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的簡介
1918年7月18日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壹個大酋長家庭,先後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當過律師。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長子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但他表示:“決不願以酋長身份統治壹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壹個戰士的名義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曼德拉,南非黑人領袖,因其在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而於1993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1944年他參加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1948年當選為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1950年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主席。1952年先後任非國大執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組織並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準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創建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任總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獄,當時他年僅43歲,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動和非法越境罪判處他5年監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陰謀顛覆罪而改判為無期徒刑,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鐵窗生涯,在獄中度過長達27個春秋,他備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國大全國執委任命為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1991年7月當選為主席。1993年以和平締造者的身份榮膺當年的《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之壹。1994年4月,非國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大選中獲勝。同年5月,曼德拉成為南非第壹位黑人總統。1997年12月,曼德拉辭去非國大主席壹職,並表示不再參加1999年6月的總統競選。1999年6月正式去職。
曼德拉
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長子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但他表示:“決不願以酋長身份統治壹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壹個戰士的名義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曼德拉1944年參加主張非暴力鬥爭的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1948年當選為非國大“青年聯盟”的全國書記,1950年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主席。1952年先後任非國大執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組織並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準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1961年,他領導罷工運動,抗議和抵制白人種族主義者成立的“南非***和國”;此後轉入地下武裝鬥爭,被任命為非國大領導的軍事組織“民族之矛”的總司令。他曾秘密赴國外訪問,並出席在亞的斯亞貝巴召開的泛非由運動大會,呼籲對南非實行經濟制裁。 2009年11月10日,第64屆聯大通過決議,自2010年起,將每年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以表彰他為和平與自由做出的貢獻。 作品 《走向自由之路不會平坦》
《鬥爭就是生活》
《爭取世界自由宣言》
自傳《自由路漫漫》
2010年南非世界杯6月11日當地時間下午2點將在位於約翰內斯堡的足球城市體育場拉開帷幕,曼德拉到時將會出現世界杯的開幕式上,而他抵達球場的方式將是直升飛機
北京時間6月11日午時,曼德拉基金會公布了壹條噩耗,在這壹全世界都在歡慶世界杯即將開始的時刻傳來悲劇:南非前總統尼爾森-曼德拉的曾孫女、13歲的澤娜妮-曼德拉在世界杯前夕的音樂會後不幸遭遇車禍身亡。
在曼德拉先生即將參加世界杯開幕式的幾個小時前發生如此悲劇,對這位功勛卓著的南非前總統來說是壹個極大的打擊,這壹悲劇性的事件也為他是否會出席南非世界杯開幕式打上了疑問。
曼德拉基金會稱,澤娜妮-曼德拉是在觀看完昨夜於約翰內斯堡奧蘭多體育場舉辦的索維托音樂會後,在當地時間6月11日淩晨0點30分(北京時間6月11日6點30分)左右乘車回家的途中遭遇車禍身亡的。據BBC記者介紹,由於當時高速公路太滑,澤娜妮-曼德拉的座駕最終沖出高速公路翻倒在地。警方發言人表示,當時與澤娜妮-曼德拉同行的是曼德拉的前妻溫妮-馬蒂基澤拉,不過,除了澤娜妮不幸遇難,其他同行人員並沒有出現傷亡。目前警方已經將司機帶走進行調查,由於現場沒有任何其他受害者和相撞車輛,因此他們懷疑這是壹起故意殺人案。
曼德拉基金會在聲明中表示:“曼德拉的家人現在希望公眾能夠給他們壹些私人空間,好處理後事和哀悼。”
澤娜妮是曼德拉先生的9個曾孫之壹,在6月9日剛剛度過了自己13歲的生日,有消息稱她原本將和曼德拉先生壹同出席南非世界杯開幕式。在曼德拉先生即將參加世界杯開幕式的幾個小時前發生如此悲劇,對這位功勛卓著的南非前總統來說是壹個極大的打擊,這壹悲劇性的事件也為他是否會出席南非世界杯開幕式打上了疑問。
截止目前,曼德拉基金會官網以及南非各大媒體並未對此事和曼德拉先生接下來的動向進行報道,衷心祝願這位92歲高齡的老人能夠挺過這壹次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北京時間6月11日,在南非前總統尼爾森-曼德拉的曾孫女因車禍傷重不治身亡10個小時後,曼德拉基金會官方網站發布了通告,正式聲明,在曼德拉先生的曾孫女過世後,曼德拉將不會再出席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開幕式。曼德拉基金會在這份通告中聲明,由於曼德拉先生曾孫女不幸蒙難,曼德拉先生將不適合再以個人身份出現在世界杯開幕式上。曼德拉基金會希望所有南非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能夠給予曼德拉先生和他的家族堅定的支持和鼓勵,以幫助他們渡過這個令人悲痛的時刻。
曼德拉基金會稱,他們依然相信,2010年南非世界杯對於南非和整個非洲大陸來說都將是壹個歷史性的時刻,並將獲得巨大成功。曼德拉先生雖然本人不能親臨開幕式現場,但是他的精神會與南非人民同在。
諾貝爾獎
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曼德拉
曼德拉
“烏弗埃-博瓦尼爭取和平獎”。1993年10月,諾貝爾和平委員會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為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所作出的貢獻。同年他還與當時的南非總統德克勒克壹起被授予美國費城自由勛章。1998年9月曼德拉訪美,獲美國“國會金獎”,成為第壹個獲得美國這壹最高獎項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發展***同體授予“卡馬”勛章,以表彰他在領導南非人民爭取自由的長期鬥爭中,在實現新舊南非的和平過渡階段,以及擔任南***體主席期間做出的傑出貢獻。
1992年曼德拉與溫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與溫妮離婚。現任妻子格拉薩·馬謝爾(Graca Machel)是莫桑比克前總統薩莫拉的遺孀,1998年7月18日與曼德拉結婚。
1992年10月首次訪華,5日被北京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99年5月,曼德拉總統應邀訪華,他是首位訪華的南非國家元首。
[編輯本段]曼德拉的傳奇人生
古人言:“宰相肚裏能撐船”,作為壹位當代偉人,曼德拉博大寬廣的胸懷備受世人敬仰。2000年,南非全國警察總署發生了這樣壹件嚴重的種族歧視事件:在總部大樓的壹間辦公室裏,當工作人員開啟電腦時,電腦屏幕上的曼德拉頭像竟逐漸變成了“大猩猩”,全國警察總監和公安部長聞之勃然大怒,南非人民也因之義憤填膺。消息傳到曼德拉的耳朵裏,他反而非常平靜,對這件事並不“過分在意”,“我的尊嚴並不會因此而受到損害”,並表示警察總署出現了這類問題,看來需要整肅紀律了。幾天後,在參加南非地方選舉投票時,當投票站的工作人員例行公事地看著曼德拉身份證上的照片與其本人對照時,曼德拉慈祥地壹笑: “妳看我像大猩猩嗎?”逗得在場的人笑得合不攏嘴。不久,在南非東部農村地區壹所新建學校的竣工典禮上,曼德拉無不幽默地對孩子們說:“看到妳們有這樣的好學校,連大猩猩都十分高興。”話音剛落,數百名孩子笑得前仰後合,曼德拉也會心地笑了。巧用別人對自己的惡作劇,反用幽默活躍氣氛,在這裏,幽默成為曼德拉博大胸懷的自然寫照,書寫著壹個坦蕩而豁達的胸襟,體現著壹種包容萬事萬物的海量。
終生遺憾:
沒能成拳擊冠軍
曼德拉最喜愛的運動就是拳擊,年輕時曾參加過比賽。年逾八旬的曼德拉在談到“壹生遺憾”時首先提到了拳擊運動,“我非常遺憾沒能成為壹名世界級拳擊冠軍”。
人格魅力:
被譽為“全球總統”
即使在獄中,曼德拉也多次成為全球焦點,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遍及全世界。1981年,1萬余名法國人聯名向南非駐法使館發出請願書,要求釋放曼德拉;1982年,全球53個國家的2000名市長又為曼德拉的獲釋而簽名請願;1983年,英國78名議員發表聯合聲明,50多個城市市長在倫敦盛裝遊行,要求英國首相向南非施加壓力,恢復曼德拉自由。如此人緣無人能及,難怪有人稱曼德拉為“全球總統”。
曼德拉十大經典之語
●“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麽其實我仍在獄中”。
●“讓黑人和白人成為兄弟,南非才能繁榮發展。”
●“在那漫長而孤獨的歲月中,我對自己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渴望變成了壹種對所
曼德拉
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獲得自由的渴望。”——曼德拉對戰爭與和平擁有獨特的認識。
●“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壹樣需要獲得解放。奪走別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見和短視的鐵柵囚禁著。”
●“我已經把我的壹生奉獻給了非洲人民的鬥爭,我為反對白人種族統治進行鬥爭,我也為反對黑人專制而鬥爭。我懷有壹個建立民主和自由社會的美好理想,在這樣的社會裏,所有人都和睦相處,有著平等的機會。我希望為這壹理想而活著,並去實現它。但如果需要的話,我也準備為它獻出生命。”——1964年被判終身監禁時,曼德拉將審訊法庭變成了揭露種族隔離制度罪惡和喚醒廣大民眾的講壇。他那長達4個小時的聲明是這樣結束的。
●“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我們看見了美國和布什的壹舉壹動,到底誰是世界的威脅?!”——曼德拉譴責美國總統布什肆意踐踏伊拉克主權。
●“妳(克林頓)如果不高興就跳進遊泳池去吧!”——曼德拉最不喜歡別人對南非指手畫腳,1998年3月克林頓訪問南非,在聯合記者招待會上,曼德拉公開表示南非將與古巴、伊朗、利比亞保持密切關系,並宣布不久將出訪伊朗,令與其並肩站在壹起的克林頓大為尷尬。
●“我已經演完了我的角色,現在只求默默無聞地生活。我想回到故鄉的村寨,在童年時嬉戲玩耍的山坡上漫步。”——退休後的曼德拉甘願做壹個平民。
●“我想用樂觀的色彩來畫下那個島,這也是我想與全世界人民分享的。我想告訴大家,只要我們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戰,連最奇異的夢想都可實現
曼德拉
!”曼德拉84歲時曾在南非舉辦了個人畫展,作品主題是監獄生活。在27年的鐵窗生活中,曼德拉用木炭和蠟筆繪畫來打發時間,漸漸形成了獨特畫風:線條簡單、色彩豐富。他最喜歡用畫筆講述自己的鐵窗故事,但並不選用“黑暗、陰沈”的顏色,而是明亮輕快的色彩,以此來表現自己樂觀積極的心態。
●“別擔心,放輕松,要快樂!”——85歲的曼德拉依然精神矍鑠,性格開朗。在這位嘗過近30年牢獄之苦的老人心中,自由就是幸福。·“從今往後,我的生活添加了兩個重要內容,第壹個是格拉薩,第二個是到莫桑比克吃大蝦。”——曼德拉與莫桑比克前總統遺孀相伴晚年。
生活愛好
新鮮羊肉和玉米飯
在海灘散步
看夕陽西下
漢德爾和柴可夫斯基的音樂
兒童
有麥片粥、水果和牛奶的豐盛早餐
他最喜歡的食物是
——精制新鮮羊肉和阿瑪赫烏(Amarhewu,壹種發酵玉米粉做的飯)
時尚服飾:
彩色襯衫引領潮流
在南非人民心中,曼德拉不僅領導全國人民,還引領時尚潮流。
彩色襯衫是典型的“曼德拉服”,充分顯示了老人心中的陽光與溫暖。
幽默風趣:
“妳看我像大猩猩嗎?”
曼德拉
曼德拉:85歲的後領袖生活
對曼德拉來說,生命裏沒有退休這兩個字,那些渴望教育的孩子們、那些沒有錢治療的艾滋病患者以及世界上遠未消失的戰爭硝煙都是他無法退休的理由
7月14日,當南非前總統、國際著名人道主義活動家納爾遜?曼德拉在巴黎國際艾滋病大會作完演講後,主席臺下有示威者高舉標語,要求發達國家向貧窮國家提供更多的艾滋病治療援助。壹位示威者甚至爬上主席臺,向曼德拉說,“我們處在壹個危機時刻,我們需要幫助與支持!”
站在主席臺上的曼德拉笑了,壹邊鼓掌為抗議者助威,壹邊大聲念著他們的標語。曼德拉演講的主旨與抗議者的呼籲不謀而合,他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人民得不到艾滋病治療感到憤怒。
這壹天,距曼德拉85歲生日還有4天。
1999年,曼德拉完成5年任期後,搬出比勒陀利亞的總統府,住進了位於約翰內斯堡的新家。這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世界上聲望最高的政治家之壹正式開始了他的退休生活。但人民對曼德拉的期望、並不平靜的世界以及他自身的使命感決定了這位老人無法過上真正的平民生活,他忙碌的腳步從未停息。
不平則言
7月8日,當布什懷揣著支票本為改善美國的國際形象開始非洲之行時,曼德拉也選擇在此時出訪歐洲,避免與聲稱壹直仰慕他的布什見面。
曼德拉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向美國的強權主義抗議。雖然歲月染
被釋放
白了曼德拉的雙鬢,27年的牢獄生涯使老人步履蹣跚,但老人的脊梁始終挺直,頭顱壹直高貴地昂著。他壹直在為建立壹個更公平、更正義的世界而努力,當強權侵淩弱小時總能聽到老人的不平之音。
在伊拉克問題上,曼德拉態度明確,他認為伊拉克應該執行聯合國有關決議,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同時美國應該給和平壹個機會,即使要動武,也必須得到安理會批準。因為他清楚地看到,如果美國繞開聯合國攻打伊拉克,世界將進入弱肉強食的叢林時代。而對以弱國、小國為主的非洲大陸來說,這是壹個危險的信號。壹開始,曼德拉認為是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等鷹派在“誤導”布什,但當他發現布什壹心壹意想發動對伊戰爭時,他就明確地批評布什“無法正確地思考”,並在會見法國外長時盛贊法國總統希拉克,他說:“希拉克總統在伊拉克問題上采取了正確的態度。他沒有支持戰爭,而是支持和平。”為孩子和艾滋病患者 “化緣”
離開總統府後,人們並沒有因為曼德拉的卸任而降低對他的期望,而他本身閑不住的個性也使他無法停下忙碌的腳步。曼德拉基金會成立後,他將工作重點放在了改善農村兒童受教育條件和幫助解決艾滋病問題這兩個項目上。
曼德拉的努力已經碩果累累。在南非最貧困的東開普省,基金會和當地教育部門合作,改造和新建了15所“曼德拉學校”,學校有了新教室、新辦公室、新廁所,孩子們有了教材,空蕩蕩的圖書館了有了書籍,而且,那些窮人的孩子第壹次在學校裏看到了電腦,接觸了因特網。
學校落成之際,也是曼德拉最高興的時候。每當他不辭勞苦乘坐幾個小時的直升機到達這些新落成的偏遠學校時,通常已經有無數遠道而來的人們等在學校外面迎接他們的馬迪巴(人們對曼德拉的愛稱)。目前這種模範學校已經超過100所,而曼德拉基金會的計劃是從2002年開始,在3年內使這類學校的數目達到300所,範圍擴大到整個南非。整個計劃所需資金都是曼德拉從國內外的各個大公司“化緣”而來。曼德拉不止壹次地在開幕典禮上說,我只不過是個無權無勢的退休老人,但妳們對我的熱愛和朋友對我的支持使我能繼續為大家做點事。
曼德拉
曼德拉
同時也是壹名投身艾滋病防治事業的先鋒,他和壹位年輕的艾滋病女患者擁抱的照片在南非媒體上頻頻出現,呼籲大家不要歧視艾滋病患者,並積極為南非的艾滋病患者籌措資金。曼德拉基金會和南非的科研機構2002年聯合做的南非艾滋病蔓延情況的調查也是目前公認比較準確和權威的壹份調查報告。
赤子之心樂天達觀
2003年5月5日深夜,非國大元老西蘇盧在約翰內斯堡的家中去世。相伴多年的朋友突然謝世讓曼德拉非常傷心。曼德拉和西蘇盧相識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在那些風雲激蕩的日子裏,他們並肩戰鬥,組織廣大黑人進行罷工,反抗當時政府的倒行逆施,並在羅本島上的監獄裏***同渡過了漫長歲月。5月6日晚上,曼德拉基金會新址揭幕,當曼德拉出現在大家面前時,眉宇間的哀愁使他看上去衰老了許多,走路也有點踉踉蹌蹌,需要助手的攙扶。他那晚沒有開懷笑過,在為新址揭幕後不久就匆匆離去。
7月18日,曼德拉將迎來他的85歲生日,同行夥伴壹個個的離去讓曼德拉意識到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但老人對此卻很坦然,他說:“我死後要做的第壹件事是去最近的非國大黨支部登記。”
現在老人依然頭腦清晰,精神矍鑠,旺盛的精力有時連年輕人也自嘆不如。卡查利婭認識曼德拉的時候還是個18歲的姑娘,現在已經是個70多歲的老太太了,她依然驚嘆於曼德拉旺盛的生命力。她說:“我覺得他從不想放慢腳步休息壹下,他總是想前進,前進,不停地前進。”
曼德拉當
曼德拉
年監獄的看守、現在羅本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布蘭德也對他頑強的毅力印象深刻。他說當年的曼德拉總是早上5點就起床,然後做各種運動:俯臥撐、起立蹲下等。“我想他有著堅強的毅力,這使得他的生命如此堅強。”布蘭德說。
除了頑強的毅力,曼德拉還很幽默。今年1月,曼德拉在家裏會見新當選的南非小姐辛迪·奈爾(Cindy Nell)。在擺好姿勢讓記者拍完照之後,老人慢悠悠地開口說: “我今天還有點擔心……”看到成功吸引大家註意後,他接著說:“我擔心她的男朋友不高興,但後來壹想,辛迪來見我這個老頭子,應該沒關系吧。”他居然賣了壹個小小的關子,大家都笑了。
曼德拉,這位熱愛生活的老人,仍在不停步地開拓自己斑斕壯闊的人生。
曼德拉的小故事
南非的民族鬥士曼德拉,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當時盡管曼德拉已經高齡,但是白人統治者依然像對待壹般的年輕犯人壹樣對他進行殘酷的虐待。
羅本島位於離開普敦西北方向7英裏的桌灣,島上布滿巖石,到處都是海豹和蛇及其他動物。
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壹個「鋅皮房」,白天打石頭,將采石場采的大石塊碎成石料。有時從冰冷的海水裏撈取海
曼德拉
帶,還做采石灰的工作。他每天早晨排隊到采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下到壹個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鎬和鐵鍬挖掘石灰石。因為曼德拉是要犯,專門看守他的人就有3個。他們對他並不友好,總是尋找各種理由虐待他。 有關電影《再見巴法納》
但是,當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以後,曼德拉在他的總統就職典禮上的壹個舉動震驚了整個世界。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來賓。他先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他說,雖然他深感榮幸能接待這麽多尊貴的客人,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他被關在羅本島監獄時,看守他的3名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紹給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宏的精神,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無地自容,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的來賓以至於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
唯壹探訪曼德拉囚室的女性海倫
後來,曼德拉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在獄中學會了控制情緒才活了下來。他的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苦難的痛苦。他說,感恩與寬容經常是源自痛苦與磨難的,必須以極大的毅力來訓練。
他說起獲釋出獄當天的心情:“當我走出囚室,經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傷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麽我其實仍在獄中。”
“美麗而豪邁的西開普省開普敦市,面對浩渺如煙的大西洋,桌山平靜的壹如萬年不搖的黑色巨人,後方綿延開去非洲大陸廣袤多山的土地,前方腳下大西洋的親吻中黑色的壹小點:羅本島,人們告訴我那是曼德拉島。其實曼德拉早已不在那,但海豹和海歐仍然圍著它晝夜逡巡。出開普市區的高速公路還沒剛走出多遠,我看見了無數廢舊貨櫃鐵皮搭成的聚居區,低矮、密集、黑色、陳舊,著衣簡陋的黑人們或坐或站或晚餐在門前,是天際夕陽即將抹去的壹幅默默的畫;而我的車,將駛往遠處的莊園區,那裏開闊的土地,草地碧綠,黑色的傭人恭敬地為妳開門和泊車,室內在卡拉哦開、麻將,院子裏有燒烤,彌漫著壹種糜爛的幸福。 而沿途,黑妞頻頻招手,只要願意就可以搭她們上車。--------等等,太多了,他們她們都很聰明,而我在想,只因我們出生的種族、地區不同,然後身分、地位、財富也是如此不同。這個地方能出壹個曼德拉,是上帝的安排。搶劫、槍殺、罷工的事絡繹不絕,從開普敦到德班,從德班到約翰內斯堡,從約翰內斯堡到比賽托利亞,如今又發生黑人之間的大規模排外暴亂, 白人們黃人們都感嘆黑人自己哪裏會治國,但我要說殖民者的溫情移民者的善意都無法改變絕大多數人的貧窮,當壹個地區長時間形成了不合理,不合理也是需要長時間來消滅,除非流血的革命。曼德拉的和平政變主義,註定南非黑人這壹整個世紀的苦難和不平息。
曼德拉在致詞時語重心長地說:『在未向壹對新人表示祝福之前,我要提醒妳們,世界上不存在沒有矛盾的婚姻,不要壹遇到矛盾就認為世界末日到了。我堅信妳們能夠戰勝婚姻道路上壹切困難,白頭偕老,百年和好。祝妳們幸福!』作為祖魯族的副總統祖馬表示,結婚是人生的壹件大事,妳們來自大河兩岸,傳統不同,風俗各異,組成壹個家庭標誌著兩個民族、兩個地區的結合。妳們要聽取長輩的忠告,走好今後的人生道路,***享美滿婚姻的幸福,『幸福的婚姻在各方面都是令人愉快的』。
曼德拉影響力依然強大
2008年7月18日,曼德拉90歲生日。對於早已隱退的他,南非以至於整個世界似乎都不願意接受曼德拉的隱退。
在姆貝基剛成為總統時,《金融周刊》編輯穆博蒂曾描繪他是如何受到歡迎,但如今他則寫道:“無需多說,他們的王子已經變成壹只青蛙。”“曼德拉團結了這個國家,姆貝基卻分裂了它。”
曼德拉壹生致力於消除的差距依舊觸目驚心地存在,在富裕的社區裏,白人擁有豪宅而黑人只能給他們鋤草施肥。作為後種族隔離時代的許多改革措施之壹,白人和黑人的
曼德拉
孩子們坐在同壹個教室裏上課,白人家長驚訝於他們的下壹代如此和睦相處。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差別:白人小孩家中塞滿了玩具,而黑人小孩家裏只有可憐巴巴壹間房。
南非正遭受著除戰爭區之外最嚴重的暴力犯罪,尤其是在約翰內斯堡附近的豪登地區。該國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居世界首位。姆貝基遭到工會和左翼人士的抨擊,因為非國大的親商政策遲遲未能兌現黑人政權造福貧困人口的承諾。失業率徘徊在23%左右。
南非的經濟增長正遭受電力危機威脅,通脹可能繼續走高。由於對津巴布韋危機的調解不力,姆貝基也受到批評。該國正在惡化的危機使得數百萬難民湧向鄰國,尤其是南非。今年5月,這些難民成為駭人聽聞的排外暴力的目標。外國人被活生生燒死的情景令人想起種族隔離晚期的諸多野蠻暴力。
每當危機爆發,人們都期望聽到曼德拉的聲音。“我渴望這位偉大領袖歸來,”作曲家史蒂芬·米勒表示,“真是異常地懷舊啊!”
“曼德拉是在南非轉型期間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人物,南非人民至今仍然認同曼德拉的價值觀。”克頓貝也說。
但也有壹些分析師認為,這些擔心有些誇大其辭了。羅德斯大學的斯蒂芬·弗裏德曼說,雖然曼德拉在調解種族關系方面扮演了重大角色,但“他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彌賽亞”。
分析家認為,曼德拉雖然建立起壹個新民主國家,但是他似乎並未著力解決經濟問題,而這些要讓姆貝基解決。“姆貝基的最大長處和缺點是他是壹個過分相信政策,而不關心人民。曼德拉執迷於人民而忽視政策。”弗裏德曼說。
而在22天前的倫敦海德公園音樂會上,曼德拉對臺下的年輕人說:“現在是時候靠年輕壹代人的力量來清除世界上的痛苦了。”
曼德拉對於南非意味著什麽?
曼德拉是壹個標誌,他代表了歷經千辛萬苦、南非人民用生命作為代價所換來的政治轉型。對於這個國家而言,他扮演了“國父”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