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6個制作過程
01 制胎。先將鐵錘敲打成各種形狀的銅胎,然後將其各部位銜接上好焊藥,經高溫焊接後便成為器皿銅胎造型。
02 掐絲。“掐絲”是景泰藍工藝中極具特色的制作步驟,其花紋精美繁復,包含了鳳凰、獅戲球、龍戲珠、大明蓮等,這些傳統紋飾寓意吉祥,巧妙地傳達了人們的美好祝福。
03 點藍。景泰藍釉料又稱“釉藥”, 為粉末和細小顆粒混合狀,是由礦物原料按壹定比例配置,經高溫燒制後研磨形成的,釉料的顏色通透亮麗,富有光澤,且不因年久褪色。
04 燒藍。“燒藍”,景泰藍的制作工序之壹。壹件景泰藍壹般要燒數次到數十次不等,燒藍則是四至八次不等,第壹火壹般燒完不平絲,等到三到四火後平絲,才可以開始打磨拋光。經過燒藍,壹件景泰藍就基本成型了。
05 打磨,鍍金。景泰藍只有藍色嗎?答案是——景泰藍的釉色非常多種,但在明代景泰年間,景泰藍獲得史無前例的發展,其制品多以藍色作主色調,所以後人以年號與顏色來命名這個工藝。
景泰藍(Cloisonne),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類之壹,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制作達到了最巔峰,制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金屬器為“景泰藍”。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是壹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