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是什麽意思?都有哪些原罪?
原罪壹詞來自基督教的傳說,它是指人類生而俱來的、洗脫不掉的“罪行”。
原罪包括:饕餮、貪婪、懶惰、淫欲、嫉妒、暴怒、傲慢。
原罪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教義之壹。基督教神學倫理學中的重要概念。根據聖經“創世紀”的記載,亞當夏娃受到蛇的誘惑,違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伊甸園裏的智慧果,因而犯了罪。根據基督教神學論證,亞當和夏娃是人類始祖,因而這壹罪過便傳給亞當夏娃的後代,成為人類壹切罪惡和災難的根源,故稱原罪。因此,引伸出人生而有罪,人性本惡,人生就是贖罪的過程。
擴展資料原罪從我們的根源而來,不是聖經的名詞(*奧古斯丁創作出來的),但卻是罪的現實性在我們的靈性中有力的焦點。原罪的說法,並不是說神造我們的時候,人性就有了罪,也不是說在人出生的過程中就有了罪,乃是說:
(1)出生以來,每個人都有罪的痕跡,人就有動機上的扭曲的心(心術不正),很容易犯任何動機上的罪;
(2)這內在的罪性乃是壹切實際上犯罪的根源;
(3)這是用壹種神秘的方法,由亞當傳遞給我們的,他是我們在神面前頭壹個代表。原罪的說法就是:我們不是因為犯了罪才成為罪人,乃是因為我們是罪人,所以才犯罪,人生來就有受罪奴役的性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