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我要江南春此人的詳細資料

我要江南春此人的詳細資料

江南春:我想,成功的人生應該是有著比較大的幸福感的。而幸福感來自於哪裏?我其實對這個問題思考過很久,是來自於事業有成嗎?或者擁妻教子?後來,我似乎找到了壹點答案。第壹個福叫長壽,我覺得這個我需要的,凡人壹般都蠻怕死的;第二個是富貴,所謂“富”不是說妳多有錢,而是說妳在什麽時候,在什麽處境下都很有滿足感,吃碗泡飯也很有滿足感,“貴”不是說妳有多少權勢,而是妳在各個地方受人尊重;第三個福叫康寧,“康”就是身體很健康,隨時隨地很健康,“寧”是內心很寧靜,能保持壹個非常寧靜的心態;第四個福是好德,“好”就是喜好,“德”就是《道德經》的那個德,好德講的是妳能夠去按照宇宙的自然規律和基本的真理去生活;最後壹個我覺得也非常重要,叫善終,當妳面對死亡的時候,妳覺得妳無愧於這壹生。我覺得,如果壹個人擁有這五件事情的話,人生的幸福感就蠻強了。

如果時光倒流我還是會做壹樣的選擇,因為我覺得人的壹生是短暫的,就像我常常說的,人的壹生都在面臨對時間和空間的恐懼,正是因為時間的有限性,所以才讓人必須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我認為在現階段做商人更加能實現我的個人價值,更能給社會和他人帶來助益,如果時光倒流,我還是會選擇創業、選擇從商。

我想自己還算比較順利,其實人生本來就是起起落落的,如果妳做壹件事情沒有壹點阻礙,那實現以後的成就感也不會很高,我們每天都遇到壹點困難,而每天都把當天遇到的困難克服掉,大的困擾就不易出現,把困難當成壹種歷練,擁有較強的意誌力和心理素質,對於壹個創業者來說至關重要。

江南春“語錄”

“創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想象力創造妳的利潤率。顛覆性的創意更能制造財富是我的‘成功理論’。”江南春認為,創意創造生意。有創意的生意和沒有創意的生意,最後的投資回報率相差得非常遠。

“對傳媒的利用來自於想象力。對傳媒的利用不僅來源於廣闊的市場空間,更來源於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沒有想象力,市場只能是壹潭死水,沒有絲毫活力。”江南春認為,如果能重構傳媒的過程,將會帶來巨大的商機和非凡的商業利潤。

“市場開拓者要教育市場。作為市場的開拓者需要對這個市場進行教育,所以我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演講會去表達自己的觀點。”

“人生就是很多體驗的積累。快樂不重要,悲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體驗的強度,如果這種強度能夠達到觸目驚心,為我們的內心帶來強烈的體驗,就是有價值的。當我們在最後壹刻回憶起來,曾經經歷過徹底的慘敗,經歷過大悲大痛,這樣的人生才會豐富。”

“壹旦放棄,妳將無法知道妳離成功有多近。只有跨越這條界線,妳才知道界線在哪裏。”回憶起面對資金斷層時的情景,今天的江南春表示,無法想象那時若放棄如今會怎樣。

6月19日下午7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江南春和公司CFO兩人悄悄地南下香港,分眾的上市之旅在香港啟程,因為分眾的大股東、上 市主承銷商、賬簿管理人高盛亞太總部在那裏,江南春將在香港接受上市前最後的“輔導”。前些年,丁磊、張朝陽、王誌東、王雷雷等仰慕納市的老總,都走過這 條辛苦路。

“14天,見了300多個投資者,其中70多場是壹對壹的,身體受得了,喉嚨還受不了呢!”江南春壹路演講,壹路含“金嗓 子”,“還是陳天橋聰明,讓唐駿去幹這個活。”盛大上市前幾個月,董事長陳天橋從微軟挖來了唐駿,上市的時候唐駿帶隊路演,陳天橋坐鎮上海遙控。

辛苦是壹樣的,但江南春的收獲比前輩們都要大。由於認購活躍,上市前壹晚,分眾將首次配股價格從原定的14美元至16美元提高 到了每股17美元,發行1010萬股,融得1.72億美元,這也是中國概念股在納市首輪融資額最高的壹筆,之前的紀錄是盛大去年5月圈到的1.52億美 元。上周五7月22日,分眾收盤價漲至18.5美元,總市值約7.4億美元,相當於60億元人民幣。

江南春的另壹個意外收獲是,受邀成為第壹個按響納市開市電鈴的中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老總,7月14日9點半,江南春在大洋彼岸“爽”了壹 把。“又興奮,又緊張!自己事先寫好而且反復背誦了英文演講,結果還是忘記了壹句。”7月22日,已經回到上海的江南春告訴記者這個小秘密。

冷門的才能掙大錢

價值60多億元人民幣的分眾,其實成立才2年多,業務也很簡單,就是在許多寫字樓電梯口掛臺液晶電視,播放廣告收錢,僅此壹項,去年為分眾帶來了2.5億元人民幣的收入。然而,在分眾之前,偌大的中國卻沒人想到這個方式。

“2001年間,廣告市場出現很大的調整,到了年底,我不得不思考轉型問題。”當時的江南春,是永怡廣告公司的總經理。12月的某 壹天晚上,江南春約見了老朋友陳天橋夫婦,此前,陳天橋的創業小網站(stame.com)推廣廣告壹直由江南春代理。在香樟花園的茶座裏,幾個月不見的 陳天橋告訴江南春,自己已經不做那個小網站了,現在改做網絡遊戲。12點半時,陳天橋告訴江南春,遊戲同時在線達到11萬人。

“11萬人同時在線,意味著擁有至少70萬收費用戶,每個用戶每月35元,壹個月就是2450萬元”。這個數字對江南春刺激可不小。江南春回憶,“當時就覺得要學習陳天橋,發掘別人沒發現的產業模式,這樣才能掙大錢!”

2002年大年初壹,江南春壹個人來到常去的漢源書屋。閉門思過整整7天,江南春得出兩個結論,應該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傳媒表現能力,應該細分市場將廣告信息精確地傳送到特定族群。

之後不久的某壹天,徐家匯太平洋百貨電梯門上的粘貼廣告讓等電梯的江南春突然無比激動———“要是換成電視機,那不正好符合兩個結論要求?!”3月份,他決定幹這個沒有人幹的事情。

沒想到會做這麽大

“第壹步是找人設計生產機器,那東西市場上沒有。”江南春壹邊指著會議室擺放的樣機,壹邊向記者介紹,“3月份,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壹家臺灣液晶廠商,7月份,第壹臺樣機才來,拿到寫字樓,人家物業不讓裝,因為5厘米太厚了,後來才改成了3厘米。”

“壹開始想的是在上海最好的50棟寫字樓裝上機器,然後播放廣告收錢。”江南春的三人團隊開始和各處物業談判簽約。半個月之後,江南春初步計劃完成,300臺價值8000多元的液晶電視先後進駐50棟高級寫字樓。

與此同時,相關的廣告銷售也開始進行。“拍了個宣傳光盤,給客戶壹看,再稍微壹講,內行人壹看就知道這東西不錯,”在廣告界已經混 跡10年的江南春顯然有獨特的優勢,“招商銀行信用卡、軒尼斯洋酒等幾個牌子第壹批下單。”2003年還沒有到,江南春手裏已經拿著壹二月份200多萬元 的廣告訂單了。

初步嘗到甜頭的江南春開始試探將更多的播放器向更多的樓盤擴展,並在2003年3月份首次走出上海,進軍北京。“雖然廣告收入 繼續在增長,但投入畢竟更大,到了2003年4月,開始感受到資金壓力,”已經投入了1000多萬元的江南春,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壹不小心玩大了。2003 年5月,江南春索性另外成立了分眾傳媒,專註於這個新產業。

風險投資就在對門

10家登陸納市的中國企業中,早期幾乎都有過猶如熱鍋螞蟻四處找投資商的經歷,包括日後的兩位首富丁磊和陳天橋,江南春是個例外。

2003年5月的某壹天,與分眾同在壹幢大廈,而且就在對門的軟銀負責人余蔚突然造訪江南春。

據江南春介紹,僅僅3個小時雙方就達成了投資的基本框架。事後余蔚說這可能是他最快的壹次投資,催促他如此迅速地做出投資選擇的根本原因是他看好江南春身上所具有的創業激情和他對傳媒產業的深入理解。

江南春只接納了軟銀計劃投資的壹小部分。“那時候企業剛開始,讓他投太多,我就成打工的了!”實際上,這貽誤了分眾壹統江湖的機會,2003年4月份,壹家叫“聚眾”的公司帶著同類的播放機器,開始在北京樓宇鋪點,之後跟著分眾向全國擴展。

2004年4月,感覺到競爭壓力的分眾從鼎暉國際等6家投資機構引入1250萬美元的第二輪資金,半年之後的11月份,高盛等三家 機構3300萬美元的資金投向分眾,加上廣告收入也快速增長,分眾得以快速擴張,守住了占據寫字樓七成市場的優勢,同時向大賣場擴展。

搶先上市備糧備戰

大約在壹年前,分眾和後來的聚眾,便開始同時喊出要奔赴納斯達克的口號。這壹次,江南春沒有再耽誤時間,7月份搶先在納市體面登場,而去年營業收入只達到分眾1/6的聚眾壹時上市無望,只能調轉口號,表示暫不缺錢,不急上市。

據了解,在分眾首次募集的1.72億美元中,有30%屬於老股東套現,其余70%約1.2億美元作為分眾公司未來發展所需。據江南春介紹,其中有2000萬美元會被分別用在寫字樓和大賣場的擴張中,向二級城市進軍。

“剩下的自己有必要儲備起來,用於投資新的沒人幹過的產業,或者將來可能的收購,”7月22日,在辦公室裏,江南春對記者說,“幸運不可能總是屬於分眾,我們有必要備糧備戰!”(記者 張見悅)

個人簡歷

江南春,生於1973年,土生土長上海人。

199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取得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士學位。

1994年~2003年期間,江南春擔任永怡傳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2003年5月起開始擔任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和首席執行官。

江南春語錄

“也許我本來就應該是個寫詩的文學青年,只不過現在‘蛻變’而成了會創造生意的小資派。我想以後公司的具體工作不用我做的時候,我就專心思考創意。如果有時間,我還想寫寫文學和社會評論,最好將來還能寫出類似於《英雄》的影視劇本來。”

“陳天橋有很好的產業判斷力,他是那種知道怎麽整才賺錢的人。”“當壹般人在人滿為患的巴士車上廝打,為自己贏得壹點空間而自我感覺良好時,陳天橋已經坐上沒人搶的巴士狂飆而去,令妳望塵莫及。”

“在新開市場上,妳就是當然的大哥大。”

“創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

記者手記:餡餅砸中有準備的人

美國時間7月14日,當江南春成為第壹個受邀的中企老總,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興奮地按下開市電鈴的時候,肯定有不少人心裏不服:憑什麽是這個家夥!

江南春所開拓的產業,只不過就是在寫字樓電梯口裝臺液晶電視,播放廣告收錢!唯壹帶點“科技成分”的那個液晶電視其實也是找別人代 生產的,許多廠家給錢就能做。然而,當從事液晶電視廣告的分眾傳媒登陸納市時,名不見經傳的分眾創始人江南春也以20億身價,壹口氣超過了除陳天橋和丁磊 之外的所有國內“科技英雄”。被這樣的餡餅砸中,的確是讓外人有些不服氣。江南春自己也反復念叨,“沒想到幹得這麽大!”

然而,當我們走進江南春過去10多年的廣告職業生涯,了解了這4000多個日夜他都在幹些什麽,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麽受到電梯 門上的廣告貼畫啟發的不是別人,為什麽在電梯口掛起液晶電視的不是別人,為什麽最快占領了絕大多數樓宇電梯的不是別人,受到納斯達克邀請的不是別人,而是 江南春!

上帝只會照顧有準備的人,餡餅也只砸中有準備的人!(記者 張見悅)

人生經歷:從學生詩人、師大名人到廣告狂人

——忘情的江南春很快成為校園詩壇的活躍分子,大學壹年級,他便成為了師大著名的“夏雨詩社”社長,而這僅僅是江南春在接下來的幾年裏聞名師大校園的開始。

——1994年,大三學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廣告公司,自任總經理,壹路下來。到1998年,永怡已經占據了95%以上的上海IT領域廣告代理市場,營業額達到6000至7000萬元人民幣,到了2001年,收入達到了1.5億,在上海廣告界已經聲名鵲起。

美國東部時間7月13日,來自上海的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當天市值達到8億美金,中國內地又壹個富豪誕生———分眾創始人、董事會主 席兼CEO江南春身價隨著超過20億人民幣。“我是個工作狂,平時就沒什麽消費需求,對我來說,最奢望的東西不是錢,而是可以每天無所事事曬太陽。”7月 22日,從美國歸來的江南春這樣向記者“訴苦”。多年以前的大學時代,江南春曾經有過這樣愜意的日子,那時候,他“可以用整個下午留心前桌女生”,回到寢 室“輕輕松松寫小詩”。

學生詩人

1973年3月出生於上海的江南春,並沒有上海男人的細膩,魁梧的體形更像北方漢子。或許是長期接受厚重的文學熏陶,令江南春的思想更早地成熟穩健,32歲的他看起來顯然要比實際年齡大壹些。

認識江南春的人,在向別人介紹他的時候,總喜歡這麽開始:以前,他是個青年詩人!江南春之所以有“詩人”的稱呼,主要是因為他手裏 有兩個“硬件”:其壹,大學時代,他就是頗有名氣的華東師大“夏雨詩社”社長;其二,他個人出過壹本詩集《抒情時代》。這讓他和其他的富豪老總們很容易地 區別開來———雖然也有不少老總熱衷於將自己的管理思想、人生感悟編成員工的必讀教程,但能像江南春這般“真玩”的老總並不多。

雖然江南春堅持認為自己“不能被稱為詩人”,因為他還不能“把世界的苦難當作苦難,並且日夜不安”,但對自己深厚的文字功底,他 卻有足夠的自信,“我是壹個不愛到處跑的人,中學6年,我的所有課余時間,幾乎都用在看書上了,而且常常拿著別人的範文模仿寫作,作文水平比較好,拿了壹 些獎項。”據了解,高中時代江南春拿到的最高獎項是上海市中學生作文壹等獎,正是這些紅證書,使他在1991年免試保送進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就讀。

進入大學校園的江南春,分明成了壹個幸福的學生詩人。“我會用整個下午留心前桌的女生,並鄭重地為她寫下評語,在傍晚我通常都會鼓足勇氣到學校舞廳涉足壹場愛情或者被輕易的拒絕,無論怎樣,待到月黑風高之時,我壹定獨自回到寢室,輕輕松松寫起小詩。”

師大名人

忘情的江南春很快成為校園詩壇的活躍分子,大學壹年級,他便成為了師大著名的“夏雨詩社”社長,而這僅僅是江南春在接下來的幾年裏聞名師大校園的開始。半年以後,江南春便開始以詩社社長的身份,謀劃參選校學生會主席。

據江的師兄嵇海榮介紹,在師大歷史上,競選學生會主席壹般都是大三的學生,江提前了壹年,而且順利地當選了,當時這在師大是壹件不 小的事情。據了解,江南春的勝利主要得益於他的口才,和事先準備工作充分。嵇海榮當時作為在任的校學生會主席,主持了整個競選過程,據他回憶,經過了前期 的初選,最後6個候選人集中在學代會上亮相演講,江南春是唯壹壹個脫稿演講的候選人,由於他第壹個上臺,這給後面的競爭者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甚至亂了手 腳。了解當時情況的人透露,除了提前背誦好了發言之外,江南春實際上準備了更絕的壹手,他提前安排了幾個哥們,在提問階段當“托兒”,這樣,在別的選手被 問得啞口無言的時候,江卻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談,不勝利才怪!

就這樣,江南春順利當上了學生會主席。“由於競選過程需要和許多人溝通,拉選票,吃飯,壹下子欠下了160塊錢的債,這在當時可 是大數目”,江南春回憶,上任不久,上影屬下壹家廣告公司到學生會來招聘兼職,壹個月300元,近水樓臺的他便前往應聘,這壹去,讓江南春不久又成為學校 裏勤工儉學裏最出色的壹個,第二年,還在上大三的他便成立永怡廣告公司,自任總經理。

廣告強人

前往應聘那個300元錢職位的時候,江南春準備只幹壹個月,把外債還了,然後繼續過學校裏悠閑的愜意日子,假如真是這樣的話,中國廣告界就少了壹個強人。

“其實就是去拉廣告”,江南春向記者描述自己的第壹個客戶,“匯聯商廈,大概他對我講的還比較滿意,於是給了1500塊讓我籌拍壹個廣告。便連夜寫了劇本,很快,他們投入十幾萬拍廣告和播放的費用”。

第壹單的成功,很快讓江南春改變了“短時工”的想法,“到了12月份,我便開始把學生會的工作放下了,全身心幹廣告!”1992年 的上海,經濟開始快速啟動,上海淮海路新商廈壹棟接著壹棟,那個時候時興新影視形象廣告,這些廣告單子,最後竟然幾乎讓20來歲的江南春“壹鍋端”。 1993年,江南春所在的廣告公司壹年收入400萬,150萬來自江南春的貢獻。

1994年,大三學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廣告公司,自任總經理,壹路下來。到1998年,永怡已經占據了95%以上的上海IT領域 廣告代理市場,營業額達到6000至7000萬元人民幣,到了2001年,收入達到了1.5億,在上海廣告界已經聲名鵲起。就在這壹年,由於網絡經濟回 冷,原本的網站品牌廣告突然消失,廣告代理業利潤也開始下降,江南春開始思考自己的轉型。幾個月後,他選定了戶外視頻廣告,之後成立了分眾傳媒,專心經營 這項業務,意外獲得巨大成功。

想當閑人

說江南春是個廣告強人,其實他更是個廣告“狂人”———不折不扣的工作狂。7月22日壹早,當記者在上海兆豐貿易大廈見到江南春的時候,包括前臺小姐的許多分眾員工都還沒有上班,前壹天深夜,江剛剛從廣州趕回上海。

“對老江來說,這屬於正常作息時間”,分眾的員工告訴記者,“只要人在上海,他都是9點左右到公司,壹直到零時,早則11點、12 點,晚則壹點、兩點,而且基本沒有周末休息的概念”。另壹位員工告訴記者,江南春的衣櫃裏面找不到休閑的衣服,全部都是襯衣,因為10多年來他的生活好像 只有工作。“我唯壹的消遣就是足底按摩,假如可以我幾乎每天都想做”,江南春解釋,“這種消遣可以壹邊不停地打電話,壹邊還能感覺到挺對得住自己的!”

當然,即便是瘋狂如江南春,也並不打算將這種瘋狂狀態繼續保持下去。“現在我希望自己拼命工作,取得成功,受到許多人關註,這樣很幸福,但是,我希望有壹天能夠成為這麽壹個人:每天無所事事,隨處走走,曬曬太陽,45歲以後吧,年齡階段不同,理想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