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家具是如何發展的?
古典家具發展史
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有木制長方平盤、案俎;至西周時期已有床、幾、屏風和箱,同時也出現了青銅家具。
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戰國時期開始發展漆木家具,框架結構,榫卯連接。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漢時期漆木家具進入全盛時期,大多家具均較低矮;西漢時由印度傳入榻登,床的高度有所增高,由席地坐演進垂足坐,並出現軟墊。
公元220年-581年,魏晉南北朝垂足坐已漸推廣,促進了家具向高型發展。
公元589年-960年,唐代家具進入了壹個嶄新時期,進壹步向高型發展,向成套化發展。
公元960年-1279年,宋代結束了席地坐的習俗,出現了最早的組合家具燕幾。
公元1368年-1644年,明代形成了鮮明的家具風格,家具發展推向了高峰時期;明式家具樸實簡潔、秀麗實用。
公元1644年-1911年,清代家具工藝制作精湛,達到了封建時期的頂峰。清式家具在繼承傳統家具制作技術的過程中,還吸收了外來文化,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風格。又由於經濟的繁榮,還形成了不同地區的家具風格,如廣式、蘇式、京式等,各具特色。清式家具自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造型上以渾厚穩重、裝飾上以富麗繁縟、工藝上以技術精湛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