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3個區的劃分地
截至2022年11月20日,西安市11個市轄區(未央區、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_邑區)、2個縣(藍田縣、周至縣)。
市轄區
國際化大都市功能核心區: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
經貿產業功能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
航空工業新區:閻良區。
文化旅遊新區:臨潼區。
都市新型城區:長安區。
裝備工業新區:高陵區。
新型綜合發展區:_邑區。
縣
現代農業示範區:藍田縣。
新型綜合發展區:周至縣。
此外,西安市還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安高新區,國家級)——坐落於雁塔區、長安區、_邑區、碑林區、新城區。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經開區,國家級)——坐落於未央區、高陵區、灞橋區。
西安曲江新區(國家級)——坐落於雁塔區、未央區、新城區、長安區、臨潼區、周至縣。
西安_灞生態區(國家級)——坐落於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
西鹹新區灃東新城(國家級)——坐落於未央區、長安區及鹹陽市秦都區。
西安國際港務區(國家級)——坐落於灞橋區、臨潼區。
陜西航天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國家級)——坐落於長安區、雁塔區。
陜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級)——坐落於閻良區。
2017年經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其管轄的中心片區、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均位於西安市境內。
區劃沿革
解放初期,設12個區,其中城區8個,郊區4個,城區未設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區下設有19個鄉。
1954年調整行政區劃,將12個區和部分新劃入的鄉鎮合並調整為9個區,定名為: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長樂區、雁塔區、阿房區、未央區、草灘區、灞橋區。
1957年4月撤銷長樂、未央兩區建制,市轄區減為7個。
1958年11月將長安、藍田、臨潼、_縣劃歸西安市。
1960年撤銷蓮湖、碑林、新城區建制。
1961年8月將藍田、臨潼、_縣劃出。
1962年恢復新城、碑林、蓮湖區建制。
1965年撤銷灞橋、雁塔、阿房、未央區建制,轄地合並為壹個郊區,市轄區減為4個。
1966年6月,將臨潼縣所屬閻良鎮劃歸西安市組建為閻良區,將鹹陽市(縣級市)劃歸西安市。
1966年11月,新城、碑林、蓮湖、閻良區更名為東風、向陽、紅衛、東紅區,1972年恢復原名。
1971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又將鹹陽市劃出。
1980年3月,撤銷西安市郊區,恢復灞橋、未央、雁塔區建制。
1983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將渭南地區所屬藍田、臨潼縣和鹹陽地區所屬戶縣、周至縣(1964年9月將_縣改為戶縣,__改為周至)、高陵縣劃歸西安市,西安市***轄新城、碑林、蓮湖、灞橋、未央、雁塔、閻良7區,長安、藍田、臨潼、周至、戶縣、高陵6縣。
1997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臨潼縣,設立臨潼區。2002年6月2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長安縣、設立長安區。
至2012年底,全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9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戶縣、高陵4個縣。***有街道、鄉、鎮176個,其中街道辦事處89個、鎮40個、鄉47個。
2014年1月,國務院批復設立西鹹新區。在西鹹新區地域中,西安所占面積224.84平方公裏。
2014年1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高陵縣,設立西安市高陵區。
2016年,國務院批復戶縣撤縣設區,設_邑區。
2017年1月,西鹹新區由西安市代管。4月,西鹹新區正式托管鹹陽市15個鄉鎮街道,總面積644.56平方公裏,人口約67萬。
2018年11月,雁塔區、長安區、_邑區10個鎮(街)移交西安高新區托管。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