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安東為何改名丹東?高麗與高句麗歷史上是壹個國家嗎?

安東為何改名丹東?高麗與高句麗歷史上是壹個國家嗎?

丹東市位於我國遼寧省鴨綠江邊,與朝鮮隔江相望,而丹東在1965年前叫做安東,那為何後來就改為丹東了呢?這就要從壹段古老的歷史說起了。

安東這個名字來源於唐朝在遼東設立的安東都護府,而安東都護府的建立,是唐朝滅高句麗的戰爭的直接後果。現在很多人對高句麗與高麗傻傻分不清,甚至以為高麗就是高句麗,如果這樣說,可就犯了大錯誤,正中某國棒子的圈套。

先說答案,高句麗與高麗相差了300年,且兩個國家的民族構成也不壹樣,地域壹個在南,壹個在北。

高麗與高句麗

高句麗的建立

高句麗建立於公元前37年,是我國西漢時東北的壹個少數民族政權扶余國的壹支,在扶余國發生內亂後,壹個叫朱蒙的皇室成員跑到南邊,也就是今天的遼寧東部和朝鮮北部壹帶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始稱高句麗國,民族包括高句麗、漢、靺鞨、扶余、馬韓等。

高句麗於公元3年將都城遷到了今遼寧集安壹帶,此後400年壹直定都於此。高句麗在東漢時期兼並了周圍的小政權,並發展成為壹個中央集權國家。在三國時期遼東為公孫家族控制,曹魏後來派司馬懿出兵遼東滅了公孫氏,期間就與高句麗有過聯合。不過,在遼東之戰後,高句麗就撕毀了與曹魏的聯盟,並進攻了遼西地區,曹魏再次發兵擊敗高句麗並摧毀了其都城。

不過三國兩晉亂世期間,曹魏並沒有在此地久留,過了70年,高句麗又卷土重來,重建了其都城,並不斷向外擴張,勢力最大時占據了整個遼水以東地區,從此,這高句麗趁著中原內亂,漢人王朝分崩離析,成了打不死的小強,直到隋唐時期。同期在朝鮮半島南部,出現了新羅和百濟兩個政權,不過高句麗的疆域主要在我國遼寧和朝鮮北部地區。

隋唐遠征高句麗

隋唐時期,高句麗因其勢力強大,威脅到了中原大壹統王朝的安全。不過這高句麗戰力確實彪悍,在隋文帝建國後便發動兩路大軍遠征高句麗,但因天氣原因並未成功,反而死傷大半。隋煬帝繼位後,發動了三次遠征高句麗的戰爭,且都是皇帝禦駕親征。不過,隋煬帝在征高句麗前勞民動眾修建大運河勞民傷財,很快就激起了國內尖銳的社會矛盾,農民起義不斷,三次遠征反而成了隋朝的催命符,不久就被唐朝取代。

隋朝征高句麗形勢圖

唐朝建立後,在解決了東突厥的威脅之後,公元644年,太宗皇帝以李世勣為大將再次親征高句麗,這次戰役戰果輝煌,但同樣由於進入冬季天氣原因導致馬匹難行,糧草難以運輸而撤軍,並沒有徹底滅亡高句麗。公元666年,高句麗內亂,唐高宗聯合新羅並遣李世勣、蘇定方、薛仁貴輪番攻擊高句麗,至668年攻克都城平壤,高句麗亡。

唐滅高句麗後,設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故地,並將治所從平壤遷到遼東,直到後來安史之亂的影響,於公元761年撤銷。高句麗滅亡後,貴族及百姓內遷,後來融入到中原各民族之中,後來那個在西域大放神威的名將高仙芝就是高句麗人。

唐朝四大都護府

高麗統壹朝鮮半島

後來在朝鮮半島又出現了壹個叫做高麗的政權,不過那已經是公元918年的事了,高麗最終滅了新羅和百濟,統壹了朝鮮半島,這就是今天韓國自稱高麗民族的來源。高麗作為壹個國家存在了400多年,直到公元1392年被李氏朝鮮取代。而這李氏建國之初,為了取得明朝的支持,向朱元璋稱臣納貢,同時朱元璋賜其國名為?朝鮮?,這個名字壹直用到了現在。後來,豐臣秀吉的日本入侵,明朝還派大軍入朝作戰,將日本人趕回了老家,是為?萬歷三大征?之壹。

明軍入朝作戰

明軍入朝作戰

從歷史的脈絡我們可以知道,高麗與高句麗其實沒什麽關系,並且,高句麗的國土大部分在我們遼寧省境內,其首都在前期400年也壹直在遼寧,只不過後來高句麗擴張到了朝鮮半島,將都城遷到了平壤,而高麗就是朝鮮半島本土成長起來的壹個政權,與新羅、百濟壹樣,只是高麗最後完成了半島的統壹。今天,高句麗作為壹個古代的政權遺址,我國已在2004年成功申遺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包括高句麗王城、12座王陵在2019年成功評選為國家五A級景區。

東方金字塔:高句麗都城遺址

而原安東,在新中國建立後,為了維護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在1965年經國務院同意與廣西睦南關壹起分別改名為丹東與友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