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管是誰發明的?
晶體管是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發明的。
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制出壹種點接觸型的鍺晶體管。晶體管的問世,是20世紀的壹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晶體管出現後,人們就能用壹個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電子器件,來代替體積大、功率消耗大的電子管了。
晶體管的發明又為後來集成電路的誕生吹響了號角。20世紀最初的10年,通信系統已開始應用半導體材料。20世紀上半葉,在無線電愛好者中廣泛流行的礦石收音機,就采用礦石這種半導體材料進行檢波。半導體的電學特性也在電話系統中得到了應用。
三端子晶體管主要分為兩大類:
雙極性晶體管(BJT)和場效應晶體管(FET,單極性)。晶體管有三個極(端子);雙極性晶體管的三個極(端子),分別是由N型、P型半導體組成的發射極(Emitter)、基極(Base) 和集電極(Collector);場效應晶體管的三個極(端子),分別是源極(Source)、柵極(Gate)和漏極(Drain)。
晶體管因為有三個電極,所以也有三種的使用方式,分別是發射極接地(又稱***射放大、CE組態)、基極接地(又稱***基放大、CB組態)和集電極接地(又稱***集放大、CC組態、發射極隨耦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晶體管