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雷克薩斯被罰後依然加價,是誰給的勇氣?

雷克薩斯被罰後依然加價,是誰給的勇氣?

12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豐田汽車(中國)壟斷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其在雷克薩斯品牌汽車銷售中存在的價格壟斷違法行為進行8761.31萬元處罰。

根據《處罰決定書》的內容,豐田(中國)的違法行為是在當時要求江蘇省雷克薩斯經銷商對車型限定銷售最低價,需要統壹按照各車型建議零售價進行報價,不得擅自降低網絡報價。

據了解,豐田(中國)方面回應稱:"針對這個處罰我們是接受的,因為事情屬實,並且我們已經就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改正。"

這九牛壹毛的8700余萬元罰款對豐田(中國)根本不值壹提,反而不少網友借此機會表達了對雷克薩斯官漲甚至加價購車的不滿。有網友稱:"雷克薩斯不加價或者少加價就算優惠了"。

所以,罰的重嗎?我覺得輕了。那銷量呢?漲了!

雷車銷售的終端加價行為大家早就習慣,可壹個汽車品牌是被消費者慣成什麽樣子,才會在簽下合同後仍將指導價再次上提?雷克薩斯就現身說法舉了個例子。

19年的9月中旬,雷克薩斯官宣漲價消息,其中三款主銷車型ES、NX和UX的漲幅在0.6萬-1.5萬元之間,主要原因是在車輛的生產過程中增加了配置,升級多媒體系統和安全系統。

熟悉雷克薩斯的車友們都知道雷車的銷售模式是"先訂後產",特別是熱銷車型,在客戶下定金簽完合同後,壹般等待提車的周期為1~6個月。此次雷克薩斯就在與準車主簽訂購車合同、付完定金等待提車的過程中,官宣漲價。

消費者們被要求補齊差價,否則無法提車,雷克薩斯這壹行為引起了諸多消費者的不滿。後續,為安撫在漲價前簽訂購車合同的客戶,部分經銷商甚至不得不"自掏腰包"去補足差價。

所以,換做是妳妳生氣嗎?生氣!那銷量呢?還是漲了!

悶聲發大財

價格要敢喊的高,最終還得有市場銷量做支撐。妳知道這個國內二線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在剛過去的2019年賣的有多火嗎?

從雷克薩斯剛剛公布的2019年銷量統計數據中獲悉,2019年雷克薩斯總銷量為200521輛,同比大漲25%,這也是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年銷量首次突破20萬輛。

大家都知道汽車市場逐漸飽和,豪華車銷量上漲是趨勢,但在車市寒冬人人喊苦的大環境下,壹線豪華品牌要靠"降價促銷"去跑量,而二線豪華品牌雷克薩斯的銷量還能伴隨著"加價"暴漲,妳細品壹下,是不是有點耐人尋味?

所以,對雷克薩斯而言,只要我車賣得好,壹線還是二線豪華品牌的"虛名",Who?cares?

400萬的雷克薩斯?

2020年雷克薩斯將在中國推出品牌第壹款MPV車型LM300h,相信在19年上海車展首次亮相時,大家都已經關註過了。傳言稱新車上市後需要加價168萬才能提車,到時落地價將要接近400萬。

壹輛面包車賣400萬天價的傳言,可信度並不高。而新車已於1月6號在臺灣省正式上市,7座版367萬新臺幣(折合人民幣85.52萬);4座版500萬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16.5萬);果不其然,第壹批700輛的配額已經售罄。

但從雷克薩斯的調性來看,LM300h的確是壹匹能夠刷新加價界記錄的"黑馬",也有著地球上加價最狂面包車的潛質。

所以,雷克薩斯的面包車貴嗎?貴!那將來的銷量呢?我想依舊是供不應求!

買雷車就是"人傻錢多"?

為何雷克薩斯在無下限試探消費者的底線時,消費者還能心甘情願地壹壹買單?難道買雷車的人都是"人傻錢多"?在我壹個廣東人看來,非也。

之前聽過壹組數據,每四臺淩誌就有壹臺被廣東人買走。這並不是壹個段子,來源也無法考究,但廣東人喜歡淩誌,就像街坊四鄰喜歡喝維他奶、看TVB壹樣,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變成從小就植根於心的信仰情懷。

在其他豪華品牌早早就投入國產化後,雷克薩斯依舊還在堅持著進口車的身份,憑借著"匠人匠心精神"的品控和口碑,俘虜了許多的消費者。

同時這也是壹輛省心又不矯情的進口車。"開不壞的豐田"有口皆碑,在JD?Power的年度車輛可靠性研究中,雷車多次蟬聯榜首。

而混動車型6年/15萬公裏、汽油車型4年/10萬公裏的免費保養維修,更是讓開不壞的"高級豐田"車主們,有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收租、工作、飲早茶。

哪怕是車主們開上幾年想換車,基於新車售價的穩定性及綜上所述的優勢,雷車在二手車市場中驚人的保值率也能讓車主賣上個好價錢。

拋開雷克薩斯無情加價的行為不說,其品牌形象的高度和產品的本身都極具核心競爭力。還記得妳每天在電梯間被"貴就是好,好就是貴"的好貴不斷洗腦嗎?

不可否認,雷車的種種行為在準車主或老車主的理解中就是壹種"好貴"的體現。

說在最後

像<女車主爬上發動機蓋維權>的新聞,能促使奔馳推出"服務公約"的情況百年難壹遇;雷車實在是被國人寵的太久捧的太久,慣出了"毛病"。漲價雖有漲價的理由,若是建立在無法遵循契約精神的情況下,車企遲早會被消費者拋棄。想要雷克薩斯不加價?很難!但選擇權,始終在妳手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