國開始時態度曖昧,不過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意味深長地壹句話在當時廣為傳播:“我們自己要做好準備,特別是給企業和金融機構發出正確的信號,逐漸進行調整。”
自05年7月中國將人民幣匯率與美元脫鉤以後,06年再接再勵循序漸進地推出交易循價制度,增大了人民幣變動的彈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年初的8.0702元,升值到7.8元的關口,全年升幅達3%,這個趨勢符合壹些經濟學家的預期,問題是,07年央行是否會繼續擴大人民幣的單日波幅?
二、股市改革雷厲風行
對於大陸股民來說,06年的股改是其經濟生活中的重中之重,股改為他們帶來財富。這壹年,中國股市收入豐盈,深滬股指壹年來漲幅超過壹倍。06年底滬市股指收報只是1161點,封關時,滬市股指升至2675.47點。
股權分置改革接近完成,投資者和小股民首次看到“股份全流通”的市場價值和深遠意義,外資接踵而來,投資者踴躍入市,“航空母艦”中國工商銀行上市帶領其他新股進入股票大軍,中國股市與中國經濟表現開始同進同退。
三、金融市場大開綠燈外國銀行06年終於可以全面挺進中國金融市場,12月11日,即中國加入世貿(WTO)五周年的日子,中國遵照承諾全面開放金融市場,包括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市場。
6月和7月,中國銀行分別在大陸和香港上市,此後工商銀行於10月份在兩地同時上市,這兩家銀行以及另外23家中國商業銀行均與外資“聯姻”,就在幾天前,星展銀行等9家外資銀行被批準在大陸設立法人銀行。
四、房價屢控屢漲
06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可圈可點,在壹些學者和發展商激烈對立言辭愈演愈烈的時候,中國政府加強了對房地產市場的控制,但收效甚微,深圳北京等地房價繼續上漲,目前看來未來前景仍不明朗。
中國對房地產市場的控制直接影響到了國外投資及消費者,7月11日中國公布《關於規範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意見》。規定外國公民只能購買壹定面積的自需用房。不過這種做法引起了爭議。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則撰文指出,中國房地產調控總體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房地產市場是不穩定的,過熱勢頭仍然存在,隨時可能向非預期方向發展。
五、內外稅合並指日可待
12月,中國立法機關首次審議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審議重點包括內外資統壹稅率、調整稅前扣除專案、調整稅收優惠、增強反避稅措施等。專家預計,並軌後的企業所得稅率大約在24%到26%之間。
六、香港消費稅無功而返
去年令香港消費者感到寬慰的壹件大事,是港府推出消費稅的政策鎩羽而歸,年中,香港政府公布商品和銷售稅(消費稅)的咨詢文件,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卻由於推行消費稅而名望大跌,已經習慣低稅率生活環境的香港市民強烈反對實行消費稅,港府計劃終於流產。港府財政收支不平衡的困境今後如何出局,讓人拭目以待。
七、恒生指數如日中天
由於經濟表現佳,加上大陸資金流入香港股市,以及在大陸A股市場壹片牛氣沖天的刺激下,香港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H股)均在年尾創下新高。
恒生指數在上周四突破2萬點關口。H股指數則已經突破1萬點大關。遠遠高於其年初時的5600點左右。人們以市況發狂的說法來形容香港股市。
有人預測,由於缺乏壹些如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這類巨無霸新股,2007年香港新股集資規模將會減少,唱主角的將是中國地方性企業以及民企。
八、電訊盈科股權之爭
香港最富有戲劇性的壹件財經大事,莫過於香港電訊盈科的股權爭奪戰。香港富豪李嘉誠的兒子,電盈主席李澤楷決定出售電盈股份,6月,澳洲麥格理銀行和美國TPG/新橋提出收購,遭到電盈第二大股東中國網通的反對,政治因素浮上臺面。此後新買家梁伯韜介入,背後有李嘉誠的影子,李澤楷事後表示不滿並取消脫售電盈計劃,梁伯韜財團的收購也因為盈科亞洲拓展小股東的反對而告吹。
九、日月光出走步履坎坷
去年底,美國凱雷集團收購日月光的事件震驚臺灣政府和企業界。凱雷集團提出用1791億元新臺幣(85億新元)收購全球最大封裝測試廠日月光,臺灣政府擔心由此引發臺灣大型重量級企業下市走向境外,可能加速掏空臺灣產業和資本市場。特別是日月光此舉有西進中國大陸之嫌疑,違反臺灣企業投資大陸的規定。
不過,臺灣政府日前還是通過了茂德、力晶、日月光三大半導體制造廠赴大陸投資案的審查。十、辜仲諒有家難歸
也許,中信金控副董事長辜仲諒已經知道,他最終要成為臺灣的通緝犯。
中信金控是臺灣最大的金融集團之壹。辜仲諒是該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辜濂松的長子。由於涉及中信金控並購兆豐金的弊案遭到起訴,辜仲諒在海外以請假為由不到案,現在,辜仲諒如果堅持不回臺灣接受調查,因通緝令有效期為25年,67歲之前他將不能回到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