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式與64式兩型手槍有哪些不同之處?
1964年,為解決我軍高級指揮員佩槍問題,開始研制52式公安手槍的變型版——1964年式7.62mm自衛手槍,同時研制無凸緣的64式7.62x17mm手槍彈。然而,因文革影響和國產77式7.62mm手槍(使用64式手槍彈)列裝,64式手槍直到1980年才正式生產定型。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的10年間,我國警用手槍基本上是54式、77式、64式“三分天下”。77式手槍采用的平移擊針和單動發射方式以及活動扳機護圈等結構過於老化,在整體戰術技術性能上,比64式手槍略遜壹籌。實踐證明,64式手槍比77式手槍更適合警用。鑒於64式手槍作為52式手槍的變型版,在整體上沿襲了PPK的血統,本文在此僅就52式與64式兩型手槍作壹比較。
首先,64式手槍的保險機構與52式手槍相比有兩處不同。其壹,64式手槍的保險機構采用了類似國產59式手槍的保險機構,內部機構動作方向改變,向前指為保險,向下指為射擊,與52式手槍的保險機構動作方向正好相反;其二,64式手槍裝定保險後,套筒同時被鎖住,不能像52式公安手槍那樣保險“過膛”。
其次,相對於52式公安手槍而言,64式手槍為了減小“體重”,進行了效果不佳的“吸脂減肥”,以至於使套筒質量過輕,與後坐沖量失衡。為了降低自動機後作速度,在彈膛加工了4條螺旋槽,致使彈膛內壁不光滑,易殘留汙垢,不易擦拭。再次,64式手槍造型欠佳,人機工程也因此惡化。例如64式手槍的擊錘過大,與全槍不協調。又如握把後部圓弧過大,使本來就短的握把(成年男性往往只能用中指和無名指握槍)變得更不易握持。握把護板上的中國民間花紋,更與現代武器不甚協調;五角星圖案的中軸線與槍管軸線垂直,也使全槍外形的整體協調性較差,若五角星的中軸線能與握把前緣傾角平行,似乎更具動感,更協調。當然,這僅僅是筆者在對比多種手槍之下得出的看法,純是壹孔之見,希望能與更多有識之士探討。
兩相比較,64式手槍的表面處理,比52式公安手槍的表面處理要好得多,其握把護板當然也比52式公安手槍的精致得多。另外,64式手槍增加了彈匣回閂機構,可在換上裝有槍彈的彈匣的同時,解脫空倉掛機,使套筒自行回到前方定位,槍呈待擊狀態。不過這樣壹來,槍的結構也相對復雜了壹些,零件總數達到53個。從實際使用情況看,52式公安手槍通常是利用裝入有彈彈匣的慣性,來實現自動回閂的。相比之下,這種結構似乎更簡單、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