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邢臺地區的文化

邢臺地區的文化

邢窯白瓷

“邢州白瓷甲天下”,邢窯是河北四大名窯之首、中國白瓷發祥地。邢州白瓷的發明與制作,打破了自商代以來,青瓷壹統天下的局面,形成了 “南青北白”的格局。唐代茶聖陸羽記載“邢瓷類銀似雪”;唐代李肇說:“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代詩人皮日休說其“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魂起”。邢窯創燒於北朝晚期,經過隋朝的飛速發展,到唐朝已達到鼎盛階段,成為中國早期生產白瓷的中心。邢窯是陶瓷史上壹座輝煌的裏程碑。邢州白瓷窯址先後列入國家重點文物單位、國家重點大遺址保護規劃、十大考古發現。

順德鐵冶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鐵的國家之壹,而邢臺鐵冶業亦為國之最早。早在兩千年前,邢臺人就知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襄國是漢武帝時三大冶鐵基地之壹。《順德府誌》、《隋書·地理誌》、《元和郡縣圖誌》記載,“沙河有磬山,漢魏舊鐵官也”。北朝東魏時,邢州的冶煉專家綦毋懷文成功發明灌鋼技術,並煉造出十分鋒利的“宿鐵刀”,灌鋼技術是17世紀以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煉鋼方法。宋代元代在邢州設立鐵冶司,為全國最大的冶煉中心,年產鐵量全國第壹。

大唐故裏

邢臺是李唐皇室的故鄉,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王朝後,追封了四世祖先,即:四代祖李熙為宣簡公,三代祖李天賜為懿王,二代祖李虎為景皇帝,壹代祖李昞為元皇帝,確認籍貫邢臺的李熙、李天賜為李唐始祖。公元646年,唐太宗下詔在其故裏邢臺修建祖陵,歷18年,至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完成。677年,唐高宗詔令追封二祖為宣皇帝、光皇帝,詔二陵為建昌陵、延光陵。開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下詔維修、擴建唐祖陵,立《光業寺碑》,並詔改為建初陵和啟運陵。如今邢臺大唐祖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朝古都

邢臺雅號臥牛城,具有3500余年悠久建城史,是河北省歷史上第壹座“城市”,歷經五朝古都,商朝國都(約130多年),邢國國都(426年),趙國國都(30年),常山國(趙國)國都(10年),後趙國都(18年),為帝都600余年,龍脈興旺,不僅是河北省做過國都歷史最久的城市,而且也是河北省走出皇帝最多的城市,如郭威、柴榮、孟知祥、孟昶、李淵、李世民等。底蘊深厚的邢襄文化中悠久燦爛的古都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壹部分。 地薄人眾,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漢書·地理誌》)

西周邢侯簋

性多敦厚,務在農桑,好尚儒學,傷於遲重。(《隋書·地理誌》)

質厚少文,氣勇尚義。(《宋史·地理誌》)

邢州土厚水甘,人物產於其間者多實少浮,民俗淳厚,人心古樸。質厚少文,氣勇尚義。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男勤耕稼,女修織紉,急公後私,尚於周恤,燕趙慷慨之風猶存。(《順德府誌》)

古邢州之地,其地沃饒,其俗樸厚,其人尚義。(《平鄉縣誌》)

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禮,物厚而阜安。(《南和縣誌》)

土厚民淳,俗勤而儉。(《堯山縣誌》)

邢俗純厚。(《邢臺縣誌》)

三大禮俗:

壹,婚禮,定親要經過查“八字”,對屬相,換庚帖,然後下彩禮,擇吉日完婚。

二,喪禮,死了人要舉行喪禮,喪禮分:停靈、入殮、設祭、下葬等程序;

三,祭禮,清明節祭祖掃墓,十月初壹送寒衣,春節請祖宗到家進行祭奠。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寧晉鴨梨

南和金米

富崗蘋果

滏河貢白菜

澤畔藕

風味小吃:

威縣火燒

黑家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