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室外埋地電纜套管的埋設要求有哪些

室外埋地電纜套管的埋設要求有哪些

1、電纜敷設前後必須用500伏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壹般不低於10兆歐。

2、電纜芯線應采用圓套管連接。套管壹般分為銅套管和鋁套管,銅芯電纜用銅套管壓接,銅套管為含銅99.9%以上的銅管制成,壁厚不小於1mm,長度是套管直徑的8-10倍;

鋁芯電纜用鋁套管壓接,鋁套管的含鋁應不小於99.6%,壁厚不小於1.2mm,長度同樣是套管直徑的8-10倍;

如果敷設的電纜是銅芯和鋁芯電纜的連接,應采用銅鋁過渡接頭,並且需要對銅鋁過渡接頭在與導線壓接前進行退火處理?。

3、在地埋電纜線路的接頭和轉角處必須設置手孔井或標樁,為便於維修和查勘,手孔井的間距應小於50m。

4、在電纜溝、手孔井內以及進入控制箱、配電櫃的電纜和中間接頭、終端頭均應配有記載電纜規格、型號、線路名稱或回路號數的電纜指示牌。

5、電纜連接的中間頭或終端頭必須密封防水。剖切電纜線是不能將電纜線芯絕緣外皮損傷。每次的電纜線路施工都應有施工的原始記錄。

這其中包括:電纜型號、規格、長度、安裝日期、中間接頭和終端頭的編號。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防止電纜線路的變動和修改,方便地埋電纜線路的查勘和維修每次地埋線纜線路有所變動時,都應該及時更正相應的技術資料和電纜指示牌,確保線路資料的正確性。

6、地下直埋電纜線路應采用鎧狀電纜。電纜的埋設深度應由地面至電纜外皮不小於0.7m;電纜外皮至地下建築物的基礎0.6m,不得小於0.3m;

電纜相互間距:水平接近時最小為0.1m,不同部門的電纜相互間距0.5m;電纜互相交叉時最小凈距0.5m;

電纜與熱力管道、煤氣、石油管道接近時的凈距為2m,相互交叉時凈距為0.5m;電纜與樹木主幹的距離不小於0.7m。

7、直埋電纜溝內不得有石塊等其它硬物雜質,否則應鋪以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電纜敷設後上面再鋪以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然後蓋以混凝土保護板或磚,覆蓋的寬度應超出電纜兩側各50mm。

8、直埋電纜在進入手孔井、人孔井、控制箱和配電室時應穿在保護管中,且管口應做防水堵頭。與城市道路、橋梁等交叉時應增加保護管,保護管的頂部到路面的深度不小於0.7m,保護管兩端伸出車道不小於0.5m。

電纜從地下引出地面時,地面上應加壹段2.5m的保護管,管根部應伸入地下0.2m,保護管須固定牢靠。

9、電纜溝的砌築應考慮分段排水,溝底應有良好的散水坡度,溝的蓋板壹般用鋼筋混凝土蓋板,室內經常需要開啟的電纜溝壹般用鋼蓋板。

整條電纜溝都應裝設連續的接地線,接地線的兩頭和接地極連通。金屬電纜支架必須與接地線相連,接地線可采用40×4扁鋼(最小截面不小於80mm2),溝內金屬構件均應經全部熱浸鋅。

電纜在支架上水平敷設時,終端、轉彎以及電纜接頭的兩側都須加以固定,電纜支架的水平間距為0.8m,垂直間距為1m。

10、在橋上敷設的電纜應加墊彈性材料制成的襯墊,橋兩端和伸縮縫處應留有電纜松弛部分,以防電纜由於結構脹縮而受到損壞。

11、電纜穿保護管長度在30m以下時,直線段保護管內徑不小於電纜外徑的1.5倍;有壹個彎曲時不小於2倍;有兩個彎曲時不小於2.5倍。

電纜穿保護管長度在30m以上時,直線段保護管內徑不小於電纜外徑的2.5倍,過長時應設手孔井或人孔井。

12、鋼管敷設彎曲角度壹般不小於90°,彎曲半徑應不小於鋼管直徑的6倍,條件許可時可以做到鋼管直徑的10倍,明管敷設只有壹個彎曲時,可為4倍。

鋼管用束節連接時,必須牢固並塗防腐油脂,束節兩端的鋼管要有可靠的電氣連接。管口必須光滑、無毛刺,管內清潔無雜質。

在預埋時,各類保護管管口應用木塞堵住管口,以防雜物進入管內。導線在管內不準有接頭或傷痕,導線穿管後應用絕緣布包紮或用塑料套管,嚴禁兩種不同規格材料的導線穿在同壹根管中。

百度百科-地下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