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毀掉90後的壹大元兇
本人現居南京,9月19日看新聞刷到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有博士跳樓自殺,目前無任何官方消息公布原因,但是聽說是由於博士四年導師搶了她作品,並且在小組內針對她。這件事暫且不論是非,但是壹名本來是大好前途的博士居然跳樓了,對於我等普通人來說更是感受到眾生皆苦、人生艱難。
算壹算,我們這代90後基本上開始陸陸續續的走上工作崗位了。
從小開始,父母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要給他們爭氣開始我們就不斷背負著重擔前行。上壹個好的中學給父母爭面子,再到考壹個好大學光宗耀祖。找壹個好工作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有資本吹牛逼,再到結壹個好的婚姻以此成為大家嘴上的模範夫妻。
想壹想誰不願意自己的人生像是童話裏的壹樣完美。小時候女孩子幻想自己的未來有壹個意中人“身披金甲聖衣,腳踏著七彩祥雲”來向她求婚。可是實際上人生並不是劇本裏寫的那麽完美,很多事情總是事與願違。
不知道在哪篇文章中看到這樣壹段話 :“人生下來為什麽要大聲的哭是因為冥冥中他知道他生來就是來受苦的”。
釋加牟尼也說過人有八苦。分別是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
我們確實來受苦的,無法達到我們父母的期待,朋友的期待,自己的期待的時候是最痛苦的。壹方面想要滿足這些期待,但是期待落空後的失望往往讓我們陷入焦慮。這種沒來由的焦慮和煩躁感像是牢籠壹樣束縛我們,侵蝕我們的身心,讓我們在這個繁雜的社會裏仿徨和無所適從。
2.學會在焦慮中思考——時間對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打開新聞經常看到有人過勞死,熬夜猝死。有時候就在思考,我們帶著這麽多人的期待成長到這麽大,難道就是為了以後走上這樣的道路嗎?
不是的,壹定不是這樣。所以我開始思考,思考自己來這個人世的目的和意義,思考自己的未來,思考什麽是我為人處事的原則,什麽是我判斷的準則……
馬雲說過: “今天很殘酷,明天也很殘酷,但是後天很美好”。 那麽,身為90後,我們的後天在哪呢?
之前聽過很有意思的壹個理論,說我們當下是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抖音,直播,小說,追劇……這些占用了我們大量的時間,讓本來就不優秀的我們更難以花時間去成長,去進步。
歌手李健私底下是相當低調的,除了創作歌曲之外,更多的時間就是用來讀書。
有壹次看新聞,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健仍然使用諾基亞手機,而且這款手機還是當時他代言諾基亞的時候,官方送給李健的。
所以,對我們而言時間才最重要的,把時間花在那些足以改變我們的事情上,耐心等待耐心成長。
人活到極致,壹定是素與簡。
3.擺脫焦慮的方法——學會斷舍離
看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斷舍離》讓我很有感觸,這本書並不是壹本單純的收納整理的書,更像是壹種生活哲學。
從當下的很多人的病態的囤積等現象,找到他們生活的糟糕在於內心的焦慮,因為想要的太多反而讓自己的心靈陷入不堪重負的狀態,生活自然無法達到內心的寧靜。
我之前壹直陷入壹個很奇怪的狀態,很喜歡收藏壹些教妳怎麽成功的書籍,告訴妳怎麽做就能短時間學會某某技能,看壹些網上所謂的主角萬歲的爽文。我在之前壹直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會這樣迷上這些東西,就好像抽煙的人明明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還是忍不住壹樣。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有了些感想,原來我被焦慮推著走了很久,壹直是我沒有停下來思考。沒有對於自己的生活進行斷舍離。那些我覺得有用的成功指南真的有用嗎?他們真的適合我的成長嗎?
不會,於我的成長沒有半點好處。非但如此,還在壹直浪費我的時間,收藏的太多我甚至要花大量時間壹壹看完。
真的就如那句網絡上爆火的名言 :“知道很多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壹生”。
學會斷舍離,在這個繁雜的社會中降低物欲, 追求內心的寧靜,心靈的哲學。
4.采取行動——用好習慣成就自己
之前看過很多講自律的文章,但是自己按照文章中說的做了很多,卻從來沒有達到作者說的效果,沒學到也就罷了,反而打擊自己的自信心,懷疑自己是不是跟他們有差別。
後來看完《刻意練習》這本書我找到壹些答案,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自律的問題,而是習慣。想壹想,反思自己走到如今這個地步,難道不是因為自己身上缺少壹些好的習慣嗎?
看看下面王健林的時間表,他有資格說出“掙它壹個億”的小目標。
聽聽科比的那句“妳們見過淩晨四點的洛杉磯嗎?”他見過,日復壹日中洛杉磯的淩晨雖然沒變化但是他已然變強。
80多歲的李嘉誠每天堅持6點起床,打壹個小時高爾夫,8點到辦公室工作。
聯想創始人柳傳誌每天5點前起床,運動壹個小時候開始工作。
百度CEO李彥宏曾說道:“自己每天早晨5點多就“被機會叫醒”,並且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12小時。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妳有錢的人比妳還努力!”
看看那些成功的人,他們的這些習慣正是他們如此閃光的原因。
研究表明,人需要三個月才能初步養成壹個習慣。那些想要改變自己的、那些想要證明自己的以及那些身處焦慮中的90後,行動起來,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養成自己的第壹個習慣——早睡早起。
然後用早起的這段時間找到自己想要做的——讀書、健身 、寫作……做任何壹切能產生時間復利的事情。
行動起來,讓時間見證妳的成長,讓習慣作為自己的風帆,向著不在焦慮的方向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