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各國的各類反壟斷措施將如何影響互聯網巨頭們的未來?

各國的各類反壟斷措施將如何影響互聯網巨頭們的未來?

自2020年3月19日國會壹致通過2.2萬億美金的關懷法案(CARES ACT)後,天量財政補貼通過美聯儲和財政部合作完成的財政赤字貨幣化以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進入市場。

總值3010億美金的面向大眾的直接財政補貼、面向中小企業的直接財政補貼及有條件減免的貸款***6690億美金、面向大企業的各類補助***4540億美金,因為實體經濟恢復緩慢而快速流向資本市場。

同時,美聯儲貨幣政策提供的及其廉價的貸款快速地重新提高了資本市場的杠桿率,導致以股票為主的資產類別快速膨脹。美聯儲大量的貨幣政策調低了市場對美元指數未來幾年的預期,逆轉了原本通縮型去杠桿化過程中市場因恐慌和避險而拋棄各類資產的行為,各類資產的估值開始回歸理性。

在通縮型去杠桿化過程中,美元壹般被視為避險資產。經由貨幣政策之後市場處於通貨再膨脹(reflation)的階段時,那些受到疫情影響極小甚至可能反受疫情幫助的互聯網大型 科技 巨頭們(谷歌、蘋果、亞馬遜、Facebook、微軟等)無疑成為了新的避險資產類別。加之互聯網巨頭們之後兩個季度的財報不負眾望,於是自3月互聯網巨頭們的股價創下階段性低點之後,這些資產價格已經開始屢創新高。

自2020年3月19日國會壹致通過2.2萬億美金的關懷法案(CARES ACT)後,天量財政補貼通過美聯儲和財政部合作完成的財政赤字貨幣化以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進入市場。

總值3010億美金的面向大眾的直接財政補貼、面向中小企業的直接財政補貼及有條件減免的貸款***6690億美金、面向大企業的各類補助***4540億美金,因為實體經濟恢復緩慢而快速流向資本市場。

同時,美聯儲貨幣政策提供的及其廉價的貸款快速地重新提高了資本市場的杠桿率,導致以股票為主的資產類別快速膨脹。美聯儲大量的貨幣政策調低了市場對美元指數未來幾年的預期,逆轉了原本通縮型去杠桿化過程中市場因恐慌和避險而拋棄各類資產的行為,各類資產的估值開始回歸理性。

在通縮型去杠桿化過程中,美元壹般被視為避險資產。經由貨幣政策之後市場處於通貨再膨脹(reflation)的階段時,那些受到疫情影響極小甚至可能反受疫情幫助的互聯網大型 科技 巨頭們(谷歌、蘋果、亞馬遜、Facebook、微軟等)無疑成為了新的避險資產類別。加之互聯網巨頭們之後兩個季度的財報不負眾望,於是自3月互聯網巨頭們的股價創下階段性低點之後,這些資產價格已經開始屢創新高。

納斯達克100指數ETF

互聯網巨頭們的強勢由來已久, 其強勢源自於十幾年來對數字市場的壟斷,而壟斷根植於其對於用戶數據的壟斷 。用戶數據對於現在的互聯網公司來說是非常廉價的,大型互聯網公司通過提供免費的服務/平臺,來換取用戶行為模式和偏好的數據,並直接或間接地利用這些數據來精準投放廣告或者販賣產品,獲得巨額利潤。

這個模式對於先來者(已經成為巨頭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可以無限循環下去,因為這些巨頭可以通過巨額利潤提供更好的免費服務,快速壟斷市場、積累海量用戶,海量用戶又將為他們提供無盡的數據。

在天平的另壹端,對於壹個初創的互聯網 科技 公司來說,想要獲得用戶數據就會變得異常困難,他們沒有與互聯網巨頭們相當的資金,無法提供與他們相當的服務,沒有足夠好的服務就沒有足夠的用戶,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能讓他們升級的數據和收益了。

即使初創公司另辟蹊徑,避開互聯網巨頭們的服務內容,巨頭們也很容易做出與之相當的,甚至更好的替代品。 在這個環境下,留給這些初創公司的選擇非常少,就如Facebook的紮克伯格對Instagram的創始人凱文·斯特羅姆說的:“兩個選擇,壹個是把Instagram賣給我們,或者我們自己開發壹個壹模壹樣的產品。”

究其根本,互聯網企業的壟斷是現今互聯網的結構決定的:互聯網的網狀結構決定了單個節點間想要快速找到彼此必須通過某些大流量的節點,並提供用戶數據當過路費。當這些大型節點變得足夠大的時候,單個節點與大節點的關系就從 平行架構 變成了以大型節點為中心的 中心化架構 大型節點就擁有了反向選擇的權力,壟斷也就自然產生

在目前看來,如果現有的 遊戲 規則不改變,大型互聯網公司會實現永久的壟斷。但我們都知道,沒有永遠的贏家。我認為短期內有三個力量可以撼動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壟斷地位,分別來自美國國內極有可能出臺的新反壟斷法案、來自歐盟和其他國家的本土數據保護協定、數字稅及反壟斷制裁,還有來自 科技 /互聯網協議的改革。

壹、來自美國國內的壓力:新版的格拉斯-斯蒂戈爾法案

2020年7月29日,四大互聯網 科技 巨頭:蘋果、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的CEO被同時傳喚至眾議院接受長達6.5小時的反壟斷調查。 眾議院於2019年專門成立的反壟斷小組對四大 科技 巨頭展開了為期15個月的調查,涉及的案子多達100多萬起。 其中,以亞馬遜的案子居多:亞馬遜為眾多小型賣家提供流量,挑選潛在的優質產品,隨後自己以更低的價格、更優的品質生產類似的產品於Amazon Prime上售賣。

圖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該小組委員會主席眾議員 大衛·西西林 稱:“(任何公司)不可以像亞馬遜那樣,既制定所有的規則、控制市場,又同時參與市場的競爭、銷售。” 委員會的最終報告可能會將平臺分離的想法列入壹系列政策選項中。其他選項包括提高美國反壟斷執法機構的預算、修改美國反壟斷法,以便消費者和企業可以更容易地從壹個技術平臺轉移到另壹個平臺。

西西林還沒有詳細解釋分拆建議如何適用於具體的公司,盡管他已經暗示這可能不是每個平臺都需要分拆。他說:“很明顯,其中壹些占主導地位的平臺必須被拆分。所有這些平臺都必須受到監管。”

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委員會預計將最早於周壹(10月5日)發布針對美國四大 科技 公司的反壟斷指控報告。對於互聯網企業的潛在分拆法案被稱為“互聯網的'格拉斯-斯蒂格爾' ”。(註:《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於1933年被提出,該法案將華爾街投資銀行業務與傳統零售銀行業務分開。)如果大型 科技 公司因新的反壟斷法被迫分拆, 將意味著平臺業務與附加服務將被迫拆分、互不關聯、互相競爭 ,這對於大型互聯網公司的發展無疑是毀滅性的。

西西林等民主黨派人士代表的眾院意見很明確,頭部的互聯網企業應當被拆分。 那麽未來《新版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通過的主要壓力將來自於參議院的***和黨。

***和黨人在很大程度上也傾向於制裁。根據華爾街日報的采訪,***和黨人大多表示,眾議院的這項調查讓他們對 科技 巨頭在數字市場的力量感到擔憂,但兩黨對如何解決這壹問題仍存在分歧:尤其對於拆分這樣要求大 科技 公司分開業務線的廣泛措施是否可能影響到同樣在網上經營的其他行業感到擔憂。同時,兩黨對於是否僅對少數大公司實施拆分/罰款制裁還是采用打擊面更廣泛的反壟斷法立法措施爭執不下。

根據7月29日的聽證會內容,亞馬遜可能將是受到10月5日反壟斷指控報告波及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反壟斷小組對亞馬遜在經營過程中利用平臺優勢開展各種惡性競爭,擠壓用戶權益的行為有較重的詬病。該報告對於蘋果的影響將會比較小,聽證會裏對於蘋果的反壟斷調查主要在於蘋果對其AppStore內上線的應用征收“蘋果稅”(30%的利潤抽成)。事後,反壟斷調查小組也沒有著重提起制裁蘋果的具體措施。

二、來自國際 社會 的壓力:歐盟數字稅和各國的反壟斷調查

以大型 科技 公司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在近幾年裏對於全球主流國家的GDP占比與日俱增,以2017年的數據來說,數字經濟在美國GDP的占比在57% ,在中國GDP中的占比在32.9%,總量為27.2萬億人民幣。根據數學模型推測,數字經濟將於2023年占全球GDP的62%。

上世紀90年代的 科技 進步引發了數字革命,數字化又進壹步推動了新世紀的 科技 和經濟的蓬勃發展,如今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紀不可替代的經濟引擎,而海量的用戶數據無疑便是這個新時代的燃油。 數字化帶來的 科技 進步甚至可以說是當今世界唯壹壹個還拉著以主權貨幣為基準的現代金融體系的錨,沒有 科技 進步為主權貨幣體系帶來的巨大通縮壓力,全球金融體系早就會在“現代貨幣理論”的荼毒下奔潰。 正因如此,保護本土的用戶數據在各國看來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本國國民的數據安全可以說是自國土安全,糧食安全和經濟安全後的又壹重大國家級別的安全問題。

對於本國處於壟斷地位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本國政府自然可以通過立法來加以限制,就如美國即將出臺的新版反壟斷法案那樣。政府也可以通過協議來***享,甚至控制本國的大型互聯網公司積累的數據。但對於壟斷市場的跨國互聯網企業,這些措施的實施可能就會麻煩很多,效果也較為有限,所以各國對大型跨國互聯網企業的限制勢在必行。

2020年7月, 歐盟法院正式通過法案廢除長達四年的《美國-歐盟互聯網隱私盾協議》 (原Harbor協議,以保護用戶數據),原因在於歐盟發現更新過的協議仍然無法保證歐盟國家用戶的數據被美國政府通過與大型 科技 公司的合作被截獲和利用。

2020年8月,新的加強版隱私盾協議被提出,其中,歐盟對於歐盟國家用戶數據進入美國本土的雲端所帶來的用戶數據泄密的考慮被著重提出。但因為該協議至今還沒有正式立案送審,美歐隱私條款處於空窗期,許多利用該協議的互聯網公司的生意受阻。

隱私盾協議的失效將會擾亂成千上萬在美國與歐洲開展業務的互聯網公司,對於大型美國互聯網巨頭們的影響在於短期內公司的運營成本將會大大上升。根據歐盟制定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確立的框架,只有在滿足其規定條件的情況下,數據控制者才能將個人數據轉移至歐盟以外的第三國或國際組織:

在第壹種條件,即隱私盾協議崩潰後,要滿足第二種條件需要比較高的運營成本,對於有足夠資源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來說會提高壹點經營難度,但最重要的跨大西洋數據傳輸並不會因隱私盾的崩潰而中斷。

歐盟法院多年來還壹直在試圖立法對谷歌、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等外國跨國互聯網公司以壟斷的名義進行限制和懲罰。其措施包括征收數字稅,或直接進行懲罰性加稅。

2017年6月,歐盟法院向谷歌初次征收26億美金罰款,2018年7月,歐盟征收谷歌51億美金罰款。 2018年,歐盟提出了3%的針對互聯網公司的數字稅,並稱將於2021年提出更新版的數字稅法案 。2019年3月,歐盟針對蘋果公司的“蘋果稅”提出罰款。2020年9月,歐盟數據保護機構責令Facebook暫停通過SCC向美國傳輸歐盟用戶的數據,並威脅將對Facebook處以其年收入4%的罰款,同時,歐盟委員會就蘋果涉嫌逃稅150億美金提起上訴。至今,歐盟法院累計約對谷歌罰款90億美金。根據路透社的報道,近期中國也正考慮對美國 科技 巨頭谷歌進行反壟斷調查。

自2017年起,以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為代表的大型 科技 公司至少遭受了來自 全球17個國家,84起反壟斷調查和糾紛 。2019年的案件最多,為41起,案件數量總體為逐年上升趨勢。

三、來自蘋果的壓力,互聯網公司間的相互競爭

圖源:ADWEEK

蘋果為每壹臺iPhone設備都設置了壹個稱之為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ers,廣告標識符)的ID碼,在安卓手機中也有類似的標識符,這個ID碼其實是用戶個人信息的升級版,相比較於無法更改的手機號和手機設備識別號,IDFA至少是用戶可以選擇關閉的。然而大多數人在此之前是不知道這個號碼的存在的,蘋果和安卓之前也沒有特別去強調這個事情,IDFA碼在手機裏是默認處在打開模式的。

用戶手機裏的本地應用和第三方應用是可以通過IDFA來識別妳在手機中的行為的,這些應用可以通過IDFA碼知道在不同平臺瀏覽、點擊、下載、分享信息的是同壹個人,各個平臺的廣告商就可以進行跨平臺針對性的精準廣告推送,獲取用戶對廣告鏈接進行的操作記錄,分析用戶的行為模式,最後還可以根據這個IDFA的匹配來進行平臺之間的結算。

蘋果公司9月的決定立刻遭到來自各大“廣告商”的圍攻,蘋果最後松口,表示這壹更新會延遲到明年1月份,蘋果的妥協是為了“給開發人員更多時間做準備”。但蘋果舉起的“隱私”大刀終究還是會落下去,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對於靠賣終端和服務為生的蘋果公司,將IDFA打開權力交還給用戶,壹方面是可以標榜自己把用戶體驗放在第壹位,增加用戶粘性、增加用戶回購率。蘋果特別強調:隱私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另壹方面,隨著ios 14最新的升級發布,廣告商們投放廣告的成本將大大增加、投資回報率降低,從而從終端打擊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其他互聯網巨頭的壟斷性運營模式。可謂是壹石二鳥。

結語: 處於壟斷地位十幾年的美國互聯網 科技 巨頭們在短期內可能面臨來自美國新版反壟斷法案的制裁威脅、國際 社會 上各國的數字稅和反壟斷罰款,同時,互聯網寡頭們之間的競爭也可能在短期內從內部打破寡頭企業的壟斷。大型壟斷性跨國互聯網企業的存在在某些層面上遏制了初創互聯網企業的勢頭。對於大型互聯網企業本身,壟斷也會導致企業創新的匱乏。在國家層面上,不論是站在對互聯網數字經濟的保護主義的角度,還是站在本國用戶數據的安全角度,對大型互聯網企業的限制都是必要的。在各方力量多年的協同作用之下,大型互聯網企業的根基似乎開始漸漸松動。

作者 陳 驛

編輯 葉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