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郵票的簡介
絲綢之路郵票的簡介
壹、郵票發行日期:2012年8月1日發行《絲綢之路》特種郵票1套4枚,小型張1枚。詳情如下:
二、郵票誌號面值:2012-19?
圖?序 圖?名 ? 面?值?(4-1)T?千年帝京 1.20元
(4-2)T?大漠雄關 1.20元
(4-3)T?神秘故國 1.20元
(4-4)T?西域勝境 1.20元
小型張交流6元
三、郵票規格版式:30×55毫米、13.5×13度、版式壹?12枚?、版式二?8枚(2套)
版式壹?210×146毫米
版式二?200×146毫米
四、小型張郵票規格:39×66毫米、小型張外形規格150×85毫米、小型張齒孔度數13.5×13度
五、郵票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六、郵票設?計?者:陳景異、惠斌、李群
七、郵票印?制?廠:北京郵票廠
八、郵票背景知識:此套郵票包括4枚和1枚小型張,題材涉及絲綢之路東段、中段。絲綢之路,在兩千年前是壹條橫跨亞歐經濟、文化交流和政治交往的國際大通道。而寧夏地處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交通要塞,固原須彌山石窟、石門關古道遺存等古代遺跡,以及固原地區隋唐墓地出土的鎏金、銀壺、羅馬金幣等文物,都見證了絲綢之路在寧夏的繁榮。
絲綢之路的由來: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制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中國運的)。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西安為起點。往西壹直延伸到羅馬。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歷史上壹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玄奘,他們的壹些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往來迅速增加。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制品,源源不斷地運向中亞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裏斯國,稱中國人為賽裏斯人。所謂“賽裏斯”即“絲綢”之意。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將張騫開辟行走的這條東西大道譽為“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