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的精彩***賞
經曰:丈夫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血溢泄,陰陽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倉公雲:男子精盛以思室,女子血盛以懷妊。
密齋雲:男女配匹,所以廣胤嗣,續綱常也。厥系匪輕。求子之方,不可不講。夫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主,陰精溢瀉而不竭,陰血時下而不愆,陰陽交暢,精血合凝,胚胎結而生育蕃矣。不然,陽衰不能下應乎陰,陰虧不能上從乎陽,陰陽抵牾,精血乖離,是以無子。昧者曾不知此,乃拂自然之理,謬為求息之術,方且推生克於五行,蘄補養於藥石,以偽勝真,以人奪天,雖有子孕而不育,育而不壽者眾矣。
《褚氏遺書》雲:男子二八而陽精溢,女子二七而陰血滋,陽精陰血,皆飲食五味之實秀也。男子精未通而禦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以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小便道澀而為淋。女子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妄行,雖合而難子。
師雲:古人男子三十而後娶,女子二十而後嫁。正如褚氏之論,恐傷其精血也。故求子之道,男子貴清心寡欲以養其精,女子貴平心定意以養其血,何也?蓋男子之形樂者,氣必盈;誌樂者,神必蕩。不知安調則神易散,不知全形則盈易虧,其精常不足,不能至於溢而泄也。此男子所以貴清心寡欲養其精也。女子之性,偏急而難容,情媚悅而易感,難容則多怒而氣逆,易感則多交而瀝枯。氣逆不行,血少不榮,則月事不以時也。此女子所以貴平心定氣養其血也。
抑又論之,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寡欲者,尤男子之至要也。蓋腎藏精,肝之脈,環於陰器而出其挺末。心不妄動則精常溢泄,肝實而陽道奮發矣。茍心慕少艾,縱欲無度則精竭,精竭則少而不多。精竭於內則陽衰於外,痿而不舉,舉而不堅,堅而不久。隱曲且不得,況欲輸其精乎?是則腎肝俱損,不惟無子,而且有難狀之疾矣。
《要略》曰: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桂枝 芍藥 生姜各二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龍骨 牡蠣各三兩 水七升,煮取三升。
密齋雲:此方乃固澀之劑,非鎮心安神之藥也。蓋神者,精氣之主也。神以禦氣,氣以攝精,故人寤則神棲於心,寐則神棲於腎。心腎,神之舍也。晝之所為,夜之所夢,男子夢交而精泄,女子夢交而精出,是皆不知清心寡欲之道者也。斯人也,神不守舍,從欲而動,晝有所感,夜夢隨之,心不攝念,腎不攝精,久而不已,遂成虛損。或有神氣萎靡,念慮猖狂,風邪乘其虛,鬼氣幹其正,與妖魅交通者,是又難狀之疾也(詳見上卷)。辟邪丹宜,鎮神鎮精丹主之:人參壹兩 茯神壹兩 遠誌甘草水煮,去心,壹兩 柏子仁壹兩 酸棗仁去殼,壹兩 石菖蒲壹兩 白龍骨煆 牡蠣煆,各二兩半 辰砂水飛,五錢,留壹錢為衣以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壹丸,棗湯下。
丹溪曰: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經行。是有形之後,猶有待於乳哺。水谷之養,陰氣始成,而可與陽氣為配,以能成人。而為人父母,古今必待三十、二十而後嫁娶,可見陰氣之難於成。而古人之善於保養,則伸陽於腎,有補無泄,正是此意。又按《禮記》註曰:惟五十然後養陰者,有以加。《內經》曰:人年至四十,陰氣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而精絕,女子四十九而經斷。夫以陰氣之成,止供給得三十年之用,已先病矣。人之情欲無涯,此難成易敗之陰氣,若之何而可以縱欲也。
或曰:人在氣交之中,今欲順陰陽之理,而為攝養之法,如之何則可?曰:主閉藏者腎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屬於心。心,君火也,為物所感則易於動,心動則相火翕然而隨,雖不交會亦暗流而滲漏矣。所以聖賢只教人收心養性,其旨深矣。天地以五行更叠衰旺而成四時,人之五臟六腑亦應之而衰旺。四月屬巳,五月屬午,為火太旺,火為肺金之夫,火旺則金衰。六月屬未,為土火旺,土為水之夫,土旺則水衰。況腎水嘗借肺金為母,以輔助其不足。故《內經》諄諄然資其化源也。
古人以夏月必獨宿而淡滋味,兢兢業業於愛護保養金水二臟,正嫌火土之旺耳。《內經》又曰:藏精者,春不病溫。十月屬亥,十壹月屬子,火氣潛伏閉藏,以養其本然之真,而為來春升陽發生之本。若於此不恣欲以自戕,至春升之際,根本壯實,氣不輕浮,焉有溫熱之病?夫夏月秋土之旺,冬月火氣之伏,此論壹年之虛耳。若上弦前、下弦後,月廓空,亦為壹月之虛。大風大霧,虹霓飛雹,暴寒暴熱,日月薄蝕,憂愁忿怒,驚恐悲哀,醉飽勞倦,謀慮勤勤,又皆為壹日之虛。若病患初退,瘡痍正作,尤不止壹日之虛。今人多有春末夏初患頭痛腳軟,食少體弱。仲景論春夏劇,秋冬差而脈弦大者,正世俗所謂註夏病是也。若犯四者之虛,似難免此。夫當壯年,便有老態,仰事俯育,壹切隳廢,興言至此,深可驚嘆。古人謂不可晃欲,使心不亂。夫以溫柔之感於體,聲音之感於耳,顏色之感於目,馨香之感於鼻,誰是鐵心漢不為動擾?善養生者,於此五個月出居於外,茍值壹月之虛,壹月之虛亦宜暫遠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庶可以滋助化源,水得所養,陰無虧欠,與陽相平。然後陽得所附而無損越之變,遂成天地相交之泰,何病之可言?
按丹溪此論四者之虛,尤求子者之當謹也。
密齋雲:男精女血,難成而易敗。如此,夫以易敗之陰,從以無窮之欲,敗而又敗,故男不待八八、女不待七七而早衰矣。嘗見男子近女壹宿數度,初則精,次則清水,其後則是血,敗之甚矣!女子之血謂之七損,上為乳汁,下為月經,交合浸淫之水與夫漏濁、崩中、帶下之物,皆身中之血也。加以生育之多,豈不敗而又敗哉?此求子之道,男子當益其精,女子當益其血,節之以禮,交之以時,不可縱也。
《色欲箴》雲:
惟人之生,與天地參,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配為夫婦,生育攸寄。
血氣方剛,惟其時矣。
成之以禮,接之以時。
父子之親,其要在茲。
眷被昧者,徇情縱欲。
惟恐不及,濟以燥毒。
氣陽血陰,人身之神,
陰平陽秘,我體長春。
血氣幾何,而不自惜,
我之所生,翻為我賊。
女之耽兮,其欲實多,
閨房之肅,門庭之和。
士之耽兮,其家自廢,
既喪厥德,此身亦瘁。
遠彼帷薄,放心乃收。
飲食甘美,身安病瘳。
密齋作箴曰:不孝之大,罪在無子。配匹之際,以續宗祀。時操井臼,常待衽席。尤物移人,勿被所迷。茍或貪戀,縱欲惟危。匪嗣之求,為身之厲,火盛水衰,形槁色弊,膏盲既入,箕簍何襲?覆宗殞命,悔之無及。
茭山雲:形者,精神之舍宇也。氣血者,精神之父母也。所以男子養其氣以輸其精,積精以全其神。人身賴以此為根蒂,蓋欲恬淡怡養。古雲毋耗我氣,無勞我神,毋傷我血,毋搖我精,可以為守精神者矣。今人但知養其外,不知養其內。養其外者,養其口體也,但知以酒肉為滋補,以佚欲為舒情,絕不知守精神育子之法,似乎經雲以酒為漿,以妄為常者矣。是故多病無子,或生而多夭。古人養其內者,養其心腎也。不妄作勞,年躋百歲,故病少多壽也。今世無子者,多娶幼妾,或寒經而不調,或沸騰而多病,所以未成先傷,未結先壞,精血愈耗,神氣愈怯,故無子,或生而多夭也。且人身精神有限,安得用度無窮?須當修省積精,以養天真;寡欲情而益眉壽。如此則惜精愛身,有子有壽,其妙何如耶?
《左傳》晉平有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是謂近女色,疾如蠱,非鬼非食,或以喪誌,良臣將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對曰:節之。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濕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陰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今君不節不時,能無及此乎?按醫和所謂不節不時,不能寡欲者也。 胎動不安 凡二論、八方。
丹溪雲:胎動者,因大逼動胎,逆作上喘,急用黃芩、香附之類。夫黃芩乃安胎之聖藥。安胎飲,胎成之後,覺胎氣不安,或腹微痛,或腰間作疼,或飲食不美,宜服。或五六個月,常服甚好,此丹溪方也:白術 當歸 白芍 熟地黃各壹錢 人參 川芎 條芩 陳皮 甘草 砂仁 蘇葉各三分生姜三片引,水煎。
密齋雲:胎動不安,其因有七:或因墜跌舉重,觸動胎氣者;或因縱欲無度,觸動胎氣者;或因七情失節,觸動胎氣者;或因誤食辛熱,觸動胎氣者;或因觸冒寒暑,沖動胎氣者;或因修造移徙,觸動胎氣者;或因母多疾病,胎失其養,而不安者,當各求之,勿壹概妄治也。
如因自高墜下,或為重物所壓觸動胎氣,腹痛下血,宜用安胎散主之。縮砂不拘多少,和皮略炒,勿令焦黑,去皮取仁為末,以當歸、川芎等分,水煎作湯調服。如覺胎中熱,其胎即安矣。此方甚驗。大抵妊婦不可缺此,常服安胎易產。
如因夫婦貪歡,不知避忌,縱恣情欲,以致沖任傷損,觸動胎元,胎動腹痛,或為漏胎者,宜如聖散主之:鯉魚皮鮮者 當歸 熟地黃 阿膠面炒為珠 白芍藥 川續斷 川芎 炙草各等分水壹盞,苧根少許,生姜三片,煎服。
如因喜怒憂思,恐懼失節,觸動胎氣不安者,宜加減四物天香湯主之:當歸 川芎 香附 陳皮 蘇葉
因於怒者,加黃芩、甘草、人參以緩其中,使肝氣平。
因於憂者,加枳殼、大腹皮以理其氣,使脾氣平,飲食進。
因於喜者,加黃芩、黃連、麥門冬以瀉其火,使氣平。
因於恐者,加茯神、益智以安其神,使腎氣平,則胎自安矣。
如因恣食酒面,炙炒厚味,及誤服辛燥毒藥者,以致邪火薰蒸,胎動不安,宜加味枳殼湯主之:枳殼半兩 黃芩壹兩 白術壹兩 加黃連 黃柏各二錢,炒 生甘草 青竹茹水煎服,三錢壹劑。
如因起居不時,沖寒冒暑,動其胎者,宜《金匱》當歸散加減。
因於寒者,加蔥白、蘇葉、生姜。
因於暑者,加黃連、人參、知母。
如因修方動土,移徙堆垛,觸犯日月胎神,以致不安者,宜服前安胎散,更請道高者,於胎神所占之方,作符使禳之。
如因母疾病,氣衰血少,不能護養其胎,以致不安者,宜十聖散主之,即十全大補湯加減也:人參 白術 熟地黃 砂仁炒 黃芪各五分 炙草 川芎 歸身 白芍炒,各壹錢 川續斷八分水煎服。上,以上胎動不安者,諸癥如有腹痛下血者,各隨就本方,加阿膠、艾葉。
妊娠聚積附:鬼胎
凡七論三方。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婦人身重,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王太仆雲:故有堅大?瘕,痛甚不堪,則治以破積愈痛之藥,是謂不救必死,盡死救之,蓋存其大也,雖服毒不死也,上無殞言母必全,下無殞言子亦不死也。
又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
河間雲:藥之性味,本以治疾,誠能處以中庸,與疾適當,且如半而止之,亦何疑於攻治哉?
《要略》雲: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去皮尖,炒 芍藥各等分上五味,為細末,煉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壹丸,如不止,加至三丸,溫水下。
《脈經》雲:設令宮中人,若寡婦無夫,曾夜夢寐,交通邪氣,或懷久作?瘕,急當治下。斬鬼丹,治婦人鬼胎如抱甕:吳茱萸 川烏頭 白姜蠶炒 秦艽 柴胡 巴戟去心 巴豆不去油 芫花各壹兩。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蜜酒吞,取去惡物,即愈。寸口脈洪而澀,洪則為氣,澀則為血,氣動丹田,其形即溫,澀在於下,胎冷若冰,陽氣活胎,陰氣必凝,故必陰陽,其下必僵,假令陽經,畜血若杯(陰為死血,陽為畜血)。
問:婦人雙胎,其壹獨死,其壹獨生,醫其生,下其死者,其病則愈。然後竟免軀,何脈以別之?師曰:寸口脈衛氣平和,榮氣緩舒,陽施陰化,精盛有余,陰陽俱盛,故知雙胎。今少陰微緊,血則濁凝,經養不周,胎則偏大,少腹冷滿,膝臏疼痛,腰重起難,此為血理。若不早去,害母失胎,宜芎歸湯:川芎 當歸各等分。為末,每服三五錢,加蘇葉數莖,酒水合煎。死者即下,生者即安。
妊娠惡阻
凡三論五方二案。
惡阻者,謂有娠而惡心,阻其飲食也。按《內經》精化於氣,氣傷於味。註雲:精肉內結,郁為穢腐,攻胃則五味居然不得入也。女人身重,精化百日,皆傷於味也。其斯惡阻之謂歟。
妊娠平日喜怒憂思,七情氣滯,以致中脘伏痰留飲。有娠之後,經血既閉。飲血相搏,氣不宣通,遂使心下憒悶,頭旋眼花,四肢倦怠,惡聞食氣,喜啖鹹酸,多臥少起,甚則吐逆,不自勝持。調治之法,順氣理痰,自然安矣。肥人是痰,瘦人是熱。
密齋雲:妊娠惡阻者,乃懷孕之常病,不須服藥。惟平日脾胃虛弱,飲食少者,必嘔吐大甚,飲食不入者,恐傷胃氣,有害胎元,必須治之。然治此者,必用半夏,半夏有動胎之性,須制用,炒過無妨。
如肥人惡阻,旋覆花湯主之:旋覆花 川芎 細辛減半 人參各壹錢 白茯苓 半夏姜制 歸身 陳皮各二錢 幹姜炮五分 炙甘草壹錢分作二服,生姜五片,煎服。又方:加味二陳湯,壹名小茯苓湯:陳皮 白茯苓各四錢半 半夏姜制,三錢 白術二錢四分 炙草壹錢咀,分作二服,水二盞,姜五片,烏梅壹個,煎八分服。瘦人惡阻,宜人參橘皮湯主之壹名竹茹湯,壹名參補飲:橘皮 茯苓各二錢 人參 麥冬 白術 厚樸姜制 炙草各壹錢 竹茹雞子大壹團水碗半,姜五片,煎服。又方:用白術二兩 條芩壹兩 砂仁炒,五錢為末,神曲糊丸,白湯下。如嘔吐不已者,恐傷胃氣,宜錢氏異功散加藿香主之:白術 陳皮 茯苓各壹錢 藿香葉 人參 砂仁各五分 炙草三分水盞半,姜五片,煎服,或神曲為丸服,尤炒。
壹婦孕兩月,嘔吐頭眩,醫以參、術、川芎、陳皮、茯苓服之愈重,脈弦,左為甚,此惡阻病,必怒氣所激,問之果然。肝氣既逆,又挾胎氣,參術之補,大非所宜,以茯苓湯、抑青丸二十四丸,五服稍安。脈略弦,口苦幹,食即口酸,嗜其膈間,滯氣未盡行,以川芎、陳皮、梔子、生姜、茯苓煎湯下抑青丸。愈後兩手脈平和,而右甚弱,此時肝氣既平,可用參術以防之,服壹月而胎不墮,此丹溪治例也。
徽州商人吳儼妻汪氏,年三十余,末子二歲,正食乳,經水未行。壹日因與夫爭言激怒,得嘔逆病,食入隨吐,凡所食物,鼻中即和其食臭。請過二醫,俱用反胃之藥,治之不效。請予治之,其脈左三部沈實搏手,右三部脈平。予曰:此有孕脈也,當生二男。汪曰:我生過三子,皆三歲而後娠,今小兒方二歲,經又未動,不是娠也。只因與我官人講口,便有此病。予曰:身自有娠,且不知之,況醫人乎?宜其服藥而不效。蓋怒傷肝,肝傳心,諸臭皆屬於心,心傳脾,故隨所食之物,即作其物、氣壹出也。嘔逆食臭,皆肝心二臟之火炎上之象也,以黃芩壹兩,黃連、白術、陳皮、香附(童便炒黑)、白茯苓各五錢,砂仁(炒)二錢。***為末,神曲糊丸,綠豆大,每五十丸,白湯下,未五日而安,後生雙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