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發展史是什麽?
具體介紹如下。
計算機的發展歷史 壹、第壹臺計算機的誕生 第壹臺計算機(ENIAC)於1946年2月,在美國誕生。 ENIAC PC機 耗資 100萬美圓 600美圓 重量 30噸 10kg 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 電子器件 1.9萬只電子管 100塊集成電路 運算速度 5000次/秒 500萬次/秒
二、計算機發展歷史 1、第壹代計算機(1946~1958) 電子管為基本電子器件; 2、第二代計算機, 晶體管為主要器件;軟件上出現了操作系統和算法語言;運算速度每秒幾萬次至幾十萬次。 3、第三代計算機(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電路;體積縮小;運算速度每秒幾十萬次至幾百萬次。 4、第四代計算機(1971~ ) 以大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器件;運算速度每秒幾百萬次至上億次。?
三、我國計算機發展歷史 從1953年開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國第壹臺計算機 在1982年我國研制出了運算速度1億次的銀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機。 計算機的歷史。
《計算機史話》記錄了人類文明史中最為精彩、最為輝煌的壹段。涉及從1936年至2006年這70年間數字電子計算機發展的重大事件和創新人物。重大事件包括計算機的系統研制、硬件創新、軟件開發、應用領域開拓、理論研究和企業發展等;創新人物將緊密結合事件,較完整地介紹他們的教育背景、創新追求、研究成果以及對計算機科技領域乃至全社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