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妃子結局都是怎樣的?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妃子結局都是怎樣的?

提到壹個人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個人,他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25歲時起兵統壹女真各部,後來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沈陽。之後席卷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余城。清朝建立後,尊為清太祖,每壹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壹個偉大的女人。

第壹任福晉佟佳哈哈納紮青,即努爾哈赤的結發之妻

清太祖元妃,佟佳氏, 名哈哈納紮青,野史中有為佟春玉、佟春秀、佟詹泰等偽名。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嫡福晉(元配)。

努爾哈赤是佟氏的贅婿,努爾哈赤本人也並不諱言,當時明朝政府亦稱“佟努爾哈赤”,於佟氏去世後才改回姓愛新覺羅。但皇族後代後來受漢俗影響,認為開國皇帝曾經入贅是件不光彩的事,轉而加以避諱。

佟佳氏並非壹般柔弱女子,她輔佐太祖開國立業,功不可沒,孕育二子壹女,也都在清史上赫赫有名。其嫡長子褚英,次子則是有名的禮親王代善,女兒東果格格也是女中豪傑。皇太極登基為帝後,為了擡高生母的身份,只追封身為側妃的生母葉赫那拉氏為皇後,並未追封其他的三位嫡母。但佟佳氏是太祖的嫡妻卻是不可抹殺的事實,而且佟佳壹族在清朝也是赫赫有名,更出了後來的孝懿仁皇後、孝慎成皇後等。

富察袞代第二任大妃,結局淒涼

富察袞代,女真族,清太祖努爾哈赤繼福晉,後世稱太祖繼妃。富察袞代於後金孝慈皇後之前,嫁與清太祖努爾哈赤,稱大妃。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袞代的前夫戚準病逝,於是袞代依當時女真社會兄死弟妻其嫂的風俗帶著孩子改嫁與努爾哈赤因此後世稱袞代為“繼室大福晉”或“繼妃”。

袞代作為努爾哈赤的大福晉長達三十余年,此期間她生養了莽古爾泰、德格類兩位皇子,還生有壹位公主莽古濟,曾壹度深得努爾哈赤的寵愛與信任,後金之初努爾哈赤家裏的大事小情、後宮內務、乃至財政收支無不經由袞代之手處置料理。

但伴君畢竟如伴虎,後期因某些涉及政治利益的矛盾或因年老色衰,袞代與努爾哈赤的夫妻關系逐漸疏遠。後因為與代善有“私情”,得罪了努爾哈赤,在後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以盜藏金帛迫令大歸”,被處死。與努爾哈赤元配佟佳氏壹樣,富察氏也並未得到應有的尊封。

努爾哈赤的第三位大妃,皇太極生母---葉赫那拉孟古哲哲,敵對結親,悲寂人生

葉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葉赫部貝勒楊吉砮之女,清太祖努爾哈赤側福晉,清太宗皇太極生母,清朝第壹位被追封的皇後。

孟古哲哲出身名門,1582年,還未建功業的努爾哈赤來到葉赫部,楊吉砮慧眼識人,將只有八歲的孟古哲哲許配給了努爾哈赤,說等到孟古哲哲長到出嫁的年時,壹定把她送往建州與其完婚。而此時的努爾哈赤是非常願意與葉赫聯姻以壯大自己的勢力,就迫切地要求立刻娶他的大女兒,楊吉努告訴努爾哈赤,他並不是為了推脫與他聯姻而不把長女嫁給他,實在是自己品貌出眾的小女兒孟古哲哲才配得上他,是努爾哈赤未來的佳偶,希望他耐心地等待。聽了嶽父這番肺腑之言,努爾哈赤欣然從命。

1603年,孟古哲哲病危時,臨終前,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再見自己的母親壹面。盡管與葉赫部落已經結下了仇怨,努爾哈赤還是立即派遣使者前去迎接嶽母。然而雙方的仇恨實在是太深了,對於努爾哈赤的請求,葉赫貝勒納林布祿堅決不許,最終只派了孟古乳母的丈夫南太前往建州女真部探視。

故孟古哲哲只能帶著對母親的思念,對丈夫與胞兄之間爭鬥不休的無奈,撒手人寰,年僅二十九歲。

烏喇那拉阿巴亥—努爾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多爾袞之母,結局自盡而死

阿巴亥,是烏拉部主滿泰之女,布占泰的侄女。據說幼小的阿巴亥不僅豐姿貌美,而且頗有機變,這個不得而知,但是對於當時四十好幾的努爾哈赤來說,阿巴亥至少是可愛的。兩年後,13歲的阿巴亥就被努爾哈赤冊為大福晉。作為壹個既無資歷又無子女的少女來說,這份殊榮除了努爾哈赤對於和烏拉關系的考量,更多的還是由於對她的寵信。

後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第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滅了烏拉部,但阿巴亥繞機變不是虛名,她的機敏讓她穩坐大福晉的寶座,她所生的三個兒子,因嫡出因素,努爾哈赤將八旗軍隊中的三旗交給他們分別掌管。

努爾哈赤認為家醜外揚也有失體統,並未予追究。阿巴亥與代善相好,無非是想依靠大阿哥在家族中的政治地位,給三個小兒子鋪開以後的生路。即以私藏金銀的罪名而將阿巴亥“離棄”,總之,阿巴亥帶著兒子過了壹年多被休棄的日子,住在小木屋裏自己煮飯吃。

努爾哈赤自知大限已到,命人去請大福晉阿巴亥乘船由太子河順流而下,到渾河見面。幾天後,努爾哈赤因毒瘡突然發作,醫治無效,與世長辭。年僅35歲的皇太極就抓住時機,乘亂率幾位大貝勒闖入阿巴亥的後宮,傳達所謂的“帝遺言”,強迫阿巴亥從先帝之命而殉葬。

阿巴亥當時37歲,正值盛年,她的三個兒子:阿濟格22歲已經成年、多爾袞只有15歲、多鐸13歲。出於對塵世的留戀和對愛子的牽掛,阿巴亥百般支吾,希望事情能有轉機。但諸王寸步不讓,阿巴亥在被逼無奈、山窮水盡的情況下,自縊殉死。

天聰三年(1629)二月十三日,努爾哈赤入葬剛剛建成的沈陽福陵,同時入葬的還有孝慈皇後、阿巴亥和繼妃富察氏,但在官方史書上卻只記載孝慈皇後和富察氏,對阿巴亥壹字不提,明顯是對阿巴亥的歧視。

皇太極即皇帝位以後,於崇德元年(1636)追謚其生母孟古為“孝慈昭憲純德真順承天育聖武皇後”,並將神牌供放於太廟內。孟古是努爾哈赤的大妃,是皇帝的生母,皇太極這樣做,無可厚非。但阿巴亥同樣是努爾哈赤的大妃,與孟古姐姐地位相同,卻沒有被追謚為皇後,也沒有設神牌,顯然是被有意貶低。

1650年8月,重權在身的多爾袞為生母阿巴亥追封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後”之號,壹並將牌位放置在太廟之中,算是為冤死的母親昭雪。然而,僅僅四個月過後,多爾袞病逝去,順治皇帝廢阿巴亥封號,其神牌也從太廟撤出,從此修史者不再提及有關阿巴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