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德國難民問題德國為什麽這麽笨
[首選德國]
當局提供免費住宿,還發零花錢
本月4日,德國臨時決定允許滯留匈牙利的大批敘利亞等難民入境,此後幾天大批難民搭乘火車、汽車,甚至徒步進入德國,成為各大媒體報道的頭條。
事實上,德國長期以來都是難民進入歐洲後的首選國家,也是歐盟成員國中接納難民最多的國家。德國政府預計,到今年底,德國將收到大約80萬份避難申請,遠超年初預計的45萬份。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政治室主任趙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大批難民首選德國作為目的地,因為他們在那裏能夠獲得良好的待遇和保障,包括免費的住宿、壹些現金補貼和更好的就業機會。
更重要的是,德國在難民管理方面比較規範,出臺了《德國:難民申請程序法案》和《尋求庇護福利法案》等專門法案,做到了有章可循。
按照規定,難民抵達德國後可以在接待中心申請庇護,登記個人信息、指紋和照相,獲得臨時居留權,成為“申請庇護者”。隨後,德國當局將逐壹審查庇護申請,在大約5個月後做出是否給予難民身份的決定。其間,德國將為“申請庇護者”提供免費住宿,發放基本生活費和零花錢。
“申請庇護者”在頭三個月內禁止工作,此後在獲得移民局和聯邦就業局允許後,可以工作,但受到壹定限制。
趙晨認為,在近期進入德國的敘利亞難民中,許多屬於中產階級,不僅懂得英語,還掌握壹定的專業技能。在失業率較低、老齡化嚴重的德國,這些高素質難民擁有較好的就業前景。
此外,面對沒有減退跡象的難民潮,德國已經顯露疲態,開始呼籲其他歐洲國家***同分擔責任。
德國總理默克爾7日在記者會上說,德國經歷了壹個“讓人忙得透不過氣的周末……我們現在經歷的事情將改變我們的國家”。她強調,應對挑戰需要國家和民間***同努力,也需要歐盟更加團結。
德國副總理加布裏爾也在記者會上表示,應對這次難民潮是德國“統壹以來最大的挑戰”,歐洲不能只靠德國、瑞典等少數國家大量接納難民,“我們需要壹個與以前不壹樣的歐洲難民政策”。
德國政府7日上午公布的應對難民潮壹攬子措施總原則包括加快難民審批、安置或遣返程序,敦促歐盟制定統壹難民法規,各成員國分擔責任。
——網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