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起源“新謝潑德”號火箭成功發射並順利回收
周三,藍色起源再次將“新謝潑德”號火箭送至地球亞軌道,成功測試了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助推器和能夠將人類送至太空邊緣並返回的太空艙系統。和前 14 次發射壹樣,這次測試沒有載人,但公司員工在發射前進行了宇航員登船演練。
美國東部時間周三下午 12:49 分,五層樓高的“新謝潑德”號火箭從藍色起源位於德克薩斯州範霍恩的測試發射場升空。火箭升至距離地面約 105 公裏的高空,然後釋放了位於火箭助推器頂端的載人太空艙。此次任務中太空艙中並未載人,但攜帶了名為“天行者人體模型”的測試假人。
“載人艙和助推器的發射和著陸都很漂亮,”藍色起源宇航員戰略總監、任務直播主持人阿麗亞娜?康奈爾 (Ariane Cornell) 說。
與太空艙分離後,“新謝潑德”號火箭助推器返回地面,降落過程中重新點燃搭載的壹部 BE-3 發動機,順利著陸在距離發射臺約 3 公裏的壹塊混凝土水泥板上。與此同時,太空艙在太空邊緣經歷了大約 3 分鐘的失重狀態,然後在大約 10 分鐘後返回地面。太空艙的三部降落傘成功打開,因此下降速度很慢,最終成功著陸。
藍色起源表示,這次名為 NS-15 的任務是“在進行載人飛行之前,對設備和操作進行驗證的步驟。”由四名公司高管組成的團隊在發射前預演了壹系列發射前程序,其中包括登上“新謝潑德”號火箭發射塔,進入太空艙並關閉艙門,測試與任務控制中心的通信。
隨後公司員工離開太空艙,並在起飛前 15 分鐘離開發射臺。參加此次登船演練的團隊成員包括藍色起源銷售副總裁克雷?莫裏(Clay Mowry)、法律合規副總裁奧黛麗?鮑爾斯(Audrey Powers)、“新謝潑德”號火箭架構師加裏?萊(Gary Lai)和首席財務官蘇珊?納普(Susan Knapp)。
隨著“新謝潑德”號火箭近期幾次發射的順利完成,藍色起源已經逐漸測試了為載人太空飛行量身定制的新設備。藍色起源的上壹次測試任務是今年 1 月份進行的 NS-14 任務,當時升空的太空艙有六個乘客座位,均配備了小屏幕和壹鍵通話按鈕。太空艙還升級了“音響和溫度調節”功能,並測試“宇航員通信和安全警報系統”。
藍色起源並未透露進行首次載人飛行的具體時間。該公司發言人表示,首次載人飛行將“很快”進行。藍色起源成立於 2000 年,原計劃在 2020 年底之前首次將人類送往太空邊緣,但發射計劃壹再被推遲。不過藍色起源似乎並不著急,畢竟該公司的座右銘就是“循序漸進,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