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軍閥
導讀:民國時期,不少人手握軍權的將領,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開始占地為王,彼此之間相互征伐,這些人就被稱為“軍閥”。大多數的軍閥,為了自己的利益,絲毫不顧百姓的流離失所,為時人所痛恨。然而,卻有這麽壹位軍閥,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率領幾十萬大軍誓死抗日,臨死前留下的壹道遺囑,至今讓人熱淚盈眶。
此人就是劉湘,四川大邑人,民國時期的四川軍閥。早年的時候,劉湘考入四川陸軍講習所,後來又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系統了學習了軍事知識。由於四川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當時存在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軍閥,比較有名的包括楊森、劉文輝等人。
起初,劉湘的勢力相對較弱,但在之後通過多次戰鬥,他善於借助別人的力量,逐漸開始壯大,並成功稱為四川勢力最強的軍閥之壹。抗日戰爭爆發後,之前打的不可開交的各路軍閥,不僅都選擇了停火,且逐漸達成了***識,決定要壹致對外,壹時間空前的團結。
7月25日,劉湘令直轄各軍、師長,於三日內馳返原防,當有些人猶豫不決時,劉湘慷慨激昂地表示:“對於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發動壯丁500萬,並可提供糧食等各站資源。”壹個多月後,劉湘帶兵出川抗日,被任命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作戰地境為江蘇的太湖以西和浙北、皖南部分地區。
在出川之前,劉湘就身患疾病,壹些人就勸他留在四川修養,不比親自帶兵出征。然而,劉湘卻說道:“過去各勢力之間彼此戰鬥,臉上甚是不光彩,如今大家都出川抗日,我怎麽能在後方茍安!”就拒絕了他人的勸阻,親自率領幾十萬士兵出川抗戰。
據史料記載,在抗日戰爭中,先後***有近300萬川軍走向前線,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少貢獻。1938年,劉湘在漢口因病去世,臨死前留下了令人熱淚盈眶的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壹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壹日誓不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