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臨陣換帥,俄烏戰事要升級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21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在莫斯科國防控制中心出席俄羅斯國防部委員會擴大會議
俄羅斯國防部2023年1月11日表示,俄羅斯再次更換了其對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區域聯合部隊總指揮,由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出任。
俄軍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已近壹年時間。行動最初的8個月沒有明確統壹的指揮官,直到2022年10月,航空航天部隊總司令蘇羅維金出任第壹任總指揮。
如今,“特別軍事行動”首次正式換帥,指揮團隊“壹正三副”四位上將的更高規格配置,讓“戰爭研究所”等西方分析機構將此視為莫斯科方面的重大轉變,認為這可能預示著更大規模的進攻將在2023年冬春之交到來。
另壹些分析註意到,即使在“特別軍事行動”開始後,格拉西莫夫領導的俄軍總參謀部也始終與美國軍方保持溝通渠道的通暢。相比前任總指揮蘇羅維金,格拉西莫夫並非以壹線指揮能力著稱,而是更擅長戰略決策、國防建設和防務外交。
戰事升級,還是戰略回調?
“特別軍事行動”為何換帥?1月12日,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格拉西莫夫上任“與‘特別軍事行動’更廣泛的目標有關”。此前壹天,俄羅斯國防部解釋道,新任總指揮需要處理各軍兵種及各軍事部門之間的密切協調,提高這些協同工作的效率。
2020年9月,格拉西莫夫陪同普京和紹伊古觀摩“高加索-2020”軍事演習
如何加強跨軍兵種、跨部門的協調,在戰事長期僵持的新背景下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的基本目標——控制整個頓巴斯地區,是俄羅斯軍方面臨的難題。軍事層面上,俄羅斯國防部主辦軍事刊物2022年下半年以來已多次刊登論文,檢討前線軍兵種協同不力,進行火力覆蓋時對無人機和電子偵察的使用落後。
西方分析則多註意到俄羅斯軍改後組建的“合成集團軍”因采取重火力配置,後勤保障難以跟進,前方深入50公裏就可能面臨補給供應中斷。隨著烏軍作戰經驗和火力配置不斷提升,俄軍重復原有進攻方式已難實現戰場突破。
蘇羅維金2022年10月走馬上任總指揮,本是為了打破這壹僵局。他在敘利亞戰場上即以善於協同多兵種作戰著稱。西方媒體稱,俄軍電子戰部隊逐漸上升為合成集團軍中與裝甲兵、炮兵並列的壹大分支,就和蘇羅維金的建議有關。自敘利亞歸來後,蘇羅維金出任俄軍航空航天部隊總司令,負責組建的是空軍、防空軍、火箭軍及太空軍等多軍兵種合成的新部隊,這也符合“綜合戰爭”的需要。
通過重啟對基輔等烏克蘭後方城市的大規模空襲、加強無人機打擊,蘇羅維金確實為俄烏戰場帶來了他的“敘利亞經驗”,但他無法解決戰略層面上的協調問題,比如對武器供應和使用的調整。
2022年9月以來,俄羅斯總統普京多次就此做出新決策,重組軍工聯合體,並立法保障軍工企業的生產和上下遊供應。但到12月,普京仍對記者坦言,軍備問題“遠沒有完全解決”,自己幾乎每天都要討論軍隊供應問題。
這正需要格拉西莫夫的經驗。格拉西莫夫雖然參加過第二次車臣戰爭,協調過俄軍在敘利亞行動,並被烏克蘭軍方指責是2014年頓巴斯內戰的幕後指揮官,但他最為外界熟知的成績,是主持俄軍現代化改革。2012年,原本主持改革大計的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下臺,紹伊古、格拉西莫夫分別履新防長和總參謀長,就此開啟延續至今的俄羅斯軍改“紹伊古時期”。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格拉西莫夫上任其實意味著俄軍的戰略“回調”。英國國防部和“戰爭研究所”都推測,“換帥”是承認當前的戰局未能達到俄羅斯此前的目標。
格拉西莫夫上任之際,正逢俄烏雙方熱炒“索萊達爾之戰”。索萊達爾位於烏軍控制的頓涅茨克州東北重鎮巴赫穆特北部約10公裏處。截至1月13日,俄方消息稱俄軍已基本控制該鎮。烏克蘭頓涅茨克州長基裏連科予以否認,但承認巷戰爭奪正在發生,小鎮80%的建築已被摧毀。
自2022年冬季以來,雖然在遠程交鋒上互有勝負,俄烏雙方在地面戰場的正面交手都少有建樹。如今,無論索萊達爾是否易手,都只是俄烏雙方在巴赫穆特周邊展開的壹系列村鎮爭奪的壹個局部。9月到10月間,俄軍就曾宣布占領類似索萊達爾的多個巴赫穆特周邊村鎮,但並未就此改變巴赫穆特的僵局。
從渲染“頓巴斯決戰”,到聚焦巴赫穆特、伊久姆等頓巴斯北線戰場,再到強調“巴赫穆特決戰”,如今縮小到“索萊達爾之戰”,雙方宣傳上的變化卻與“戰事升級”並不吻合。
壹些分析因而認為,如果說對蘇羅維金的任命是對於“速戰速決”的最後壹次努力,是迎合俄羅斯國內強硬派的聲音;那麽任命並不以壹線指揮聞名、備受強硬派質疑的格拉西莫夫代替蘇羅維金,似乎意味著俄軍已經承認將在頓巴斯與烏軍長期消耗。
對於外界的猜測,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幹事科爾圖諾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近期俄軍的戰略處於調整中。“最初,俄羅斯認為‘特別軍事行動’會很快結束,沒有認識到烏克蘭軍隊和烏克蘭社會驚人的韌性,也沒有意識到西方世界會如此深度地介入。”科爾圖諾夫說,“現在,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調整決策,有效地應對這場長期戰爭。”
走向“打打談談”的機會?
就在俄烏雙方激戰索萊達爾的同時,2023年1月11日,俄羅斯人權專員莫斯卡爾科娃和烏克蘭議會人權事務專員盧比內茨在土耳其安卡拉舉行會晤,就交換新壹批戰俘達成協議。會見兩國代表時,“東道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進壹步提出,可以重啟有關人道走廊的談判。但據塔斯社報道,雙方在會晤中並未談論該話題。
隨著“長期戰爭”展開,戰場之外的接觸對話成為雙方都難以回避的問題。烏克蘭專員盧比內茨1月12日透露,本次土耳其之行中,越來越多的聲音提到,需要將這些敵對方之間的談判對話機制化、法律化,這也有利於雙方之後更高效地進行換俘工作。
壹些西方媒體認為,自2022年2月“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在俄羅斯方面負責決策這類事務的軍方領導者正是格拉西莫夫。過去,他曾多次赴敘利亞協調俄軍參加敘利亞軍事行動的防務外交工作。2022年5月,格拉西莫夫曾應美方要求,與美國參聯會主席米利討論俄烏局勢。公開報道顯示,俄軍總參謀部和美國參聯會之間的溝通渠道直到2022年底仍保持通暢。
“更多的溝通是在非公開的情況下進行的。可以肯定的是,五角大樓和俄軍總參謀部之間不時會有聯系,俄羅斯外交部和美國國務院之間也有交流。”科爾圖諾夫說,“這些溝通不是太多,但至少目前我們仍擁有壹軌和二軌的溝通渠道。”
科爾圖諾夫強調,這並不意味著俄烏戰局在短期內有望走向“打打談談”,但可能的是,雙方就壹些人道事務話題重啟常規對話,這將改善糟糕的人道環境。2022年10月蘇羅維金上任總指揮後,對烏克蘭城市及能源設施進行反復大規模轟炸,造成烏克蘭民用設施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經常性斷水、斷電。未來,雙方能否在土耳其等“第三方”調停下就“不攻擊關鍵民用目標”等達成新的協議,值得關註。
科爾圖諾夫亦指出,“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固然是壹位負責整個行動的“專業軍事領導者”,但在具體選人上“取決於具體的權力平衡及領導層內部的力量關系”。如今,在格拉西莫夫之下有三位副手,外界預計蘇羅維金可能繼續分管遠程打擊、無人機作戰等工作,陸軍總司令薩柳科夫負責指揮地面部隊,副總參謀長阿列克謝·金則可能協助格拉西莫夫處理後勤、交通、裝備及人道接觸等事務。
現在就斷言格拉西莫夫履新會給戰局帶來何種變化,為時尚早。因而,外界仍在關註俄軍指揮機構及兵力部署的下壹步調整。1月11日,有消息傳出曾在“特別軍事行動”前期負責指揮地面作戰、10月後疑似被免職的原俄軍中央軍區司令拉平上將已“復出”。此前,拉平和格拉西莫夫壹樣,都遭到俄羅斯國內強硬派的批評。
對於拉平是否“復出”,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方的相關法令“有公開的,也有秘密的”,而就拉平的職務調整,“在公平的法令中,沒有看到”。
記者: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