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能說會道,言談得當?
話人人都會說,就連剛出生的小孩也會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能否把話說得得體、恰到好處則是壹門藝術。壹個不能很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想法的人,很難博得別人的好感,更別說公關辦事了。
樹立壹個良好的辦事形象,首先是著裝,其次就是語言。語言是思想信息的載體,是人們交流和溝通的基礎,壹個擅長公關辦事的人,必定是壹個說話的高手,是壹個能將辦事語言運用得靈活自如的人。
所謂辦事語言,就是專門用於辦事溝通的語言,它有別於普通的語言交流,壹般來說,應該註意這幾個方面:
(1)準確
無論公關辦事者是在向對方闡述自己的觀點,還是對某壹問題進行分析,都要盡可能清晰明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以免對方產生誤解。胡說八道、信口開河、含糊其辭是不允許的,弄虛作假更不應該。對於“大概”、“基本上”、“差不多”等字眼也要盡量避免,從而能夠讓對方更準確更直接地領會說話者的意圖。
通常,具體明了的語言能夠讓人更容易把握,印象也更深刻。
二戰時候,有壹句話廣為流傳——“我所能奉獻給妳們的只是鮮血、眼淚和汗水。”這是英國首相、著名演說家丘吉爾在演講中所說的壹句話,然而原話並不是這樣,丘吉爾當時所說的是:“我所能奉獻給妳們的只是鮮血、勞累、眼淚和汗水。”之所以有這樣壹個改變,就是因為“勞累”這個詞太過抽象,不容易準確把握,所以被人遺忘了。在公關辦事的時候,也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2)規範
說話用語要規範,就是指在跟對方交流的過程中要盡量使用“行話”。每個行業都有壹些通用的標準用語,作為壹個公關辦事人員,如果不了解本行業的“行話”,肯定會讓人輕視。
(3)有針對性
公關辦事的時候,語言要有的放矢、命中要害,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每個字每句話都應該有相應的含義。公關辦事並非普通的聊天,要講究效率。如果壹個人在辦事的時候說的都是壹些與主旨無關的話題,東拉西扯、天上地下,別人聽得稀裏糊塗,不知道他究竟想幹什麽,其結果可想而知。
美國有壹位議員,堪稱“噦嗦大王”。他在壹次辯論中,渴了喝飲料,餓了吃面包,硬是滔滔不絕地演講了好幾天時間,糟糕的是臺下的觀眾到最後也沒有弄明白他到底在說什麽,這就是壹個說話缺乏針對性的典型。所以在辦事說話的過程中,語言壹定要緊扣主題,不可離題萬裏,讓人不知所雲。
(4)文明
辦事用語應該禮貌、文明。俗話說:“言為心聲。”語言代表了壹個人的形象,體現了壹個人的修養和品德。壹個用語文明的人能夠讓人產生好的印象,而壹個說話粗俗、尖刻的人不但難以給人好印象,也很難把事情辦好,甚至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5)風趣
壹個人的說話如果在有針對性、文明、準確、規範的摹礎上,還能風趣幽默壹些,使對方心情愉快,願意與妳交談,事情可能就會更加順利,效果無疑會更好。相反,如果壹個人的辦事語言生硬、蒼白,讓對方聽起來沈悶壓抑,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6)讓對方高興
公關辦事用語的目的性很強,也很明確,就是把事情講明白,把事情辦好。如果說話能夠讓對方心情愉快,等於已經成功了壹半。所以在公關辦事的時候,註意對方的興趣、愛好以及關註點,要會說話,善於說話,只有這樣,才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從而把事情辦成。
自古以來,求人辦事就比較困難,要想把事情辦好,辦漂亮更需要壹些技巧,而能說會道,談吐得當無疑就是其中壹個很關鍵的環節。
有些人口才很好,能言善辯,但是在公關辦事中卻屢屢受挫,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難受人歡迎,原因何在?在人際交往和公關辦事中,掌握了壹些說話的要訣之後,能使人更容易受到別人的歡迎,贏得好人緣,進而把事情辦好。
壹般來說,要想在人際交往和公關辦事中把話說好,至少要掌握以下幾個要訣:
(1)尋找話題
不管是人際交往和公關辦事,如果雙方不能找到合適的話題,那麽交流將很難繼續下去。壹個會說話的人應該善於尋找話題,在不知道聊些什麽的時候,要知道從哪兒打開突破日,從而使得彼此雙方能夠進行愉快的交流和溝通。
尋找話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熱門新聞、體育賽事、娛樂動態、工作內容、人生經歷、未來以及家庭孩子等。每壹個人都有他比較關註的東西,只要足夠細心,將不難發現這壹點,只要找到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就能很容易地跟其交流。
(2)多用肯定、贊美的語氣
每壹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積極、正面的評價,即使在壹次談話中也不例外。如果發現對方在某壹個話題或者某壹方面有比較特別的見解和看法,請不要吝惜妳的贊美,要積極地給予肯定,這不僅是壹種禮貌,更是打動人心的重要方法。
(3)註意傾聽
說話是兩個人的事情,壹個人說的時候自然需要另外壹個人去聽,所以註意傾聽也是交流中壹個很關鍵的因素。
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不可心不在焉、三心二意,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對方壹旦發現難免會產生意見;同時還應該借助壹些動作,比如贊許的點頭、鼓勵的微笑等等,壹方面表示自己在認真聽講,另壹方面也是對對方的_種肯定;此外,在對方言語停頓的時候,應該適時提出壹些和談話內容相關的問題,這表示妳不但在聽,而且還在思考,是重視別人的壹種表現;最後,要有始有終,耐心聽人把話講完,即使有不合理不準確的地方,也不要當面糾正,這不但給對方保留了面子,也體現了自己的修養。
(4)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說話的時候,因為觸及壹些自己很在意的問題或者是敏感地帶,往往難以自控,這樣是不好的,尤其是在公關辦事的時候。
不管談到了什麽,都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激動、發怒、得意、沮喪等情緒在談話中都是不應該出現的,要盡量做到心境平和。
(5)說話生動風趣
無聊的談話是很忌諱的,內容幹巴、了無生趣,不管是說話的人還是聽話的人都恨不得盡快結束,如果在公關辦事中出現這樣的狀況,那麽這已經註定是壹次失敗的交流。在談話中不要平鋪直敘,要註意說話的節奏和語氣,還要盡可能多地使用壹些表情或者動作,從而使得談話生動有趣。
(6)要使對方顯得重要
在公關辦事的時候,交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把事情辦好,所以在談話中適時地用自己的“無知”來顯示對方的淵博,無疑能使對方獲得壹種心理上的滿足。每個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倘如能夠有機會表現自己的優越和超卓,當然會覺得很開心。所以,說話時抓住對方的這個心理,在談話中讓對方感覺自己很重要,那麽接下來的事情可能就會簡單很多。
(7)要掌握語言環境
要使妳的話語富有魅力,語言環境是必須要關註的。在特定的場合下,必須要講適合環境的語言。如意大利總統佩爾蒂尼訪華時,在北京大學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在向青年們致意時,他風趣地說:
“我在青年面前算不得什麽,如果妳們能給我青春,我寧願拿總統的職務交換。”壹句“願以總統換青春”的話語,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在公關辦事的時候,註意不同的語言環境,從而使自己的話語能夠獲得盡可能好的效果。
(8)拒絕要坦誠
如果是自己實在沒有辦法辦到的事情,不要含糊其辭,更不要為了獲取對方的好感而勉強答應。如果自己做不到,就坦誠、直接地說出來,即使對方不太高興,起碼也會認為妳做事比較實在,值得信任。反之,猶豫、舉棋不定,或者答應以後又找借口反悔,不但容易讓人產生誤會,更會對妳的人品產生懷疑,結果把自己拖進泥潭。
(9)盡量避免爭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說話中持有不同的觀點是正常的,千萬不要因此和別人發生爭辯,哪怕別人的觀點是錯誤的。
卡耐基曾經有過這樣的親身經歷,這也讓他獲得了壹個終身難忘的教訓。有壹次,卡耐基和朋友壹起去參加壹次宴會。在宴會中有壹位先生講了壹個故事,並引用了莎士比亞著作中的壹句話,但是很顯然那位先生搞錯了,說這句話是出自《聖經》。
卡耐基沒有多加考慮,當即糾正了他的錯誤。那位先生壹聽就急眼了,立即和卡耐基展開了爭論,爭得面紅耳赤的他們誰也沒有辦法說服對方,於是壹起向卡耐基的朋友請教,那是壹位研究莎士比亞著作的專家。朋友給了卡耐基壹個暗示以後,告訴那位先生他是正確的。
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憤憤不平,質問朋友為什麽要維護壹個錯誤的觀點。他的朋友卻反問道: “為什麽要證明他錯了?為什麽不給他留點面子?為什麽要和他擡杠?應該永遠避免跟人家正面沖突!”
朋友的話讓卡耐基終生難以忘記,也使他認識到:要想在爭論中獲勝只有壹種方式,那就是避免發生爭論。
爭論並不會使人屈服,誰都想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果想解決矛盾,消除分歧,那麽就不要發生爭論,這壹點在公關辦事的時候尤為重要,因為壹場不必要的爭論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辦不好事情,更可能會帶來壹個敵人。
(10)對方有了錯誤要給留退路
也許是壹個觀點,也許是別的,對方總有可能會犯壹些錯誤,在這個時候不要抓住錯誤不放,要給別人留壹條退路。如果壹味窮追猛打、譏諷嘲笑,很可能使得對方惱羞成怒而奮起反抗,最終搞得不歡而散,這是辦事過程中所要註意的。
(11)有了錯誤要承認
不管是什麽人,在說話中都難免會發生錯誤。出現了錯誤應該勇於承認,幻想能蒙混過關,這是非常不理智的做祛,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更狼狽的境地。
在美國的總統大選中,總統福特和卡特進行電視辯論。由於福特在回答波蘭問題時發生了壹個極為明顯的失誤,卻礙於總統的面子死不認錯,結果引起軒然大波,媒體紛紛發表意見,壹面倒地指責福特的愚蠢和頑固不化。最終福特也因為這點小小的失誤為這次選舉付出了沈重的代價。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出現了錯誤,不要擔心會損及面子,主動認錯不是壞事,相反倒顯得這個人坦誠、實在,值得信賴。承認了錯誤之後,別人也不會再在這個問題上斤斤計較,也能夠使自己放下心中的包袱,何樂而不為呢?(12)不要揭人瘡疤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隱私或者瘡疤是人心靈深處最敏感、最容易被利痛的地方,不論是什麽人,只要被人觸到了隱私或者瘡疤之後,第壹反應都是勃然大怒。也許妳不以為然,可事實上毫無顧忌的壹兩句話就可能把壹只溫順的綿羊變成壹頭憤怒的公牛,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在和人交談的時候,對於別人的隱私不管是事實還是傳聞,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要註意口德,不可以揭人瘡疤,否則不但事情辦不成,還極有可能變成仇家。
(13)不要過分賣弄
人都有炫耀自己的天性,尤其是在談到自己得意的話題時,往往海闊天空,高談闊論,以顯得自己多麽有才華,知識多麽淵博。這時候就要註意了,要知道過分賣弄自己等於是在貶低他人,如果壹個人在公關辦事的過程中老是在炫耀自己有多麽厲害,多麽有成就,別人肯定會心裏不舒服,這對於辦事是非常不利的。
(14)不要用訓斥的口吻
公關辦事時彼此的地位是平等的,固然不能有求於對方而失去自尊,對別人點頭哈腰,但也不能自以為是、居高臨下,小視對方。盛氣淩人的態度會刺傷對方的自尊心,這種習性將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人類有壹種***同的個性,那就是沒有誰喜歡接受別人的命令和訓斥,自以為是,動輒訓斥別人是很難將事情辦成功的。
(15)不要做壹些不禮貔的動作
在說話的時候保持壹定的姿態和用語文明同等重要,這體現了壹個人的修養。抖腿、挖鼻孔、掏耳朵、打哈欠等都是不禮貌的行為;不要牢牢地盯住別人的眼睛,這會使對方覺得窘迫不安;也不要居高俯視,這會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不要目光亂掃、東張西望,這樣會使對方覺得妳心不在焉或是另有所圖。
此外,在和人講話的時候還應該表情自然,面帶微笑,聲音適中,態度誠懇,盡量使得對方在同妳的交流中感受到愉悅和快樂,只有這樣才能有助於雙方的進壹步溝通,從而把事情辦好。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壹些基本的說話要訣,要想使自己做得更好,還需要每個人在生活中仔細體會和感悟,並加以靈活運用,尤其是在公關辦事的過程中,更應該具體情況具體處理,靈活運用,不能過於教條,死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