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逆勢收緊樓市調控用意何在?
3月7日,海南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向外界公布海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最新印發的《關於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城市主體責任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對在海南省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省戶籍和常住居民家庭(含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停止向其銷售安居型商品住房和市場化商品住房,並規定新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房實行現房銷售制度。
加碼限購、現房銷售等都是明顯的收緊性調控。這在當前各地為緩解疫情影響紛紛利好樓市的大趨勢中,顯得“特立獨行”。
對於政策出臺的目的,海南省政府在上述發布會中也做了相關解釋,其中壹條就是“防止占用過多社會公***資源,為自貿港建設提供充分的空間要素保障”。
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設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是新時代下黨中央賦予海南經濟特區的改革開放新使命。根據《中***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自由貿易港制度初步建立,到2035年自由貿易港的制度體系和運作模式更加成熟。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海南的收緊性調控對市場肯定有壹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有限。政策提出本地戶籍限購第3套房,但海南當地人大部分自建房;現房銷售制度是針對“新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房”,而海南住宅土地存量比例較高。
“但畢竟是升級調控,或許最近海南要出臺相對大力度的紅利政策,為了避免市場炒作而提前出臺(樓市)政策。”張大偉稱。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通知》以偏緊為導向,進壹步體現了當前海南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以鞏固“房住不炒”為出發點,購房市場的穩定為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提供好的環境。
今年1月份海南省地方兩會期間,海南省省長沈曉明作該省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是2020年海南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去年12月份召開的2019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開幕式上,海南省副省長沈丹陽透露,海南爭取於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逐步實施自貿港政策和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