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後人口出生率還會下降嗎?
出生率 雖然可以衡量我國人口的變化情況,但其具有明顯的“時差效應”,對於生育意願的反映,完全不如 人口總和生育率 。
出生率 ,等於當年出生孩子的數量除以當年的 人口規模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是1465萬人,當年的人口出生率只有10.46‰。這種生育率條件下,人口要想保持這壹規模,需要人均壽命達到95.6歲才可以。
2020年,按照公安部發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並已經到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1003.5萬人,比上年減少14.9%。這壹數據預示著我國2020年出生人口也不會太樂觀。如果按照同比例計算,預計2020年出生人口只有1247萬人左右。這種情況, 預計2020年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只有8.8‰左右了 。
造成出生人數下降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最根本的還是育齡期婦女大幅減少,尤其是20~29歲的育齡期婦女。2019年我國45~49歲年齡段的婦女數量是6020萬人,25~29年齡段的女性數量是5082萬人,15~19歲的女性數量只有3276萬人。簡單點說,五年後育齡期婦女數量減少2,744萬人,生育旺盛期女性減少約1,806萬人。這種情況下,生育率如果能提高上去才奇怪呢。
人口總和生育率 ,指的是壹個婦女在她這壹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數量。根據民政部部長李紀恒的文章表示,目前我國人口生育意願普遍較低,人口總和生育率已經跌破警戒線。人口總和生育率警戒線為1.5。
實際上,在生活中總有壹些婦女會由於婚姻問題或者不孕不育沒有生育子女,因此, 即使每壹對夫婦都能生育2個孩子,人口的總和生育率也不會是2 。另外,再加上夭折和出生性別比的天然不同,要想維持人口規模需要人口總和生育率達到2.1才可以。
人口總和生育率只有1.5,相當於每壹代人的人口數量要減少25%以上(人口出生時,男性的比例就會高於女性)。
所以說, 2021年以後的壹段很長時間人口,出生率下降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甚至我們的人口數量也將在2025年前後到頂。
現在最急迫的任務,實際上是提升人們的生育意願,提升人口總和生育率。
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的建議, 應當制訂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
相信隨著國家的各種政策和服務的不斷完善,人們的生育意願會不斷改善,人口總和生育率也會有所提升。
人囗下降己成趨勢,隨著中國人囗老齡化的不斷增加,40後和50後的不斷減少,人口結構大家都是很清楚的,40後50後60後人群是最多的,這些人群很大壹部份己步入晚年,再過十年40後50後所剩無幾,接著就是60後和70後二十年後60後和70後又所剩無幾,80後以後的都是壹胎化了,相當於三剩壹,三十年後留下的都是壹胎化到那時加上這三十年的新增人口最多超不過8億人,現在不少青年不願生二胎,原因是物價太高收入難找,生得起養不起己成現實。
下降會成為壹種常態,全面放開並無爭論,也不會改變下降態勢,大環境不改變,態勢也會延續下去,鼓勵,開放生養都是毫無改變。
當今物欲橫流的 社會 ,年輕人生存壓力山大,有劍走偏鋒的營銷創業者,因浮躁而血本無歸,也有作男人太累而走娘炮之路的投機男孩,還有因三十而沒立的男子漢捶胸頓足後而從此壹蹶不振者,這些現象還不夠嗎?我們還有什麽理由懷疑人口出生率不會因此而下降呢?
如果不再壹次出現大規模的二胎以上,就這五年的頭胎數量占比壹半來看,應該會降低。
至少去年的新增加人口,在十五年以後的中考錄取率會大大提高,三年以後的高考錄取率也會大大提高。
篤定前年出生的壹些人會找關系修改年齡沾光。
應該還會下降。這是壹張2020年的人口年齡構成圖。左邊是中國,右邊是印度。
中國這邊25-44年齡段的女性(約1億9千萬),按照目前的趨勢,20年內都將保持在這個水平上。二十年之後(2040年),育齡婦女的人數將以每年70-80萬的速度減少。那時候,出生率勢必將以每年千分之五以上的速度快速下降。那麽這二十年間會怎樣呢?以現在生育率的下降的趨勢,出生率能維持住現有水平就很不錯了,大概率是下降的。
出生率下降意味著人口總數的下降。不難看出2040年前後將是中國人口總數的拐點,被詬病多年的人口太多的問題終於被解決了。那麽按這個趨勢需要多少年能達到某些人心中的目標7億人呢?按壹年減150萬(壹個媽媽生兩個娃)算,最晚到本世紀末就達到目標了。不過,00後以後,媽媽的數量急劇減少,在加上生育率下降的因素,我覺得這個目標很可能提前10-20年達成。
雖然說這也算不上壞事,畢竟是得償所望了嘛。只是在這之後,人口減少的勢頭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少說得有20年才能拐回來吧)。
再看看鄰國印度,這麽好的人口結構,真讓人羨慕。印度領導人也是太爛了,這麽壹手好牌,讓他玩的稀碎稀碎的。
人口還得持續下降!年輕人現在所面對的 社會 環境和思想潮流都發生了巨變,少生娃乃至不婚不育是適應 社會 生存的必然選擇!
出生率下降是近年來的大勢所趨。
近年來國內物價、生活費、教育費只升不降,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生活成本相比已成天壤之別,而那個時期是中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時候,每個家庭少則兩三個孩子,多則五六個孩子,有七八個甚至十來個孩子的並不鮮見,極少有獨生子女的家庭,而且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都是由於不能生育,領養孩子的居多。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國內普遍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實行三十年後,相關的弊病開始顯露,人力資源越來越少,無法滿足國內企業的用工需求,很多城市出現了“用工荒”。
現在正是獨生子女們結婚的高峰時期,雖然國家相關部門放開了“二孩”政策,但這些獨生子女夫婦的結婚願望和生育願望遠不及他們的父母,隨著經濟獨立,他們寧願選擇單身生活或丁克家庭生活,生育率進壹步下降。
針對這個情況,國家相關部門應適時推出優惠生育、鼓勵生育的措施,這樣才能提高育齡夫婦的生育欲望。
物價太貴,掙錢太難,保障太差。
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每年都在下降。即使當初放開二胎後,每年新生嬰兒還是在減少,這就說明現在的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
我認為肯定是會下降的,下面說說我的觀點。
1.現在養壹個孩子的成本實在太高,就拿讀書來說,雖然義務教育階段免書本費,但這並沒有起到減輕家長的負擔。首先是幼兒園,壹年學費上萬,工薪階級的家長,根本承受不起兩個孩子讀書。其次是九年義務教育,學校總是想方設法的收錢,並且現在的補課已經成為常態化。最後就是高中、大學7年,孩子所需的費用,都能讓家長“脫層皮”。所以說,不是年輕人不敢要二胎,而是養不起。
2.尤其壹胎是兒子的小兩口,他們更不敢生二胎,如果再生個兒子,那將來買房子、彩禮,根本就承受不起。
3.現在物價上漲,生活水平太高,所以這些原因,都會影響人口出生率。
結語:導致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高,年輕人負擔太重。如果在這些方面不能得以改善,那麽2021年過後,人口出生率還會繼續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