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斧巡航導彈有哪些型號?
“戰斧”巡航導彈是壹個大家族。在美軍武器裝備序列當中,它總的代號是BGM109。
它有六個主要型號,其中A型是核攻擊型,就是裝備核彈頭的,其它幾個型號都裝備常規彈頭。雖然它們都叫“戰斧”,但是作戰用途完全不壹樣。
構造功能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戰斧”巡航導彈,它的外型尺寸、重量、助推器、發射平臺都相同。不同之處主要是彈頭、發動機和制導系統。“戰斧”巡航導彈身長6.17米,直徑52.7公分,水平翼長2.62米,發射時重量為1452公斤。因發射的母體不同,發射方式也有所區別,艦艇上用的是箱式發射器,或垂直發射器。在潛艇上既可用魚雷發射管發射,也可用垂直發射器發射。導彈在航行中,采用慣性制導加地形匹配或衛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導,射程在450~2500公裏,飛行時速約800公裏。據稱,其命中精度可達到在2000公裏以內誤差不超過10米的程度。
“戰斧”巡航導彈巡航高度,海上為7~15米,陸上平坦地區為60米以下,山地150米,有很強的低空突防能力。美國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首次使用“戰斧”巡航導彈,此後又在多次戰爭中使用。
現在,美國要安排退役是裝備核彈頭的“戰斧”巡航導彈。因為根據美俄即將簽署的第二階段削減進攻性武器戰略條約,美俄兩國現役核彈頭都要從目前的5500枚左右,減到1500枚以內,“戰斧”核導彈就在裁減的範圍之內。
而美國武器庫裏大量裝備常規彈頭的“戰斧”巡航導彈,短期內是不會退役的,因為美軍還沒有更好的替代品。“戰斧”巡航導彈有幾個非常突出的特點:第壹是射程遠,它能達2500公裏,其它巡航導彈都達不到這個射程;第二是射擊精度高;第三是隱蔽性能好,它能在50米高度上貼地飛行上千公裏,雷達很難發現它,等到接近目標之後,它又會突然躍起再以壹個俯沖砸下去,這個攻擊航線就像壹把斧頭砍向敵人,所以被人稱為“戰斧”。
價格
更重要的是它便宜。壹枚“戰斧”巡航導彈造價不超過200萬美元,對於美軍來說這種常規型“戰斧”巡航導彈是壹種價廉物美的武器,它的效費非常高。我們回顧20年來美軍參加每壹場戰爭,幾乎都是要先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精確轟炸敵方縱深戰略目標,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都是這樣。
美軍現在研發的新型巡航導彈,要麽綜合性能還趕不上它,要麽價格太貴。所以短時間內,“戰斧”地位無可替代。
報道
據日本***同社報道,美國政府某高官2009年7月29日就奧巴馬政府對核戰略的修改工作透露稱,根據日本等盟國的意見,美國可能暫不使“戰斧”潛射核巡航導彈退役。
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方向美國國會設立的“戰略態勢委員會”提出建議,認為美方不應單方面削減或退役“戰斧”等戰術核武器應維持戰術核打擊力量。
美國高官的發言可能反映了日本的這壹意向。美俄間削減戰略核武器的談判有所進展,但出於向日本等盟國提供“核保護傘”這壹政治考慮,美國今後有可能使部分戰術核武器處於可部署的狀態。
核巡航導彈的射程為數百至3000公裏。由於攻擊時配備導彈的轟炸機或潛水艇必須移動至射程圈內,美軍內部有意見認為“戰斧”的軍事價值較低。布什政府曾考慮使“戰斧”全部退役,但最終未作出決定。
美國從40年代末開始研制海基巡航導彈,最初是作為壹種反艦武器發展的,隨著美國海軍越來越多地參與對陸地目標的攻擊,美國發展了遠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美軍海基巡航導彈擔負著對岸火力支援、核威懾、核打擊,以及反艦作戰等任務。雖然美國在完成海基對陸攻擊核導彈的部署後基本上已停止了進壹步的改進和發展,但由於海基對陸核攻擊巡航導彈在部署和作戰使用上的靈活性,使之至今壹直是美國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國在地區沖突中建立核威懾、遏制敵方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主要手段。目前美國海軍的攻擊型核潛艇裝備有BGM-109A“戰斧”對陸核攻擊導彈。該導彈是“戰斧”多用途巡航導彈武器系統發展計劃中最先研制的戰略型海射巡航導彈,於1972年開始研制,1984年裝備部隊。但目前是作為非戰略武器部署的,用於在緊急事件和全球性制海任務中攻擊敵方陸上和港口、碼頭等高價值目標。裝備該導彈的現役艦艇有2艘“鱘魚”級攻擊型核潛艇、2艘“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和51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目前武庫中***有325枚。該導彈彈長6.24米(帶助推器),5.56米(不帶助推器),彈徑0.527米,翼展2.65米,發射質量1443千克,戰鬥部裝有1顆200千噸TNT當量的W80-0核彈,重122.5千克。有效射程為2500千米,最大射程2775千米。巡航高度7.62~152.4米(海面或地面障礙物上),最大巡航速度為936千米/小時,末段速度為780千米/小時。采用地形匹配輔助慣性導航系統,圓概率誤差為30~80米,可靠度大於80%。
戰斧巡航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