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隨字仲豫開封考城人文言文翻譯
小題1:B
小題2:B
小題3:(1)劉隨於是下令在周圍種楊柳數十萬棵,使之相互連接,當做界限,百姓於是不再受到打擾。(2)王欽若貪汙毫無顧忌,考查他的行為,難道是神仙嗎?應該明察他的胡亂行為。
小題4:會隨請外/出知濟州/改起居郎。
試題分析:
小題1:按:查辦。
試題分析:
小題2:王欽若沒有因劉隨彈劾而被治罪。
試題分析:
小題3:略
試題分析:
小題4:略
2. 語文 文言文有關劉隨的人物傳記的翻譯遠達,原名守旻 是洺州雞澤人氏。身高八尺,力氣很大,善於射箭。在家裏幹農活,嫌太辛苦,把農具壹丟,就大大咧咧的走了。做事情任性而為,好打不平,有俠義之風,很喜歡喝酒。有壹次喝醉了,見路邊有壹棵槐樹,拔出佩劍,壹劍就把樹砍倒了。遠達私下裏高興地說:“我聽說漢朝時候的李廣將軍,射石虎可以將弓箭射入石頭中壹直到箭尾的羽毛,今天這麽大壹棵樹被我砍斷了,難道是有神仙在幫我麽?”曾經想招攬壹些青年壯士去上山做強盜,家鄉的長輩父老們壹直勸誡他,於是沒有成行。當時,各個州郡按照戶口要求將成年人調派在壹起服苦役,遠達負責送這些人到官府去服苦役,走不到幾十裏,就全把這些人放走了,對他們說:“我看妳們這些人,都是些青壯年人,怎麽會願意去做這些苦役呢?妳們自己想辦法逃命去吧,我也從此銷聲匿跡了。”後來郡裏派人來抓遠達,遠達就把弓箭拉滿,準備射來抓他的人,抓他的人不敢靠近他,於是他就躲到了山裏,家鄉裏的人都很怕他。
宋太宗還是晉王的時候,遠達來求見他,他就把遠達留下當手下人。壹次他陪太宗在後院裏射箭。太宗讓他射,他壹開始四次射都沒有射中,後來每發必中,太宗很高興,就改他的名字叫元達。後來宋太宗當了皇帝,就讓他當了禁衛軍的隊長。雍熙年間,他升為媯州刺史,兼任本州團練使。各州郡把那些抓到的亡命之徒都送到京城處理,皇帝的左右都進言要把這些亡命之徒殺了,但是元達卻對皇帝說:"這些逃竄作強盜的人很多,殺是殺不完的,不如赦免了他們,給他們壹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也可以顯示皇上有好生之德。"皇上很高興,就按他說得辦。端拱二年,他以擢侍衛步軍都虞候的身份,兼任幽州刺史。後來又擔任北面行營都部署,並由常山鎮入為京城巡檢。淳化四年病逝,死時四十二歲,追贈昭化軍節度的官職。
元達雖然是草莽出身,但是卻擔任了很多重要的官職,和士大夫都有結交,很講求禮節,被當時的人稱頌。
作者評論:宋朝初期的將領,許多都是從草莽,士兵出身的,即使是強盜和無賴,也經常和他們結交,這樣和那些屠夫或做買賣的生意人有什麽區別呢?當他們被皇帝所用的時候,往往能有建樹,這其實是皇帝能夠駕馭這些人的原因。(後面說到的劉福,守忠,仁郎等等都是開國將領)劉福管理手下人非常有辦法,而其功績雖然很高,俸祿也很多,但是並沒有因此而生活的安逸,可以說是為國忘家的人。守忠對邊境的事務非常的熟悉,為人謹慎可靠,談笑間就解決了部下的禍亂,這樣的表現不是善於權變的人是做不到的。仁郎深沈剛毅而有智謀
多次追隨皇帝征討,綏州戰役,竟然被認為徒勞無功,反而被因為逗擾而被處罰,這難道是他的計謀有不妥當的地方麽?其實是被那些小人陷害的原因啊。其他的那些將領,多次立戰功而被封侯,像延美開門警示敵人,思德保護主帥,繼侖襲擊契丹,元達的為賊請赦,這些都是可以值得稱頌的忠義仁勇之人啊……
3. 《宋史●劉怒傳》的解析劉隨,字仲豫,開封考城人。以進士及第,為永康軍判官。軍無城堞,每伐巨木為柵,壞輒以他木易之,頗用民力。隨因令環植楊柳數十萬株,使相連屬,以為限界,民遂得不擾。屬縣令受賕鬻獄,轉運使李士衡托令於隨,不從。士衡憤怒,乃奏隨苛刻,不堪從政,罷歸,不得調。初,西南夷市馬入官,苦吏誅索,隨為繩按之。既罷,夷人數百訴於轉運使曰:“吾父何在?”事聞,乃得調。
後改大理寺丞,為詳斷官。李溥以贓敗,事連權貴,有司希旨不窮治,隨請再劾之,卒抵溥罪。遷右司諫,為三司戶部判官。隨在諫職數言事,時下詔蜀中,選優人補教坊,隨以為賤工不足辱詔書。又劾奏江、淮發運使鐘離瑾載奇花怪石數十艘,納禁中及賂權貴。累疏論丁謂奸邪,不宜還之內地;胡則,謂之黨,既以罪出陳州,不當復進職。王欽若既死,詔塑其像茅山,列於仙官。隨言:“欽若贓汙無忌憚,考其行,豈神仙耶?宜察其妄。”前後所論甚眾。
帝既益習天下事,而太後猶未歸政,隨請軍國常務,專稟帝旨,又諫太後不宜數幸外家,太後不悅。會隨請外出知濟州改起居郎。久之,遷尚書刑部員外郎,入兼侍禦史知雜事。未幾,權同判吏部流內銓,以長定格從事,吏不得為奸。改三司鹽鐵副使。使契丹,以病足痹,辭不能拜。及還,為有司劾奏,奪壹官,出知信州,徙宜州,再遷工部郎中、知應天府。召為戶部副使,入天章閣待制,不旬日卒。
隨與孔道輔、曹修古同時為言事官,皆以清直聞。隨臨事明銳敢行,在蜀,人號為“水晶燈籠”。初,使契丹還,會貶,而官收所得馬十五乘。既卒,帝憐其家貧,賜錢六十萬。
是這個麽?
4. 杜畿傳的譯文杜畿,字伯侯,幼年喪父,繼母對他很苛刻,但他對待繼母卻很孝順。
二十歲那年,擔任郡功曹,做了鄭縣的縣令。縣裏關了幾百名囚犯,杜畿親自審理案件,根據他們的罪行輕重進行裁決,全部判決後放走他們,雖然不是全部恰當,但郡裏的人們都對他年輕而胸懷大誌而感到驚奇。
被推舉為孝廉,調任漢中府丞,正遇上天下大亂,於是棄官客居荊州,建安年間才返回。荀彧將他推薦給太祖,他被太祖任命為河東太守。
當時全國的郡縣都動蕩不安,民生雕敝,只有河東最先安定,耗損的財力最少。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寬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順其自然。
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這事告訴杜畿,杜畿親自見他們,給他們講大道理,叫他們回去仔細想想,若還有想不通的,就叫他們再到府上來(再給他們講)。父老鄉親自然責斥他們說:“有這樣好的府君,怎麽不聽從他的教誨呢?”從此以後很少有來打官司的。
在他管轄的屬縣,所有的孝子、貞婦、順孫,都免去他們的賦稅徭役,隨時慰問鼓勵他們。逐漸地督促老百姓畜養母牛、草馬,乃至養雞豬狗等,皆有規定。
百姓勤於農作,家家都比較富裕。杜畿於是說:“老百姓富起來了,不可不教了。”
於是在冬天練武講授有關知識,又開設學堂,杜畿親自講學,郡中形成了良好的民風。韓遂、馬超叛亂之際,弘農、馮翊諸縣大多全縣響應,河東郡雖離賊寇很近,但民無二心。
太祖西征至蒲阪,與賊寇隔渭河對岸駐軍,軍糧全靠河東供應,等到打敗賊寇,還余糧二十多萬斛。太祖出征漢中,杜畿派五千人運糧。
運糧的人互相勉勵說:“人都有壹死,但不可辜負我們的府君。”最終沒有壹個人當逃兵。
杜畿就是這樣得民心的。魏國建立以後,起用杜畿做尚書。
(立國)諸事辦妥後,又有朝廷指令說:“昔日蕭何平定關中,寇恂平定河內,妳有和他們壹樣的大功,不久將授妳諫官之職,但考慮到河東是國家的重要之郡,充實國庫之所,靠它足以制勝天下,所以暫且麻煩妳坐鎮那裏。”杜畿在河東為官十六年,河東郡總是全國治理得最好的地方。
5. 文言文閱讀,王隨,字子正,河南人的翻譯王隨字子正,河南人。考中進士甲科,任將作監丞、通判同州,遷升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判三司磨勘司。任京西轉運副使,上殿辭別皇帝,並且上言說:“臣父母家(住)在洛中,就在所管轄地區,得以侍奉父母飲食生活,所服的湯藥是聖主的恩澤。 ”真宗於是賜詩施恩送行,以羊酒束帛讓他探訪家人時作為賀禮。
王隨遷升淮南轉運使,父親去世,服喪未滿就 加以起官復職。當時連年饑荒,王隨敕令部屬拿出官府的錢,借貸給百姓購買種子和糧食,年中折算交納絹來抵債,流亡雇工大多重又投入勞作。調職河東轉運使,三次遷升至刑部員外郎 兼侍禦史知雜事。提拔為知制誥,因不擅長制令言辭,出任應天府知事。有壹天,皇帝對宰相 說:“王隨治理南京太寬松。”王旦說:“南京,是大城市,王隨處事散漫,不能鎮守。 ”改任揚州知事。 仁宗為太子時,擔任右庶子,仍主管開封府的事務。周懷政被誅,王隨自己陳說曾經借給 懷政白金五十兩,削去知制誥,改為給事中、知杭州,乾興初年,又降為秘書少監,調職通州。 因為州中缺少學子,就遷徙孔子廟,蓋起學舍,州裏的人十分高興,送子弟入學。王隨母親去世,喪期未滿就起用為光祿卿、知潤州,調職江寧府。當年發生大饑荒,轉運使下令江寧府拿 出平倉米,按照人口每天給壹升,王隨擱置不執行,說:“百姓饑荒的原因,是兼並囤積糴米, 以追求高價。 ”於是將官粟大量售出,來均平價格。 王隨復任給事中,任龍圖閣直學士,任秦州知州。有犯罪逃到蕃人部落的秦地士卒,戎人就把他們當作奴隸畜養,稍不如意,又將他們帶到官府求賞,以前這樣犯罪的人大多處死。王 隨下命令能夠自己回來的免於死罪,任憑他重新隸屬軍籍,因此有很多回來的。王隨又建議請 求增加蕃人部落地區士卒,撥給荒廢的陷馬地,招募百姓耕種。王隨因事獲罪,調任河南府。明道年間,任江淮安撫使,回朝授官戶部侍郎、參知政事,請求與同列大臣每日獻上前代名臣規諫的壹件事。議事者認為不是輔政大臣的職責,這件事就被擱置了。 王隨擔任宰相壹年,無所立議倡明。與陳堯佐、韓億、石中立壹起執政,多次爭論事情。正值災異屢屢出現,諫官 韓琦上言,四人都被免官。
王隨表面看來似乎方正嚴厲,而治理失於寬松。晚年更是急躁,動輒辱罵別人。性喜佛法, 仰慕裴休的為人,但風節操行卻比不上。
6. 隨侯得珠文言文翻譯傳說隨國的君主隨侯在壹次出遊途中看見壹條受傷的大蛇在路旁痛苦萬分,隨侯心生惻隱,令人給蛇敷藥包紮,放歸草叢。這條大蛇痊愈後銜壹顆夜明珠來到隨侯住處,說:“我乃龍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來報德。”這就是被稱作“靈蛇之珠”的隨侯珠。
相關成語
隨珠和璧(又作“隨珠荊玉”):形容珍寶中的極品。
隨珠彈雀:比喻做事不當,得不償失。
漢代以後的《淮南子》、《搜神記》將隨侯珠的故事記得更詳細。原意是:春秋時隨國有斷蛇丘。隨侯出行,見大蛇被打成兩斷,看其蛇有些靈異,便命隨行者用藥救治,蛇立即能活動。此處便叫“斷蛇丘”。壹年以後,蛇銜明珠來報答隨侯。“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隨侯珠’,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丘南有隨季良(梁)大夫池。”蛇采用什麽形式送明珠?民間壹說是隨侯乘船時,突遇風浪,壹大蛇於水中銜大珠獻上;另壹說是深夜夢見壹大蛇銜來明珠報恩,隨侯醒來果見壹明珠將室內照得如同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