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發明故事100字

發明故事100字

發明故事100字

居裏夫人

居裏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壹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壹天,她的壹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裏夫人,得到壹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妳怎麽能給孩子玩呢?”居裏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壹事無成。”

愛迪生

愛迪生發明電燈做了壹千五百多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適合做電燈燈絲的材料。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制造出第壹個炭絲燈泡,可以壹次燃燒45個鐘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制造的方法,終於發明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泡。 他的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學習。

紡車的發明故事100字

國外版:

“珍妮紡織機”的發明者詹姆斯.哈格裏沃斯(英國發明家)是壹個普通工人。他既能織布,又會做木工。妻子珍妮是壹個善良勤勉的紡織能手,她起早貪黑,壹天忙到晚,可紡紗總是不多。哈格裏沃斯每次看到妻子既緊張又勞累的樣子,總想把這老掉牙的紡車改進壹下。

壹天,他無意中把家裏的紡車碰翻了,他看到原來水平放置的放車錘變成了垂直豎立,仍在不停地轉動。這壹偶然事件,使他得到啟示:既然紡錘豎立時仍能轉動,要是並排使用幾個豎立的紡錘,不就可以同時紡出好幾根紗了嗎?他說幹就幹,終於試制成裝有8個紡錘的新式紡織機,並給它命名為“珍妮紡織機”。

中國版:

元代,松江府烏泥徑鎮。黃道婆自從崖州回到家鄉烏泥徑,對棉紡技藝進行了改進,形成了壹套“排、彈、紡,織之具”。說起紡紗的技藝,這裏面還有壹個故事。這天,黃道婆路過街市的時候,聽得壹戶人家傳來婦人哩哩的哭聲,哭聲之中還伴隨著棉紡車的紡機聲。黃道婆推門而進,那婦人見是黃道婆急忙起身擦幹了眼淚。黃道婆忙問發生了什麽事?為何哭得這般傷心?那婦人叫阿花,丈夫阿狗是個木匠,兩人就依靠阿花紡紗、丈夫外出接點木工養活壹家老少。最近阿狗接不到活,而阿花的紡紗每天累死累活白天連著黑夜,僅紡得棉紗4兩。家裏的收人自然少了,夫妻倆心裏不舒服。今天阿狗喝了點老酒,就發起了酒瘋,對阿花罵道,妳這婆娘偷懶,為何壹天就織這點棉紗。阿花反駁了他幾句,阿狗就動手打了阿花。阿花對黃道婆說;“婆婆,妳是知道的,不是我偷懶,實在是這活,我再急也是做不出來啊。”阿花說著眼圈又紅了,黃道婆拍了拍了阿花安慰她。回到家裏,黃道婆對著腳踏紡車進行的改造,腳踏三維紡車就此誕生。

100個發明故事有感

我們生活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不斷地享受著新發明帶給我們的歡樂和便捷。科學發明壹直都在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程序。迄今為止,人類所有的發明創造,都需要經過發明者的不斷探索和勤奮努力。壹項新發明背後,往往有著壹個或有趣或艱辛的故事。這本書在浩瀚的人類科學成果中精選了近百個動人的插圖及啟發思維的“成長時光”,為我詳述這些發明的幕後故事,幫助我認識那些刻苦鉆研、勤於思考、勇於創新,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妳知道肥皂是什麽人發明的嗎?告訴妳不是科學家,而是廚師。因為他想掩蓋自己的失誤,無意中把爐灰和油混在了壹起,從而發明出了肥皂。很多的發明都是這樣----壹個偶然的機會出自於壹個普通人之手。所以它並不是壹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還有妳知道我們平時不太註意的鋼筆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它呀是在壹次簽合同的時候壹位客戶發明出來的。因為筆尖漏下的壹滴墨水毀掉了壹筆生意,這事多麽令人氣惱啊!可是,瓦特曼並沒有只顧著抱怨運氣不好,而是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最終發明出了第壹枝不會漏水的自來水鋼筆。這件事告訴我,只有勇敢地去面對困難,並積極地想辦法解決難題,才會獲得成功。

這本書會給妳帶來許多提示,讓我明白許多道理。

鞭炮的發明故事鞭炮的發明故事

鞭炮最開始主要用於驅魔避邪,傳說鞭炮起源於爆竹。自古以來流傳著這樣壹種說法:很久以前,每年農歷除夕的晚上會出現壹種叫“年”的猛獸,為了嚇退這種猛獸,人們於是在家門口燃燒竹節,由於竹腔內的空氣受熱膨脹,竹,腔,爆,裂,從而發出巨響,借此驅趕年獸。

梁朝《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壹日……雞鳴而起……先是庭前爆竹,壹辟山襙野鬼”。

用火藥制成的爆竹,最早見於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忽作壹聲如霹靂,謂之爆仗……煙火大起”。

《夢梁錄》、《武林舊事》、《都城記勝》都有關於“爆仗”的記載。 到16世紀,中國的爆竹已經五花八門。 1593年沈榜著的《苑署雜記》記載,大響聲的叫“響炮”,飛得高的叫“起火”,帶炮聲的叫“三級浪”,不響不起,而在地上旋轉的叫“地老鼠”,外形像花草的叫“花兒”,用泥土封住的叫“砂鍋兒”,用紙包的叫“花盆”。李約瑟認為,第二種“起火”顯然是火箭,第四種“地老鼠”十分重要,它可能是原始的火箭推進器。《齊東野語》還記載“地老鼠”煙火飛到太後腳下,使太後驚慌失措。

爆竹使用的火,藥是硝,石66.6%,硫16.6% 碳16.8%。火藥放入硬紙筒,再用薄紙卷火,藥作引,信。

煙花於10世紀已有記載在中國發明,主要用於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後武林舊事》記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說:“淳熙十年八月十八日,上詣德壽宮,***請兩殿往浙江觀潮……管軍命於江面分布五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如履平地。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壹只。”宋理宗時,周密在《齊東野語》中也記載了當時皇宮觀看煙花的故事。

到元、明年間,許多詩人、文學家都有有關鞭爆煙花這方面的記述。自清代以來鞭爆煙花使用普遍。

煙花的化學原理和爆竹大同小異,其結構都包含黑,火,藥和藥,引。燃放煙花後,產生化學反應引發爆,炸,而爆,炸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絕大部分轉化成光能呈現在我們眼中。制作煙花的過程中加入壹些發光劑和發色劑能夠使煙花放出五彩繽紛的顏色。

發光原理為金屬鎂或金屬鋁的粉末氧化。當這些金屬燃燒時,會發出的強光及熱能。發色劑是壹些金屬化合物。金屬化合物含有金屬離子。當這些金屬離子被燃燒時,會發放出獨特的火焰顏色。不同種類的金屬化合物在燃燒時,會發放出不同顏色的光芒。如:氯化鈉和硫酸鈉都屬於鈉的化合物,他們在燃燒時便會發出金黃色火焰。同理,硝酸鈣和碳酸鈣在燃燒時會發出磚紅色火焰。煙花便是利用金屬的這種特性制成的。制作煙火的人經過巧妙的排列,決定燃燒的先後次序。這樣,煙火引燃後,便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綻放出鮮艷奪目、五彩繽紛的圖案。

發明故事

“發明大王”愛迪生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麽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妳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是多麽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

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的壹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壹個只讀過三個月書人,怎麽會有這麽多發明創造呢?我想,如果妳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壹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於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壹個商人家庭裏。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來。

壹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 *** 底下幹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裏人急得四處尋找,終於在雞窩裏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裏, *** 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壹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麽不能飛呢?於是,他找來壹種藥粉給小夥伴吃,為了讓小夥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夥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壹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壹所鄉村小學讀書,以為從此以後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壹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麽等於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於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後,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為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啟蒙教育。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壹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後,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傳送壹次訊號。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鉆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壹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壹架新式的發報機試制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壹項發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的。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後,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裏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並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壹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訊息,都紛紛前來觀看,並稱他為“最偉大的發明家”。所以,好奇心是壹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不僅著名的科學家需要好奇心,我們普通人要學習知識、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報》科技部曾對全國青少年科技小發明比賽中獲獎的118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壹欄裏,92%的同學寫的是“好奇心強”。湖南零陵地區道縣壹中的少年何驥,在壹天到雞棚撿蛋的時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雞蛋到底為什麽壹頭大壹頭小呢?是大頭先出母體還是小頭先出母體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他每天壹放學就立刻趕回家,蹲在雞棚旁靜靜地觀察,有時甚至連晚飯都忘了吃。兩個多月以後,何驥終於發現:雞蛋是大頭先出母體。為此,他寫了論文,得到許多生物學家的稱贊。他的發現,居然是鳥類文獻中還沒有記載過的新發現。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並不意味著就壹定能夠成才。要想有成就,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壹粒種子,沒有種子就長不出參天大樹,沒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種子播種在黑土裏以後,經過人們的澆灌、培育,會逐漸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長成棟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壹定能夠使妳成為有用之才。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說:“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學離不開好奇。道理很簡單,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壹步。“正因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許多人都把好奇心稱為成功者的第壹美德。對於壹個有誌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來說,好奇心是最寶貴的。

發明故事讀後感100

寫讀後感要註意

首先要設定壹個境界 把妳讀的文章引出來 後面加壹句 讀了之後深受感觸等話語

再把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

然後把妳的想法另起壹段寫出來 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

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妳對這個文章的觀點

最後升化主題

簡單說就是四個步驟:引,議,聯,結.

希望對妳有幫助

發明故事的讀後感100子

[《100個發明故事》讀後感(蔡曉晴)]

今天,我讀了壹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100個發明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是徐麗紅等,《100個發明故事》讀後感(蔡曉晴)。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壹些發明家經過探索,艱苦,辛勤的勞動。發明家們面對了許許多多的失敗,可他(她)們並沒有放棄,而是不斷的嘗試和實驗,最終發明他們發明了壹些別人意想不到的作品,發明家們也變得著名。

讀了《100個發明故事》這本書,我知道了這些發明是離不開發明家的靈感、艱苦的探索和辛勤的勞動。他們發明的作品的經歷是不同的,但是有壹點是相同的:“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壹的靈感,讀後感《《100個發明故事》讀後感(蔡曉晴)》。”

這些故事告訴了我發明家發明出的作品是經過他們勇於嘗試才發明出來的,並且還要有耐心,不然是不能發明出別人意想不到的作品。我要學習發明家勇於嘗試的精神和耐心。如果,沒有 *** 和人工心肺機等,許多人只能讓可怕的疾病奪去寶貴的生命等,我們應該謝謝這些偉大的發明家。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發明壹些作品來幫助受苦受難的人。

〔《100個發明故事》讀後感(蔡曉晴)〕隨文贈言:這世上的壹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壹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我的發明故事》450字

夏季已經來臨,天氣十分炎熱,我想:如果有壹架小型風扇 機,可以隨帶隨吹,那有多好呀¨¨¨。我想入非非,也想試著動手做壹做。 我先找了壹個外殼,然後找了三個小扇葉合在壹起,又拿了壹個細管,找來剪刀,剪去細管子的壹大部分,只留下四分之壹。最後我拿來壹個馬達,把細管子的壹頭插在馬達的鐵桿上,另外壹頭插在三個扇葉的相交點,這樣就“大功告成”了。正當我高興時,媽媽過來看了看,說:“妳忘記了壹個重要的零件”媽媽的話沒有說完,我知道媽媽故意考考我。我絞盡腦汁的在想,終於有了眉目—開關。我急忙從我的小火車上取下開關安在了上面,然後裝上電池,我的小發明成功了! 我把開關開開,躺在床上,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很高興,也很開心,那是因為“只要付出,就有收獲!” 我的小發明怎麽樣?精致嗎?

這就是我的發明故事,雖然簡陋,但科學的起步從簡單到復雜,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我的發明會越來越好,我將在發明的海洋裏自由翺翔,為人類造福!

更需要它的人。購書中心大概是我雙休日最喜歡呆的地方了。那壹排排整齊

求發明故事150字左右

居裏夫人

居裏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壹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壹天,她的壹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裏夫人,得到壹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妳怎麽能給孩子玩呢?”居裏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壹事無成。”

(第壹個、貌似 、可以無視壹下...)

愛迪生

愛迪生發明電燈做了壹千五百多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適合做電燈燈絲的材料。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制造出第壹個炭絲燈泡,可以壹次燃燒45個鐘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制造的方法,終於發明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泡。 他的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