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立:保持饑餓感
“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饑。”饑寒困厄往往使人難以忍受,但是壹心向上求進的時候,總需要這麽壹種來自於生活善意的考驗和歷練。
曾記否,年少時節,當肚子餓得嗷嗷叫時的隱忍讀書。壹面是家裏熱氣騰騰的噴香飯菜,壹面是手捧經典精思妙進的學習啟迪。“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今,每當身處困境難以自拔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古老訓誡猶言在耳。
尤其生在農家的人們,饑飽交替中的成長是坎坷而幸福的。粥米飯面、清菜淡湯,培育出壹個個勤勞堅韌、不屈服於生活的後起之秀。春去秋來的等待,幼苗茁壯成長,碩果滿園的豐收景象見證了壹次次風雨兼程後的可喜成果。土地之母,令我們心生豪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困難,去成就天之驕子的輝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愚昧無知將人推向墮落貧困的悲慘境地,但是在好學不倦的日子裏,正是它們鞭策著我們將自己的閱歷引入寬泛和深入。
在文明昌盛的時代,無欲無求、得過且過的人生追求是不能滿足於發展現狀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學問的欠缺,誨人不倦的知識教導成為桃李滿天下的永在延續的優良傳統。韶華易逝,歲月的無情,在催促著我們抓緊時日去充實自身,打造出壹身的本領。
求知欲總是難以滿足的,它讓我們的人生基礎變得豐厚而堅實。落後挨打的恥辱感,踐踏著本就敏感的尊嚴,無力的反抗是不必要的。沈默中的磨礪,汲汲不盡地吸收和消化著獲得的知識,漸漸地讓面子成為表面的浮華,讓裏子盛開出實質的榮耀。求學的經歷是溫馨的,也是富有彈性力度的。進入社會的我們,因為厚積薄發,所以脫離了幼稚,脫離了平凡,脫離了各種人生的束縛。 ( 文章閱讀網:sanwen )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誌得意滿會使人驕傲得不知所以,但是在知足常樂的天性下,保持適度的不足感讓我們學會持續地進行提升。
每個人的物欲追求得到實現,縱然如此還是難以折服潛伏已久的不甘於寂寂無聞的雄心壯誌。“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境況的糟糕,會激發出超乎想象的身體潛力。不斷地拉近遠大目標,將奮鬥變成日常生活中的壹部分,在壹次次自我施壓和自我激勵中沖向人生的巔峰。
妳我的精神不是瓷娃娃,它需要在不斷的鍛煉中變得越來越強大和成熟。過度的沈溺會腐蝕我們的精神,繼續下去只會擾亂我們的生活,進而拖垮我們的整個人生。快速的反擊,抵制精神的沈淪,是需要立即采取的行動。精神不死,我們才能保持人的活力,去打造出更多的傳奇,將身而為人的榮光傳承下去。歷史是存在恥辱柱的,擁有了精神的我們在後代人們看來就是不朽的。
保持饑餓感,讓我們變得堅韌、充實、不死。作為現代人的我們,要勇於接受這份來源於天地、社會和人生饋贈的神奇禮物,同時也要努力地去回報它們、給養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