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為什麽會輸給伊朗男籃?是不是中國男籃的實力有限呢?
毫無疑問,最刺眼的壹項技術統計是籃板球。這場比賽,中國男籃搶了28個籃板球,而伊朗隊則是44個, 足足高出16個。更恐怖的是,雙方的前場籃板球比是19-5,伊朗隊比中國男籃多搶下了14個前場籃板。這 也就意味著:伊朗隊全場比賽有接近19次(不是全部)二次進攻的機會。從比賽看,19次前場籃板搶下來 後,伊朗隊至少把握住了其中的壹半以上的機會,將其轉化成了得分。在壹場紙面實力相當的比賽中,其 中壹隊多出14個進攻籃板,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光是看這項技術統計,中國男籃焉有贏球的道理? 這絕對不是偶然的。這場比賽之前,包括印度隊、阿聯酋隊等魚腩在內,中國男籃在8場比賽中竟然場均輸 給對手3.7次籃板。論內線身高,中國男籃在亞洲數壹數二,為什麽會在這項統計上吃這麽大虧呢?現場解 說嘉賓張衛平指導說,“搶籃板75%靠態度,25%看實力。”也就是說,不是中國男籃籃板能力差,而是在 態度上出現了松懈,以為散散步就能拿到亞錦賽冠軍了。 整場比賽,中國男籃博得了10次罰球,罰中了6個,而伊朗隊是14罰10中。表面看來,兩隊差距不大,在罰球得分上中國隊還占些優勢。而事實情況是,整個上半場中國男籃竟然沒有壹次罰球,直到第三節打了兩分多鐘,才有了第壹次罰球。這說明了什麽?中國男籃打得毫無侵略性,突破毫無威脅,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突破。眾所周知,當對手防守嚴密,突破是最好的應對策略。當然,中國男籃缺乏好的突破手是原因之壹,但無論如何,壹支球隊打了半場比賽卻沒有突破是不正常的現象。更何況,半決賽打黎巴嫩的第三節,王仕鵬不就是靠連續4次突破為中國隊打開了勝利之門嗎?前壹場比賽靠突破嘗到了甜頭,到了後壹場比賽又將突破忘得壹幹二凈,這足以說明:現在這支中國男籃,根本就無戰術可言,純粹是打到哪算哪。對此只有兩種理解:要不是主教練水平太菜,要麽是隊員執行力不強。 另外在助攻上,中國男籃也以6-16落後了10次。這更能揭露出中國男籃在進攻端的問題。看伊朗隊的進攻,他們並不是只依靠哈達迪和巴赫拉米兩個明星球員,他們的無球穿插相當積極,傳導球也很迅速,所以往往三傳兩遞就完全扯開了中國隊的防守,跑空籃得分。而反觀中國隊,毫無配合可言,更多的是把球交給易建聯和王治郅,讓他們單打,剩下4人成了打醬油的,叉著腰欣賞。也就是說,人家的進攻是活的,中國男籃的進攻是死的,靠明星球員的單打吃飯。籃球是五個人的,中國男籃打球卻反其道而行之,違背了基本規律,潰敗不稀奇。 客觀點評價,光從上述三項技術統計來看,這支中國男籃根本就不配當亞洲第壹,伊朗隊才更有資格,因為他們打得是更符合這項運動規律的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