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國投新集股權轉給中煤集團給,好事還是壞事

國投新集股權轉給中煤集團給,好事還是壞事

ST新集公告顯示,該次無償劃轉完成後,中煤集團將成為控股股東,國投公司不再持有股份,本次無償劃轉前後,公司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記者梳理發現,神華集團旗下的國華能源(7.59%)、安徽新集煤電(7.18%)、中國海運(4.90%)均是該公司重要股東。

上述*ST新集證券代表處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ST新集此前沒有任何被劃轉預兆,“這可能更多還是兩家央企在討論的事情。”

談及*ST新集目前的運營狀況,上述人士表示已逐步步入正軌,摘掉ST帽子概率較大。鑒於此前*ST新集相對獨立的運營方式,大股東變更不會對公司正常運營造成太大影響。

對於股權被劃轉的原因,上述*ST新集證券代表處人士認為,更多還是由於中煤集團的全產業鏈優勢,能與*ST新集互補。對於劃轉後的融合,其表示,以後風格或許會有變化,但*ST新集的經營層也有其自身優勢,雙方應該能比較好融合。

姜淳也認為,中煤集團也比較看重*ST新集較高的管理水平,成為控股股東後將更利於雙方的合作,擴大中煤的影響力,另壹方面則是*ST新集地處長三角,離沿海發達市場近,利於市場協調。中煤集團更多還是看重*ST新集在煤炭行業的地位。

*ST新集公告顯示,《股份無償劃轉協議》需要在取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批準和證監會對此事項無異議並豁免劃入方的要約收購義務後方可生效。

在姜淳看來,此次轉讓是國資委主導的,兩家央企協商而達成,“談不上誰主動誰被動,更多是基於產業狀況的壹拍即合。”股權劃轉進度應該比想象中要快。

國投公司曾在債券信息中公告,將旗下國投電力和*ST新集部分股權無償劃轉給中國海運。7月底,其還發布提示公告稱,為促進央企產業整合,擬將所持*ST新集股權劃轉至其他央企。

中煤稱國投煤炭板塊都將進來

在7月初,國資委宣布,國投公司推動煤炭公司向礦產資源開發企業轉型,未來5年將全部退出煤炭業務。據姜淳透露,此次轉讓不僅*ST新集,“國投煤炭板塊都要進來。”

記者註意到,國投公司煤炭板塊經營實體主要有全資子公司國投煤炭有限公司、國投煤炭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ST新集。2015年以來公司主要煤炭項目建設步伐有所放緩,公司控股煤礦企業原煤產量及商品沒銷量均有所下降。

國投發債的跟蹤評級報告顯示,在煤炭方面,截至2016年3月底,國投已建成煤炭礦井減少至16對,核定生產能力3693萬噸。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42.40億元,利潤總額165.13億元。其中,煤炭板塊營業收入達119.07億元,但毛利率僅為3.87%。2016年第壹季度,國投煤炭板塊營業收入37.37億元,占整體收入的15%,毛利率為24.41%。

那麽,中煤集團吸納國投煤炭板塊的創造的眾多邏輯又是什麽?姜淳認為,更多是多種因素的疊加形成。在產能過剩大背景下,煤炭行業空間產能過剩尤為突出,不得不進行供給側改革,又適逢國企改革,由此給股權劃轉創造了契機。中煤集團目前更為迅速看中的是騰飛雙方合並後的戰略協同優勢。

作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的國投公司壹向推崇“小總部、大產業”,對所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但比較少介入具體運營,這與中煤集團的管理方式存在壹定差異,被劃轉過去的煤炭板塊能否適應?

姜淳表示,雙方在企業文化上或有所不同,但同為國資的雙方***性大於個性,或許會有小問題,但能夠找到契合點,最終會比較好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