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怎麽看?看不懂
1.弄清其電器電路大致工作原理、工作過程以及信號流程,各主要組成部分、核心元件在PCB板上的位置。
2.建議沿信號流程看PCB板,正向看(例如從高頻頭開始往後)或者反向看(如從揚聲器開始倒過來看)都可以,有時兩者結合也適合壹些電路的分析。電路必然有分支,這時要壹條條支路分開看,若分支太多,可以作標記來區分已看過的支路,同時也可在作標記處暫停,先看其他支路或其他部分電路,當分析到了原暫停處,也就算分析完成了暫停時的電路。
3.最好先看電源供電和地線走向,看的同時記下那些電源線和地線位置,當妳分析元件時,元件壹端連到了電源或地線,就算看完了。
電路板邊沿線、面積最大的銅箔條、散熱片連接銅皮處等等(壹般是負極)即地線。若這些特征不明顯,可看電源的濾波電容(針對正電源而言),即電解電容的負極連接處為電路的負極或地線。
4.沿信號流程看時,遇到壹個單元電路或功能電路時,也以三極管、IC等核心元件作為中心,依次看三極管各極所接元件以及連接線路、IC各腳外圍元件和電路。
當然,妳也可以把整板化整為零分成幾個部分來看。邊看邊分析元件的作用,以及信號的變化(把元件損壞會出現什麽故障也考慮進去,這樣更好)。遇到陌生的電路,要理清其構成、電路特點,然後聯系相似的典型電路,來對比觀看和分析。
5.在看PCB板時,準備烙鐵和萬用表,因為遇到三極管,妳必須知道是NPN或是PNP型,以及各極管腳排列順序,才能分析電路。經驗豐富了,在看大多PCB板時也可判斷其管類型和各電極的位置。
有時還要根據元器件的內部結構來識別線路的連接關系(如開關、電位器,中周等),這需要測量得知。對於雙面板(多層板)元件往往會蓋住部分走線和過孔,這更需要測量,甚至是拆掉元件才知道,以便直觀地觀察。
6.初學者壹定要壹邊看PCB板壹邊畫出原理圖。畫原理圖時,每畫壹個元件要標明其編號,以免看漏、看錯,發現錯誤應及時更正。元件在正面(單面板而言,但是也有貼片元件在反而的)走線焊盤在反面,要記住,在正面看準了到了反面也就在原來相反的方向了。
例如,在IC第1腳(假設在IC左邊)的電容反過面就在IC部分的右邊了。還有壹些經驗可借鑒:如正面橫著壹個約10mm長的整流二極管,到了反面依然是橫著的,只是正負極方向改變了。
在反面要找到這個元件的焊盤和腳孔,可先看大致的位置後,在反面那個位置看到水平位置有兩個相距10mm,比二極管腳稍大的兩個孔,就是這個元件的孔了(在這個二極管旁邊沒有其他二極管的情況下),這也就是說,在找反面元件腳孔位置時,可根據元件本身的壹些特點和它與其他元件的相對位置來判斷,如果元件都是橫豎規則排列,在反面妳看到壹個孔斜著也有壹個孔,妳認為這是某個元件的兩腳,這就錯了。
7.也有壹些PCB板考慮到分析的方便,在正面印有與反面銅箔條形狀壹樣的藍色、綠色帶,或在反面(單面板的銅箔焊接面)印有元件的符號、編號。
對於這樣的板,前者只看正面就能分析完大部分電路,對於後者可只看反面幾乎也可分析完整扳。這樣免去正反兩面翻來翻去的麻煩和引起的識板錯誤。
總之,看PCB板的具體過程,可先選壹些簡單的、熟悉的板來看和畫,稍後再看復雜的板。只有反復練習,才能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