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如果丟失了信心,就來看看重建的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
德累斯頓,易北河畔的佛羅倫薩
文 | 黃茜
壹趟音樂之旅,二十天走過了十個地方,沒想到,最喜歡的竟然是這裏——德累斯頓。易北河畔的這座小鎮,有著"易北河畔佛羅倫薩"的別稱,它是壹個很容易讓妳壹見鐘情的地方。我只是在那裏呆了壹天,就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它。那天,我們驅車兩個小時來到了易北河畔的這個著名的美麗城鎮。壹下車,就被涼爽的空氣所包圍。觸目所及,都是古建築群和磨得發亮的石板路。德累斯頓,就這麽讓人由衷地喜歡起來。
德國第二大城市德累斯頓被譽為“易北河畔的佛羅倫薩”,壹種來自中古時代的人文氣息,安靜而美好。德累斯頓人口只不過五十多萬,卻有著和人口比例極不相稱的36座歌劇和戲劇院、50座博物館、60座畫廊。漫步城中,妳看到的那壹座座造型各異的美麗建築,可能是壹座皇宮、壹座教堂、壹座歌劇院,或者壹座博物館。這個城市和藝術相關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音樂方面有森珀歌劇院、德累斯頓國立樂團、德累斯頓交響樂團、德累斯頓聖十字合唱團、歐洲規模最大的傳統爵士樂盛會——國際迪克西蘭爵士音樂節。藝術方面,有由15個博物館組成的德累斯頓州立藝術博物館、位於它茨溫格宮的歷代大師畫廊、位於德累斯頓城堡的世界上最大的珍寶館之壹——綠穹珍寶館、現代大師畫廊和雕刻館、阿爾貝提努博物館、土耳其藝術收藏館。除此之外,這裏還有很多文化遺產,像茨溫格宮、森珀歌劇院、聖母教堂、布呂爾平臺、國都王宮、易北三城堡等等。它們帶著歲月的痕跡,在易北河畔無盡地訴說著這座城市久遠的 歷史 。
我壹直相信,歐洲的靈魂都藏在壹座座小鎮和古堡中。歲月無聲,那些屬於這座城市的似是而非的動人傳說,順著有脈絡的易北河水流淌著,滋生成壹片獨特的人文景觀。雖然時間短暫,我們仍然以壹種隨意的姿態,慢慢地踩著石板路,感受著斑駁的墻面和青苔固守著執著,尋訪這古樸的小城的個性特征。
布呂爾平臺——歐洲的陽臺
德累斯頓的城市不大不小,沈靜中透著優雅的氣質。易北河蜿蜒曲折,包圍著這個曾被悲傷掩蓋的城市。漫步城中,被時光打磨的石板路旁,矗立著壹部活的建築史:古希臘、古羅馬、巴洛克、文藝復興、哥特式、折衷主義等等。而最多的是巴洛克建築,因此,德累斯頓也被稱作是“巴洛克城市”。而巴洛克建築的代表,就是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
馬丁路德廣場和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
午後時分,初夏溫暖的陽光灑在馬丁路德廣場上,那些被歲月打磨的黑石板變得更加熠熠生輝。廣場上,有來自聖彼得堡的街頭音樂家在表演,還有壹位鋼琴王子坐在壹臺巨大的白色鋼琴前彈奏鋼琴,音樂引來遊客駐足。藍天下,大人漫步歇息,兒童嬉戲玩耍,白鴿覓食飛舞,壹派和諧寧靜。我們走過廣場,走過廣場上屹立著的那座威風凜凜的馬丁·路德雕像,德累斯頓最突出的地標建築——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映入眼簾。教堂前矗立著壹段殘垣斷壁,那是被毀的大教堂的壹部分,上面記錄著這座教堂悲慘的 歷史 。
德累斯頓街景
這座始建於11世紀的聖母大教堂,原是壹座羅馬風格的建築。拆除後,於1726年,由巴洛克建築大師喬治·貝爾重建成巴洛克建築。教堂最顯著的特色是它巨大的砂巖圓頂。完成後的教堂,成為德累斯頓的名片。但誰能想到,這樣壹座人類建築藝術的結晶,也沒有在戰爭中幸免於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軍壹陣狂轟亂炸。三天時間,讓這座教堂和這座城市壹起毀於戰火。幸運的是,教堂的碎片都被保留下來。悲傷的德國人並沒有被打倒。1989年,在壹位叫居特勒的音樂家提議下開始重建。他們用留下的壹堆瓦礫,用照片、回憶文字、壁畫、橡木大門、穹頂,盡量還原 歷史 。德國人用59年的時間又重建了壹座壹模壹樣的教堂,2005年重新啟用。於是,新建好的教堂上便有了不壹樣顏色的外墻磚,那經過戰火硝煙的黑磚就像皮膚的傷疤,刻滿了 歷史 的痕跡。重建的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像鳳凰涅槃,帶著自己的風格,帶著不容遺忘的 歷史 ,自信地示人,又成了易北河畔的壹道美麗的風景,重新在易北河畔向世人展現出它的風貌,它也成了人類殘忍、毅力、創造力的象征。正如德國聯邦總統科勒在慶祝儀式致辭中所說:“誰如果丟失了信心,就來看看重建的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真是很佩服德國人的這種精神,正視 歷史 、銘記 歷史 ,專註地、不懈地、壹絲不茍地打造壹座教堂、壹座城市,就這麽驚艷了世界。
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前的殘垣斷壁
德累斯頓大教堂雖是壹座名符其實的天主教教堂,但它輝煌宛若劇院的格局,出眾的聲響效果,也變成了全世界音樂家期盼的夢幻場地。自修建完成後,世界上許多音樂家都慕名而來,巴赫也曾在這座大教堂中多次演奏管風琴。重建後,除了平日的常規演出,外來的音樂會演出也從沒間斷。據我所知,2016年,新加坡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水藍,就曾帶領SSO參加德累斯頓音樂節,和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吉爾·沙漢姆在這座教堂演出過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勛伯格的《升華之夜》、拉威爾的《圓舞曲》。我無緣聆聽現場,但後來通過樂視視頻觀看過轉播,那真是壹場無比美妙的音樂盛宴。
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內部
旅途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收獲意外的驚喜。沒想到,我只是在德累斯頓匆匆而過,就這麽幾小時,還趕上了壹場巴赫音樂會。於是,我在這座全世界最美的建築之壹———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在曾經被夷為平地的建築裏,聽了壹場巴赫的音樂會。當我隨著當地人走進厚重的橡木門,才發現教堂裏面真是美輪美奐,淡雅的色調,配上精美的裝飾,真有“讓眼睛懷孕”的感覺。裏面的音效更是超級棒,當天,雖只是壹個小型的管弦樂隊和壹個小型合唱團,但出來的效果足以媲美整個交響樂團。穹頂之下,純凈的人聲、豐富的和聲、配上弦樂、管風琴混合成天籟之音。坐在完全的西方聽眾之間,聆聽巴赫的合唱與樂隊音樂在空曠的教堂屋頂下回蕩。此時,妳的身心也完全進入到另壹個世界,真的會感動得落淚。音樂會的最後壹首是巴赫的管風琴作品。當巴赫的音樂被4873根聲管和4個鍵盤恢弘地演奏出來時,那種被聖樂包圍的感覺真是美妙無比。此曲結束後,觀眾竟然停了半分鐘才開始鼓掌。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的這場巴赫音樂會,真是非常美好的視聽體驗。
德累斯頓聖母大教堂音樂會
德累斯頓,壹個浴火重生的城市。德國人用他們的毅力和堅守,讓廢墟裏重新飄出了音符,唱出了優美的歌。
- THE END -
歡迎關註《音樂周報》
快手、抖音賬號
北京合唱節開幕,音樂周報與北京音樂家協會邀全國合唱團晉京展演
張國勇:由壹次歷險而想到……
《梁祝》誕生60周年,見證者終於還原作品創作 歷史 真相
童聲合唱是個慢活兒,急不得
歌唱的高音技術可以速成嗎?
妳所不知道的巴黎聖母院和音樂的故事
音樂教師有哪些隱性負擔?| 爭鳴
足不出戶,跟世界排名前30音樂院校導師直接上課
訂閱2019年《音樂周報》,戳這裏!
民族管弦樂隊座位究竟怎麽排?
唱合唱,妳的聲音“炸”嗎?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裏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