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是郊狼這種動物,在城市化進程中,棲息地不減反增?
人類世界高速發展,基本上就是最近這壹百多年的時間而已,小時候我們經常暢享未來科技、未來生活,而時至今日,未來已來!如今的生活雖不能用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來形容,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新月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在早些年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麽壹個詞,叫?城市化?,也叫城鎮化,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體意思就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等的發展,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非農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轉變的過程。
城市
城市化往往伴隨著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修建道路等等,以往的經歷及現象告訴我們,在人們城市化進程中,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會逐漸被壓縮,甚至不少生活也因此滅絕了。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北美洲,有這麽壹種動物,它在人類發展過程及城市化進程中,不僅沒有表現出?人進獸退?的現象,反而隨著人類的發展,它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它的棲息地也在逐漸擴大,這種動物就是郊狼。
城市裏面的郊狼
郊狼是什麽樣的壹種動物?灰狼、胡狼可能我們都比較熟悉,相信不少朋友都是第壹次聽說郊狼,由於翻譯問題,國內很多不太熟悉這種動物的人,會將其稱作?土狼?,但實際上土狼是另外壹種差別很大的動物,屬於鬣狗科土狼亞科,這裏就不細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之前寫的文章。
郊狼與灰狼、胡狼壹樣,都是犬科動物,在親緣關系上,它與灰狼較近,是近親,不過在外形上,郊狼與灰狼並不是非常像,簡單來說郊狼的頭部和身體的比例大於灰狼,但小於狐,長相也略帶?狐相?。
灰狼
根據地域分布的不壹樣,郊狼總***可以分成19個亞種,不同亞種之間在外形上有些許差異,比如北部的亞種比南部的亞種毛發更濃密壹些,高海拔地區的郊狼毛色偏淺灰,而沙漠地帶的郊狼毛色多為棕褐色,但總體來說郊狼有著較大的豎直長耳朵,下垂的尾巴,以及較窄的吻部。
郊狼體型比灰狼小許多,雄性平均體重為8-12千克,雌性為7-18千克,通常來說,地理位置越往北,郊狼的體重越大,目前最大記錄來自於1937年在懷俄明州發現的,高達34千克,已經接近於普通灰狼的體重了。
大多數犬科動物都是群居生活的,郊狼也不例外,但它的群居生活又有區別於狼等動物,郊狼多以小家庭式的團隊壹起活動,只有需要捕獵大型鹿類的時候,才會多個小家庭聯合在壹起行動,這種團隊成員之間的粘性不高,往往捕獵活動結束之後,彼此就地解散。
生活在近郊,或者城市裏面的郊狼,基本上就是單獨,或者成對行動的了,因為在這些地區裏面的郊狼,其最大的食物來源是人類的生活垃圾,獲取難度不高,且獨自行動有利於獲得更多的食物資源。
郊狼群
用了壹個世紀左右,將棲息地擴大了40% 人進獸退?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現象,當人口數量增多,占據了更多的自然資源的時候,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就會被壓縮,逐漸往更人跡罕見的地區退,甚至是絕跡。比如我國的華南虎,在上個世紀50年代之前,社會生產力還不發達,人們過著比較落後的農耕生活,對自然資源的汲取量沒有那麽高,所以人與動物之間也能夠保持壹個相對的和諧相處,在這個階段內,我國絕大多數的森林裏面都生活著華南虎。
虎
然而在50年代過後,社會生產力高速發展,人口增加,大肆開墾荒地導致野生動物數量和棲息地減少,人類與野獸之間的矛盾沖突劇增,尤其是在華南虎、金錢豹等大型食肉猛獸的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虎豹頻繁捕食牲畜、傷人,最終人們將其大肆捕殺,到了90年代之後,全國野生華南虎絕跡。
體型及生態位都與老虎差不多的獅子也不例外,拿非洲獅來說,與歷史分布相比,如今北非的獅子已經野外消失了,非洲中部、南部的獅子生存狀態也不佳,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棲息地變得破碎化嚴重,如孤島般存在。
非洲獅
如前面所說,凡事有例外,?人進獸退?是主要現象,但也有?人進獸亦進?的現象,這點在郊狼的身上有著很好地體現。
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美洲的原住民們都過著比較原始的生活,此時的郊狼主要在北美壹些幹旱地帶或者平原地帶生活,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後,改變了北美人們的生活方式,隨著人類發展,城市化推進,郊狼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棲息地較歷史水平相比,增加了40%左右,如今在美國不少城市的街頭、公園裏面,都能看到郊狼的身影,甚至在繁華的皇後區,郊狼已經站上了人們的屋頂。
紐約皇後區屋頂上的郊狼
1900年以前,郊狼主要的棲息地還集中在墨西哥、美國西部三分之二及加拿大南部少部分地區,但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到了2016年時,經研究人員們估算之後發現,郊狼的棲息地已經擴大到了北美絕大多數地區,中美洲幾乎全境有分布,若不是達連地塹這塊天然屏障阻擋,恐怕郊狼的身影已經出現在南美洲了。
從1900-2016年歷年的擴張趨勢來看,郊狼棲息地的擴大方向幾乎是從中心往四周任何壹個角度呈輻射狀往外擴張的。
郊狼壹百多年的生境變化趨勢圖
郊狼是北美壹種較為古老的動物,在當地已經生活了百萬年之久,很多人看到這裏可能會想了,郊狼之所以隨著人類世界發展,數量和棲息地不減反增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人們沒有將其大量捕殺吧!
但其實真正的原因還真不是這樣的,事實上進入19世紀之後,人們就已經開始大量捕殺郊狼了,即便是到了今天,美國每年都要花費壹大筆錢消滅40萬只左右的郊狼,獵殺手段也不斷升級,從最原始的陷阱、獵犬等到現代化的直升機,可也依然擋不住郊狼擴散的腳步,所以必然還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
人類獵殺郊狼
郊狼數量與棲息地不減反增的原因郊狼的這種現象是極少數的例外,自然引起了許多科學家們的興趣,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也逐漸發現了背後的奧秘。從郊狼自1900年以來的棲息地擴張趨勢來看,進入20世紀之後,人類世界發展很快,北美城市化推進迅速,但在這段時間內,我們發現郊狼的擴張速度並沒有下降,甚至還?提速?了,由此可見城市化進程不僅沒有阻礙郊狼種群的發展,甚至還幫了它。
城市化進程,替郊狼消滅了對手在北美地區,郊狼與美洲獅、灰熊、灰狼等眾多捕食者的棲息地存在較大的重疊,根據以往的調查研究報告及目擊事件來看,灰狼、美洲獅、灰熊、美洲黑熊、鱷魚、金雕,甚至是加拿大猞猁,都有捕食過郊狼的現象,尤其是灰狼,堪稱郊狼最大的捕食者,對郊狼的發展有著很強的抑制作用。
壹項基於美國西部地區的研究表明,在有較多灰狼存在的區域裏面,郊狼的種群數量要比沒有灰狼存在的區域,少30%左右。
灰狼捕殺郊狼
種間競爭?在動物世界裏面是普遍存在的壹種現象,比如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北虎與狼,就存在很強的?種間競爭?關系,表現為東北虎抑制狼群的發展,人們觀察到,在老虎數量處於壹個很高的水平下,灰狼的數量極其稀少,發展也停滯不前,而在老虎數量處於較低水平的情況下,狼的數量變得多了起來。當然,這種現象不僅僅會出現在食肉動物的身上,食草動物,甚至兩棵樹之間,亦會存在,比如白尾土撥鼠,就被觀察到會殺死懷俄明地松鼠。
白尾土撥鼠殺死懷俄明地松鼠
回到正題來,城市化進程,是如何幫了郊狼的呢?答案就是隨著城市化推進,灰狼、美洲獅等大型的捕食者受到了嚴重影響,數量銳減,拿灰狼來說,由於棲息地被人們所破壞,生境壹再縮小,所以在整個19世紀裏面,北美灰狼的數量嚴重下滑。
進入20世紀之後,北美大多數地區裏已經見不到灰狼的身影了,即便是在有灰狼生存的壹些州裏面,它們也只是生活在人跡較為罕見的野外,人類城市,是灰狼萬萬不敢踏足的地方。
灰狼的大量消失,讓郊狼失去了最主要的捕食者,所以自然也就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會,加上後來人們環境保護意識普遍提高,更加註重城市及郊區的生態建設,使得不少野生動物的數量都有所增加,尤其是鹿類,在郊區幾乎呈現出了爆炸性增長。
郊區食草動物多了起來,受益的其實不僅僅是郊狼,還有美洲獅、灰狼等眾多捕食者,但只是相比起來,郊狼的發展速度更快而已。
美國郊區的鹿
超強的適應能力,讓它能在城市紮根仔細觀察,其實不難發現,郊狼的棲息地之所以能夠在過去的百年間不斷擴大,還有壹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適應了人類的城市,能夠在裏面很好地生活,將人類的城市,當成了它們棲息地的壹部分。
在美國,除了夏威夷州等少數地區之外,郊狼幾乎是全國性分布了,人們曾在芝加哥的壹個體育場的停車場裏面,發現了郊狼的巢穴,裏面還有5只幼崽,它們將巢築在較為隱秘的角落裏面。
郊狼之所以能夠在城市紮下根來,源自於它們超強的適應能力。世界上很多野生動物都不適合人工飼養,比如雪豹、兔猻、鬃狼等等,在剛開始人工飼養的時候,總是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其中最常面臨的就是疾病問題,但郊狼是個例外,它在人類活動區域裏面生存,身體素質還比純生活在野外的郊狼強不少。
原因是郊狼的臼齒咀嚼面積較大,表明它比灰狼等肉食性動物對植物性質的食物接受程度更高。
城市裏的郊狼撿食水果
很好理解,就是郊狼除了能夠吃肉之外,也能夠接受米飯、面包、水果、蔬菜等食物。生活在城市裏面的郊狼,依據人類的活動規律改變了自己的?作息時間?,它們懂得了哪個時間段去翻找垃圾箱,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到更多的食物,也知道該如何避免車流,穿越馬路,更知道在哪裏築巢,才能避免人類打擾。
而城市裏充足的食物殘渣,使郊狼不必饑腸轆轆,多元化的食物,也讓它們的身體營養更加均衡,變得更強壯。
過馬路中的郊狼
郊狼神奇的生存模式仔細想想,大多數能夠在人們大量捕殺下數量依然很多的動物,基本上都有著超強的繁殖能力,比如曾經在澳洲泛濫成災的野兔,就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般讓澳洲人民不堪其擾,那麽郊狼是不是也是這種情況呢?
其實不然,郊狼在壹歲左右的時候能夠達到性成熟,壹年懷孕壹次,壹胎產仔數多為6只,雖然比虎豹等大型食肉動物的繁殖能力強那麽壹些,但與兔子等相比,還是差距不少,所以?繁殖力?並不是郊狼能在人們大量捕殺下依然數量增多的原因。
郊狼及其幼崽
郊狼的生存模式很神奇,說它是群居動物,但多數時候能夠獨自行動;說它是獨居動物,但群體生活的郊狼也不少;實際上郊狼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最佳的生存模式,這點在狼的身上也能體現出來。
比如白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們在納利波基森林裏做生態研究的時候就發現,這裏的狼在寒冷季,獵物水平較低的時候,會成群活動,而到了溫暖期,獵物水平較高的時候,獨狼的數量多了起來,甚至超過了群居狼的數量。
納利波基森林裏的狼
靈活的生存模式讓郊狼能夠適應更多復雜的環境,尤其是人類活動區域。郊狼是具有領地意識的動物,當在壹片棲息地中,如果數量達到了飽和狀態,那麽其種群發展就會進入壹個十分緩慢的階段,甚至停滯不前。
而人為每年捕殺壹定區域內壹定數量的郊狼,就意味著該片區域被清理了出來,重新成為了?無主之地?,給了其他沒有領地的郊狼壹個擁有領地的機會,所以用不了多久,這些區域又會充斥著大量的郊狼,這便是人們即便投入大量的資金去捕殺郊狼,依然效果不大的原因之壹。
另外,如果常年捕殺壹定量的個體,造成郊狼死亡率居高不下,那麽依據?適者生存?的原理,郊狼就會不斷進化以適應這項改變,直接表現為每胎產仔數量增加,個體性成熟時間段變短。
最近壹些學者們提出了新的觀點,他們認為當近郊、城市裏面的郊狼密度下降時,它就會與狗、灰狼雜交,由此即便是郊狼的基數較少,其數量也能在短時間內就迅速提升,由於狗、狼的基因加入,使得基因多樣性更為豐富,所以這些雜交的後代身體更加強壯,更能適應城郊生活。
家犬驅逐郊狼
郊狼的是與非目前關於郊狼,其實社會上爭議還是比較大的,在動物保護主義者眼中,這是野生動物適應人類社會的典型例子,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例子,郊狼作為北美本土的壹個物種,自有其珍貴性。
另外,美國不少城市的周邊郊區充斥著大量的野生鹿類等動物,這些有蹄類動物會對農場主、農民的正常生產勞作產生已經的沖擊,也會對郊區環境造成破壞,當然,最直接的壞影響就是它們橫穿馬路,引起交通事故,而郊狼在北美的生態位類似於豺這種動物,天然克制這些食草動物,維持生態平衡,也能減少因鹿類導致的交通事故發生,從這方面來講,郊狼的存在自有其意義。
郊狼捕食鹿類
不過在壹些養寵人士看來,郊狼是寵物貓、寵物狗最大的威脅因子,在城市裏面,幾乎沒有沒有大型的捕食者,而郊狼的到來,使得那些散養,或者養在院子裏面的寵物受到了威脅。
歸根結底,郊狼是壹種捕食者,現實中也發生了不少郊狼捕食寵物的事件,但大多數被郊狼所捕食的貓狗,都是沒有拴住,或者直接就是流浪貓狗。郊狼具有藏食性,即在它不是很饑餓的時候,如果見到了容易捕獲的獵物,也會將其捕殺,然後藏起來下次食用。
郊狼捕食寵物貓
除了擔心它會捕食貓狗之外,如今越來越多的聲音表示擔心它會攻擊幼童,在野生動物的眼中,體型往往意味著實力的高低,而幼童體型小,身高矮,理論上郊狼是有攻擊他們的膽量的。
但是在現實中,關於郊狼攻擊人類的報告十分少,這與它們的性格有關,郊狼天生懼人,即便是生活在城市裏面,也盡量不與人接觸,只要不是人估計去攻擊它們的話,壹般來說郊狼也不會攻擊人。不過出於安全考慮,目前支持將郊狼從城市裏面趕出去的聲音還是比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