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相當於阿裏達摩院的研究機構有哪些?
阿裏達摩院,也就是阿裏巴巴成立的研究院。起這個名字的,不用想也知道是誰。其陣容十分強大,有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不乏學術泰鬥級人物,知名教授等等,壹家企業能聚合這麽厲害的人才的機構,目前可能只此壹家。
所謂達摩,即DAMO,代表的是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
在武俠小說中,達摩院是武學最高研究機構,代表了修為的最高境界。
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峰宣布,阿裏巴巴“達摩院”正式成立,未來三年將對基礎科學研發投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資料顯示,阿裏達摩院是阿裏在全球多點設立的科研機構,立足基礎科學、顛覆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究。願景是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
阿裏達摩院將由全球三大自主研究中心、高校聯合實驗室,全球開放研究計劃三大部分組成,涵蓋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壹代人機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馬雲說,阿裏巴巴今年18歲了,要有擔當,就要成立研究院。
“Google 壹開始聽著也很奇怪,慢慢就叫出來了;英特爾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什麽意思,叫著叫著就習慣了。就叫達摩院好了,叫著叫著,養著養著,愛著愛著,就會越來越喜歡。”
同步成立的阿裏巴巴達摩院學術咨詢委員會成員包括: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
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
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如;
美國三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Michael I. Jordan;
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李凱;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周以真;
美國工程院院士、華盛頓大學教授 Henry M. Levy;
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George M. Church;
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 Avi Wigderson。
這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不乏學術泰鬥級人物,可謂陣容強大。
而現在,阿裏巴巴擁有2.5萬名高級工程師,技術基礎雄厚,加上商業模式的成熟,阿裏成立自己的研究院,3年投入1000億,這僅僅是個開始!
馬雲也為達摩院也設定了“KPI”:未來,達摩院要服務全球20億人口;解決1億人的就業機會;創造1千萬企業的發展空間!
10月11日,阿裏巴巴CTO張建鋒在雲棲大會上宣布阿裏巴巴達摩院正式成立
阿裏成立達摩院的消息,立即引發了科技界的驚濤駭浪!無數人摩拳擦掌,亦有部分人對達摩院提出了質疑。
寶鋼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郭朝暉教授,在自己的文章《阿裏巴巴的“達摩院”,必是壹場鬧劇》中,舉了兩個例子:
前幾年,我和著名數學家王元先生壹起開會。他有個觀點讓我記憶猶新:“好成果往往是年輕人做出來的,不出名的人做出來的”。?我最近放棄寶鋼很高的年薪來到清華,其實最看中的是這裏的人、特別是年輕人思想活躍;和他們合作,或許能做出壹點大事。
我非常欣賞GE壹位老科學家的觀點:“壹對夫婦,十個月可以生出壹個孩子。於是,資本家找來三對夫婦,讓他們三個月養出壹個孩子。這是違背規律的。”?科技發展的規律,並不能等同於商業發展的規律。
郭朝暉教授的意思很明顯,第壹,有業界名人,不能說明未來的研發會有多強;第二,投入再多的錢,即使是1000億,也不能脫離科技的客觀規律。
還有網友討論“3年1000億投資”的事情,腦洞不可謂不大。或許,只有時間才是最好的證據,就像馬雲曾經做過的那樣。
不妨用馬雲在達摩院成立時的演講作為結尾:
任何壹家公司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阿裏巴巴也壹樣。我希望阿裏巴巴能留下來的,是阿裏巴巴的技術、經驗以及對社會的擔當。
阿裏巴巴至少要留下三樣東西,第壹個就是達摩院,把對技術的思考留下來;第二是湖畔大學,把對商業的智慧留下來;第三是公益基金,把對社會的擔當留下來。
阿裏巴巴達摩院不會是阿裏巴巴體系內的達摩院,它是壹個經濟體的達摩院,它必須代表這個世界,必須代表這個時代,必須屬於中國、屬於世界,屬於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